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sna.com.tw/tw/news/show.php?num=8075&page=1&c=2
作者:麦卡贝sports ‧ 2017年02月15日 16:23
中华队。(TSNA资料照)
原文经麦卡贝Sports授权刊登
作者/卓子杰/活力熊
第四届经典赛的脚步近了,提前升温的棒球热,温暖今年的农历假期,随着赛期接近,不
只亚洲诸国如:日本、台湾、韩国的征召议题受到广泛讨论,就连美国队本身对大联盟球
员的征召也有许多球迷探讨。
在 FB 棒球粉丝团、社团和 PTT及其他论坛,不乏球迷批评:“大联盟自己办的比赛,大
联盟的美国球星都兴致缺缺,不如不要办。”持此论调者,对于经典赛举办的核心价值并
不理解,在此点上前辈好友、棒球作家文生大叔在他早先的文章〈不如不要办的经典赛〉
中述说得很清楚,以下重点摘要文生大叔文中的观点。
1. WBC 核心精神是推广棒球运动:大联盟举办经典赛的目的,从来不是要让顶级球星拼
死拼活,而是藉著以国家为单位的方式,在全球各地进一步推广棒球这项运动。 经典赛
是受世界棒垒总认可的国际性棒球比赛,不是和12强打对台,而是和12强相辅相成,一起
让棒球在世界上更受重视。
2. WBC 打造层级最高、最顶尖的棒球赛事:世界杯走入历史、奥运棒球项目存废不定,
只能靠经典赛成就世界成棒层级最高的比赛,大联盟是主办单位。
3. 自由比赛、自由国家、自由参赛:面对经典赛,选手可依自己个人的状况做衡量。有
多少顶级选手愿意参赛,是参赛国自己要面对的问题。大联盟是主办单位,但也只是主办
单位,大联盟没办法规定选手不打经典赛、或强迫选手打经典赛;打造赛事高规格是主办
单位的责任,但征召和组训则是各参赛国的责任,是否同意打比赛,是选手本身和所属职
业球团的决定。
4. 征召大咖失利,方见真实国力:“少了大联盟选手加持,一个国家还能展现多少实力
?”这才是经典赛最想反映的状况。如果没有大联盟选手助拳,国家队实力就一落千丈,
那老喊著“棒球是国球”的国家,就该认清现实,设法真正提升国内的整体棒球实力。
美国与亚洲诸国 看待经典赛各异奇趣
文生大叔的文章在经典赛举办精神面阐述已非常清楚,我想补充的是“亚洲诸国看待经典
赛的角度”,由于角度不同、目的不同,造成后续征召、组训、建军和战力结构及结果,
都呈现不同面相。
在我之前的专栏〈看看别人怎么作 日本武士夺回世界一的组训制度 〉中,我曾介绍过日
本队 2013 年后为了夺还世界一,采取了更好的组训制度,当时有人问:“学日本哪里好
,为什么不学美国?”我则反问:“美国这方面比日本好吗?”
我想,他可能把美国篮球梦幻队的状况跟 MLB 选手参加经典赛混为一谈了。这两者的状
况和参赛积极度是迥然不同的,虽说近年 NBA 球星参加美国队意愿较过去下滑,但响应
征召程度还是比棒球来的踊跃。
Anyway,靠国际赛事拉抬本国职棒热度,不是只有台湾有此现象,日本、韩国都是如此,
亚洲棒球列强对于老美举办的 WBC 向来抱持不同程度的野心。尤其是长年位居亚洲龙头
地位的日本,透过奥运或 WBC 战果来宣示自己在世界棒坛进逼美国霸主地位的雄心昭然
若揭;而近十年来突飞猛进的韩国,这方面野心亦不下日本,在各大国际赛中都紧咬“侍
JAPAN”不放,更有打败美国和中南美强权的实力。亚洲棒球强国无不希望透过国际赛的
成功,达到刺激国内棒球经济、宣示霸权和抚慰民心等目的,只是渴望、用心的程度不一
而已。
基于上述利益,日、韩(尤其是日本)面对经典赛的征召和组训充满企图心和积极变革的气
息,职棒和协会也会基于共同立基点,沟通出一条可合作的道路,由职棒联盟主导大局,
协会作为基底后援,整合国内棒球人才和资源全数投入国际赛,即使不乏球坛大老台面下
的强势运作,但出征前数年就能对目的有共识,枪口一致对外,整合资源打造亮度最高、
亚洲最强的国家队,日本队建军的企图心,比美国更贴近 WBC 赛事希望看到“全世界顶
尖球员对决”的初衷。
美国人怎么看待经典赛?首先,职业球团对于球星打 WBC 的态度趋于保守,因为大联盟
已是世界棒球最高殿堂,即使没有 WBC 桂冠加持,也不会动摇他们“世界最强”的地位
,老美称 MLB 的冠军赛叫世界大赛(World Series),管 NBA 冠军队伍为世界冠军
(World Champion),你可以说这是傲慢,但实际上能称霸美国职业运动的队伍,对世界上
多数球迷而言,是毫无疑问的世界最强,因此球队对于选手参赛不抱持鼓励态度。
此外,美国顶尖球星为了能在世界最高棒球殿堂有个完美的生涯,为长久利益着想而婉拒
国家队征召者所在多有,因为美国职棒不需要靠国际赛桂冠证明自己、抚慰国民,更不需
要靠经典赛刺激票房和棒球热度,棒球已是美国人生活的一环,不可能、也不需要靠国际
赛成绩拉抬。
由于国情不同,看待 WBC 的角度不同,也因此虽然经典赛的主办单位是大联盟,但美国
人在组成国家队过程较为顺其自然。反倒是亚洲和中南美洲棒球强权,有机会在老美举办
的一级赛事中挫挫山姆大叔的锐气,组成比美国队更为强悍的国家队。
当然,美国的赛事规格、给国手的待遇,绝对都是全球最高规格无疑,但这跟组训制度是
否完美则是两回事,在组训制度、契约、训练和默契培养的相关作法,日本队确实比较积
极,因为日本想要“夺还世界一”这个虚幻桂冠的慰藉,所以以小久保国家队监督合约为
起点,打造四年的世界一夺还计画,日本是真的要来打仗的,真的想抢世界第一的,不管
老美是否轻松看待这个赛事,只要是美国办的、日本赢的,就可以了。
亚洲棒球国家或多或少有这种情节,不只台湾,日本、韩国其实都是,世界竞技地位过去
好像总低美国一节,被贬为次级(或次次级)联盟,缺乏世界级大赛夺冠的强权血统证明,
总觉得:“X!我们的纪录都被别国笑自爽。”其实别的国家有时根本没在笑(好吧!或说
,就算有人笑,也没我们自己以为的这么多人关注,多数时间都是我们自己人在笑自己人
)。总而言之,就是因为长年有这种情节,进而想:“等我国球员往后在最高殿堂扬眉吐
气、或我们的国家队在一级大赛打败美国,看谁还敢再笑我们。”想到此,那种潜意识的
自卑感就被拯救了。观察各国球迷的论坛中,可以发现这种情节是亚洲球迷共有,台湾一
直渴望打败日、韩赢得救赎,而日、韩想打败的对象先是彼此,然后是美国。
日职在野茂英雄证明顶尖投手可以在美职生存后,又觉得自己被说“只是投手联盟”不爽
,后来铃木一朗和松井秀喜在大联盟的表现,又证明日本顶尖打者同样可以称雄美职,这
种民族救赎在 2006 年日本以不死鸟姿态奇蹟晋级,又逆势夺下冠军的首届经典赛中达到
极致,即使日本人完全知道美日实力落差依旧存在,但他们仍需要这种救赎,这也是为何
当年领军的王贞治监督在日本地位达到崭新的高度,因为他完成日本人“世界第一”的野
望。
我必须说,亚洲的职棒票房,也还真的挺吃“国际赛灵药”这一套,虽然日本已经是亚洲
棒球金字塔底部最坚实、最接近棒球生活化的亚洲国家,但国际赛成绩对于职棒票房仍有
贡献,这点在台湾更是如此,2001 年的世界杯挽救了一次职棒低靡、造就过一波热潮、
2013 年经典赛晋级八强,又一次拉抬低靡数年的中华职棒票房,四队也顺此浪潮辅以行
销,这三年来,中职票房仍呈逐年上涨趋势。整个亚洲,对于大型国际赛事,确实比美国
存在更多幻想。
此点,正可回应持“美国球星都不想打,经典赛不如不要办”的球迷们。
“其实台湾可以选择不要打,会有其他国家参加,真的。”
经典赛的核心价值是推广棒运,赛事没有非台湾不可,但台湾的棒坛主导者们,基于各种
利益考量,倒很渴望参加经典赛,谁比较需要谁?其实很明显,这就是现实。
台湾未来面对大型国际赛的组训制度该走向何方?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认清台湾参加
经典赛(或奥运、十二强、或任何顶级国际赛)的目的为何?如果骨子里参赛目的符合亚洲
诸国的共同目标:“尽可能争取成绩、刺激国内职棒票房、抚慰国人心情”云云,那就好
好学习日本,因为诉求方向大致相同,只是我们不是要抢世界第一而已。
台湾现行的组训模式其实就是没有模式,永远都是“比赛快到了,找个倒楣鬼带队去比赛
。”这种对教练、国手们“有功无赏、打破要赔”的临时征调成军模式下,能打出成绩靠
得是选手缔造的奇蹟,过去陈金锋时代如此,在后陈金锋时代依然如此,虽然近代台湾打
者打击实力普遍提升,但总体战力仍无法秤斤论两跟已采取制度化的日本组训模式相提并
论。是的,即便“侍JAPAN”可能少掉临时因伤退赛的大谷翔平,日本成熟的建军制度和
枪口一致对外的资源共享模式,其组训扎实度依旧属于世界顶尖。
文章来源:麦卡贝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