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贺
今年台湾棒坛发生许多大事
从棒协放弃国际赛主导权
到兄弟洋教练团与本土球员对到球场时间的认知落差(国外还要加移动距离啊)
到一个只有6W的猿弃小子
竟然能直接练成closer 屌打53W
到现在到底球员攻击防守跑垒是否可以只偏重某部份的争议
可谓拳拳到肉件件致命
而值此台湾棒坛与国际接轨的元年
中职球员旅外的风潮也渐渐在酝酿
个人认为中职球员想旅外
最重要的就是要拿别人的标准当自己的目标
很好奇
美国,日本,甚至中南美,独盟大西洋联盟。
他们对球员的要求,也是如中职一样,守备,跑垒,打击,只要有一个特别突出,就可以
直接覆蓋其他方面的欠缺与积极度吗?
之前有人分享马林鱼到球场的时间,是否有大大也能分享国外球员个人能力要求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