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大犀牛的经营当然不能算成功,他的经营心态也有很大问题。
但以结果而论,义大对于中华职棒至少有两项不可抹灭的巨大贡献:
1. 为明星球员的薪资水准立下全新的里程碑
在接手的第一年,林益全喊下的“月薪50万”,让中职明星球员的薪资
从此一飞冲天。给予选手划时代的高薪并不是义大开启的,而是统一。
但是林益全、经纪公司、义大球团在2013年年初合力演出的这场“秀”
非常精彩,让这个合约发挥极为巨大的效益。
(1) 它为林益全的球星身价做出背书,这是第一次由球团定义球星,而
林益全也确实回报以稳定的成绩与人气。
(2) 这个合约抢占媒体版面长达三周,让球团价值、甚至中华职棒的价
值在外行人的眼中获得巨幅的提升。同时,也让各球团意识到成功的合
约对球团形象与人气产生多么巨大的帮助,鼓励大家提出更好的合约。
回想当年,若没有这个合约,不会造成整体薪资水准提升,就不会有旅
外球员返台潮,也可能不会有中职史上第一笔成功FA转队的例子。更别
说,这个合约签下时,中职票房根本还没回春,更显得这笔合约的可贵。
2. 曼尼效应
2013年,刚经历过一连串国际赛的激情,老球迷涌入桃园球场的开幕战
,刚好看到Lamigo新推出的“猿风加油”嘉年华般的热闹气氛,将一大
堆老球迷重新带回中华职棒,也吸引许多新球迷的加入。
在这样的柴火上添加汽油的正是义大集团。从开季前整整一个月轰炸式
的强力行销,让局内局外的人们都意识到中华职棒的存在。最后,在开
季前的最后一笔猛药:曼尼加盟。
当时有在看职棒的人应该都知道那股热潮的恐怖。曼尼的加入所引起的
风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远比小曹回台那年还要夸张,是连不懂棒球
的人都会说上两句、甚至进场跟风的程度。
不得不说,当年Lamigo正在尝试新的经营方式,曼尼旋风带来可观的新
观众,被新奇的桃园主场留下,从此让Lamigo票房一路长红。这项巨大
的成功让Lamigo从此坚守这个路线,甚至也逼迫各球团或多或少的“模
仿”,各个球团更愿意投资,也成功反应在票房,成为好的正向循环。
如果当年Lamigo的票房没有起色,那这个尝试或许终将被资本额有限的
球团腰斩,中职或许又再回到一滩死沼。
没有曼尼,没有义大,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中职回春,或许也就不会有
中信集团收购兄弟。
要不是义联愿意在中职最黑暗、票房最差的时候,接手这个被兴农牛恶
搞了两三年的残破球团。又进而大破大立,为中职投下新的生命。也许
,根本不会有今天的中华职棒。
虽然讨厌义大球团的嘴脸、讨厌义大球团炒短线的态度,但是平心而论
,在义大退场的这一刻,我还是想对义联集团、义大球团说一声:
“谢谢”。没有你们,中职不会有今天的荣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