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ioio (苏小喵)
2016-11-18 22:27:25相信版上应该也有不少人去冲绳玩过
唯一有可能让中职搞跨国联盟的应该就是冲绳了
飞机一小时不到就到达,廉航3000元淡季机票票价
冲绳棒球风气高,球场都比天母棒球场更好,有去看过日职春训的就知道
台湾一年数十万观光人潮到冲绳,合组联盟后再吸引更多棒球迷去冲绳
冲绳地方政府意愿就会高,比如石垣的LM罗德比赛明年又续办就知道,球团地方政府都
觉得有商机
差一个冲绳有钱的财团谁想做
不然真是有可能的
※ 引述《hitots (哈拉)》之铭言:
: 之前有提过类似东亚跨国棒球联盟,这次改过再重新推销构想
: 主要就是分二个区,日本与台湾
: 日本是以目前独立联盟为主组四支球团
: 台湾就是以目前中职四支球团
: 澳洲组二支球团分别加入日本与台湾(雪梨与东京同时区,伯斯与台湾同时区)
: 新西兰组一支球团加入日本区(时区差北海道一个小时)
: 菲律宾组一支球团加入台湾区(与台湾同时区)
: 所以可能会变成以下这样:
: 日本区:球团A、球团B、球团C、球团D、澳洲秋田、新西兰福岛
: 台湾区:统一台南、富邦新北、中信台中、桃猿桃园、澳洲高雄、菲律宾台北
: 每季每队128场比赛,其中64场是主场比赛
: 跨区比赛:
: 每季跨区比赛二次,每次同对战组合打2场,每次共12场跨区客场比赛
: 大概情况就是台湾区六队一起飞到日本进行跨区客场比赛
: 台湾区每队要打12场比赛,每个对战组合都是2连战
: 然后又换日本区球队飞来台湾打跨区比赛,也是六个2连战
: 跨区客场比赛每季二次,就是说台湾区球队飞过去二次,日本区也飞来台湾二次
: 每季每队共48场跨区比赛,主场24场,客场24场。
: 同区比赛:
: 每季每队同区比赛80场,其中40场是主场。
: 相同对战组合是8个主场与8个客场,采3连战与2连战两种模式。
: 农场体系:
: 目前中职二军是每球团一支球队,也没有明显分级。如果是组跨国联盟的话,
: 则可以组四级小联盟的农场,前面三级可以在日本,第四级可以设在台湾。
: 每级农场小联盟6支球队,二个球团共组农场小联盟,初期比较不需投入大资本。
: 台湾大概就是以罗东、花莲、台东、新竹、嘉义、屏东等球场
: 同样都是以主客场制为主,例如台东以后每季会有50场比赛
: 那台东就会有固定的棒球季,有固定经费养护球场,也会有一个棒球小市场
: 甚至可以培养在地的棒球主播。
: 假设:桃猿与富邦共组农场,那就会共有4支农场小联盟球队
: 可能第一级在群马、第二级在冈山、第三级在大分、第四级在台东
: 现在桃猿与富邦各有一支二军球队,如果二队共有4支农场小联盟球队
: 那等于每队只要再增加25名球员就可以,成本上来说不会增加太多支出。
: 但却可以对所有球员进行分级比赛,可以看出球员之间的差异。
: 跨国梦幻联盟有什么利多?
: 至少是转播权利金会大幅增加,进场观战人数可能也会增加。
: 以桃猿为例,目前桃猿每季可以卖60场主场转播,以台湾市场为主
: 如果是跨国梦幻联盟则可以卖64场主场转播予台湾市场
: 跨区比赛16场卖日本,4场卖澳洲,4场卖新西兰。
: 同区比赛8场卖澳洲,8场卖菲律宾。
: 桃猿等于台湾市场的64场主场转播以外
: 还可以增加40场主场转播卖到日本、澳洲、新西兰、菲律宾等市场
: 甚至还有可能扩展到东南亚等市场。
: 这种作法就是打开台湾职棒市场让澳洲、新西兰、菲律宾加入
: 把市场与澳纽菲一起分享,同样地也是一起创造更大的职棒大饼
: 目前日本与台湾有足够的球场供小联盟比赛用,组四级农场小联盟不成问题。
: 等于在硬件上不需要额外支出,还可以增加100名本土球员。
: 四级农场小联盟也可以让资深球员不需提早退休,还可以留在小联盟努力。
: 最大挑战大概就是澳洲、新西兰的强棒连线,白人毕竟肌肉爆发力优于亚洲人
: 同样也是让台湾球员提早接受挑战,也提早适应高强度竞争。
: 也许有一天可以与澳洲、新西兰、菲律宾、日本等国一起办选秀
: 如果维持中职四球团,对于桃猿来说就是3种对战组合(同组合:20主场、20客场)
: 如果是二区12球团,对于桃猿来说就是11种对战组合
: (跨区同组合:4主场、4客场)、(同区同组合:8主场、8客场)
: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之前发文是被嘘爆,这次就不知道了
: 主要目的是希望台湾职棒可以发展更好,市场产值可以更大,球员收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