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ifa (西法)
2017-09-02 14:42:16※ 引述《wahaha23 (请勿拍打喂食)》之铭言:
: 韩国职棒风气盛 KBO年吸800万人进场
: TVBS
: http://news.tvbs.com.tw/sports/763720
: KBO联盟,也就是韩国职棒,去年吸引超过800万观众进场看球,
: 韩国职棒现在成长到10支球队,而且各队平均盈余有400万美元,
看到这一篇也用卡好大的资料稍微算了一下中职今年的状况
截至昨(9/1)日为止,已赛190场,总进场人数 1,049,590 人次,
平均 5524.16 人
而根据主/客场算出进场“总人数”如下
https://imgur.com/ckf90OU.jpg
单纯看主场进场人数,LM最高,再来是中信,接着是富邦跟统一。
但如果看客场进场人数的话,富邦、统一、中信都比LM要高。
这应该是属地化所带来的结果吧?
而如果看“平均人数”,则会得到下表
https://imgur.com/ioEuO4O.jpg
中信无论主客场都有一定的票房,所以中信球迷分布应该真的很广,
而且有进场动能,相对之下洲际的票房相对没那么漂亮。
统一跟富邦有主场平均人数比客场平均人数要低的状况,
所以富邦之后在新庄排全主场可能会是转捩点。
统一则有种“北部喵迷”也不少的感觉?
LM就主场猛,客场感觉没办法吸引票房?从平均人次来看表现不如主场威武。
当然客场的票房不能单纯地从总数/平均当成定论。
但是这两张表很有趣地对比出属地化(LM)/未完全属地化(中信/统一/富邦)的差异。
《疯足球,迷棒球》提到,
“职业运动的特质之一是,大众的爱好会随着时间累积;
事实上,今日的明星与过去的战史,都是运动比赛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P.04
“全国主场”能够行之有年,或许就是根据“明星”、“战史”所产生的动能吧?
属地化/全国主场都只是经营运动事业的一种手段,
重点在如何“吸引”球迷进场,产生直接的门票收入跟间接的周边获利,
这是球团要伤脑筋的事情。
这一篇提到韩国人把棒球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而且也能感受到“进场”的乐趣(在球场硬件跟运动明星支持的前提上),
也是因为这样才能够让他们能够在韩职各种负面新闻下能继续进场看棒球的原因吧?
下面新闻就不放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