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这两年全垒打爆炸性成长 原因很多种
前面有很多朋友已经归纳了一些
1.球的改变
2.球棒改变
3.球员汰换+海归潮出现
4.打击形态
5.好球带缩小
在下举两位选手 看看他们的数据
胡金龙
G PA AB H HR OBP SLG AVG
2013 99 414 393 135 5(13) .368 .466 .344
2014 115 505 463 162 5(13) .391 .458 .350
2015 108 489 446 171 16 (6) .429 .558 .383
2016 34 148 131 51 4(29) .449 .568 .389
()内数字表示年度排名
胡金龙去年季末就有伤病困扰 今年上半季只打了一半 还是养伤去了
少了胡金龙对义大的上半季影响不小
陈镛基
G PA AB H HR OBP SLG AVG
2011 69 303 268 84 7(10) .377 .474 .313
2012 104 446 392 107 8(13) .348 .398 .273
2013 101 433 385 121 9 (6) .376 .439 .314
2014 100 394 353 111 6(12) .367 .442 .314
2015 107 387 342 95 14 (9) .344 .480 .278
2016 71 313 280 94 13 (9) .396 .532 .336
帮助球队拿下两次冠军的陈镛基正稳定地朝着1000H 100HR 100SB前进中
也是杜哈亚运金牌的一员
会举金镛连线
一来他们也是海归派的 加入中职时并不是真正的新秀球员
二来他们的成绩很稳定也跨了至少13~16赛季 且都是证明过自己的选手
虽然他们加入中职时已经有伤在身并不在巅峰 但以年龄来说都还在黄金时期
这两年不少卡住先发位置的打者都拥有惊人的砲管 部份没参与过14年以前的球季
有的有参与过 却因打数较少而缺乏参考价值
借由金镛做对照 或许能在某种程度上 可反推这些打者到14以前大概是什么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