个人不负责说书分析,大家不妨一笑
从红中的访问给了我一点启发
的确中华犬这次打击,挥棒启动到棒头进入可以打进场内的击球点,这个区间
普遍拉太长
https://goo.gl/PQgNGX 4:20
以王柏融的打击动作去看这个问题 https://imgur.com/Psf03CX.jpg
也就是打者普遍蓄力动作太长,轨迹太大,却不懂得调整,这点袁公其实也有提到
加上面对不熟悉的球路,大家都会想延后出棒,也就是跟进来一点
但这点却中了今永的下怀,因为今永的尾劲球,转速绝对是远高于一般投手
https://goo.gl/nVGZd2#t=05m48s 支援远古时期的影片
今永的上飘球,让打者抓不到击球节奏,球出手到进垒与预期相差太多
加上打者挥棒轨迹太长,又要一边提防好球带各个角落以及变化球
而且放眼全中职,加上洋将,速度不提,那种尾劲球几乎没有,更别提是左手版本
且控球精准
这次我们几乎都是栽在无法适应对手尾劲的变化性,以及球路的控制性
这两点中职包括洋将,几乎也找不到两者兼具的
以往所谓的控球精准,145快速球配决胜变化球的这种水准,中职不是看不到,不过这
次是更新的课题
那就是如何对付尾劲球,特别是当对手除了转速够外,速度,控球都到位的情况
今永的类型,让我想到还在蹲dl的林子崴,或许养好,可以朝这方面期待
据说格格当年美国中华队培训时,被测到有超过2500转的转速,这几乎是陈伟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