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进季后赛机率恐达75% 职棒仅4队的哀愁
UDN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2728650
中职下半季战局诡异,中信兄弟外籍总教练史耐德早已表明,希望Lamigo桃猿拿到下半季
冠军,这样兄弟才有机会打季后挑战赛;这两天兄弟和桃猿对战就形成“不知该不该赢”
的微妙关系,史耐德说,“这是人生首次遇到这么奇怪的赛制。”
好吧,今天如果中职实施单一球季赛制,以今年的状况来看,桃猿一整季长期领先其他3
队至少20场以上胜差,战况早已明朗化,后面的比赛可能不会有太多球迷进场,到时候输
掉可看性、精彩度与票房,恐怕不是现有4队可以承受得起的。
可是,若4队打上、下半球季,单一球队包办季冠军,那么,第2、3名球队也有季后挑战
赛可打,如此一来,晋级季后赛的机率就高达7成5,比大联盟的3成33,日本职棒的5成还
要高出许多,中职球队打不进季后赛的机率很低,十分吊诡。
桃猿总教练洪一中说得很中肯,“问题不在赛制,而是中职目前只有4队实在太少,不论
用何种赛制,一定都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从2009年起,中职维持4队规模已迈入第9个年头,这让史耐德以及冬盟韩职联队教头柳承
安都大感意外。
史耐德曾表示,一个职业联盟若只有4队,容易缺乏竞争力,不但对战单调,同时任意球
员和交易无法活络,长期发展下来并非好事。
柳承安则认为,台湾棒球风气很盛,三级棒球实力强且有名气,以人口比例来看,发展成
6队较适合,他给中职的建议是,“中职要扩队并蓬勃发展,最重要的是培养看棒球的人
口,如果没有球迷,扩增到10队也没用,中职必须有强烈企图心,也要有明确的方针和计
画并确实执行。”
如今看来,台湾看棒球和打棒球的人口增加了吗?
2013年受惠经典赛和曼尼热潮,中职平均每场观众人数高达6079人,经过多年发展,今年
场均5466人,热度稍减,其中中信兄弟主场观众人数从去年的7142人,下滑到今年的5643
人,降幅最明显,其他3队基本上维持平盘,要有突破性发展还得多加把劲。
这几年球迷、教练、球员殷切期盼中职有第5、6队加入,但始终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
,日前中职公布新球队加盟门槛,以目前职棒景气来看,绝对是超高门槛,未来几年中职
恐怕都不会有新球队了,为什么?
其实洪一中还有一句话讲得很实在,“站在教练或球员的立场,当然希望球队愈多愈好,
但球团站在经营者的角度思考,增队会有不同的想法。”也就是说,外界的想法可能只是
一厢情愿,不见得是球团经营者的思维模式。
首先,这几年中职各队票房收入没有显著性成长,甚至还有些球队不进反退,如果市场的
饼没做大,那么,新入球队只是瓜分原有大饼,球迷只是“板块转移”,这或许是现有球
团所忧虑的,中职并没有如柳承安所说的,培养更多看棒球的人口。
其次,职业运动最重要的营利收入除了票房,就是电视转播权利金了,然而这几年中职转
播权利金一直被压低,这一块收入其实很有限,导致各球团收支始终无法平衡,顶多只是
打平或小赚,但多半以亏钱收场,如果市场无法扩大,球迷进场数无法突破,转播权利金
要大幅提升是不太可能的事。
最后,也因为这几年中职4队打起来还算有声有色,每年营运球队所支付的成本大致固定
,于是在固定的预算上,可能有球团现在想的不见得是增加球队,反而是增加例行赛的场
次,因为成本差不多,多打一场赚一场,多打十场赚十场,这就是一般球迷想的,和球团
经营者所想的不同之处。
中职只有4队的缺点这几年打下来逐渐浮现,长期下来不但缺乏可看性,也失去竞争力,
增队效益是显而易见、利大于弊的,如果中职很明确要长期维持四队规模也不是不可以,
但要将小而美的职业联盟经营的有声有色实属不易,十足考验球团经营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