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铃木一朗少时与盆栽的小故事

楼主: hsingpen (丹心何惧鬼森森)   2016-06-17 01:28:14
https://goo.gl/303tMi 一篇脸书文分享 (请点,脸书中有图片)
一位真正伟大球员,是以他精神肉身的实践,改变人对生命的根本理解。乃至成为一种
美学。
一不小心,收藏这本《铃木一朗 20岁的挑战》二十二年了!(大惊XD)书背上唐诺写着
:“铃木一朗完全改变了梦想的形式和规格。”而二十二年后再回首,一朗改变的绝不只
是他个人的形式和规格,而是扩展了世上所有人对棒球想像,内在精神力与肉身合一的理
解极限,当然,也超越了对时间的想像。(想想,一朗的头发已然灰白)日美通算4257支
安打,某种程度来说,只是表象的数字罢了。(也足见人多么仰赖数字来理解世界,叹。

一直喜欢书中的一个小故事,刚入日职的时候,一朗在开幕前媒体制作的问卷嗜好栏内,
填上了“盆栽”,结果引起热议,令一朗意外。话说高中时期,一朗和家人一起去常安寺
参加“卧释迦祭”,然后逛了夜市,又逛了花市,不知怎地一朗突然花了两千日圆零用钱
买了一盆盆栽。后来一朗入了爱工大名电高校,每次回家,不做任何家事,但就是会为盆
栽浇水,并对着绝不可能再长大的盆栽大声吆喝:“快点长大!”
后来,一朗决定进入职棒,得搬进宿舍。盆栽植物从钵中,被改种到院子里,虽然母亲淑
江曾提醒,盆栽移到院子里会活不好,也果然真的枯萎了。一朗想的确是,希望让植物脱
离限制,自由生长。
面对曾细心照顾的植物逝去,一朗如是解释:“我曾听高校的监督说过,当达到某种成功
时,自己非常看重的东西会成为替身,失去生命。今年,自己身边也发生过这种事。我就
在想,或许是这样吧。”
这实在是很神秘的生命观。一朗在WBC几次的关键一击,都让我想到这个故事,或许在那
个瞬间,一朗周遭又有个替身因此亡故?这些灵力也是一朗传奇背后不为人知的力量?一
朗打球之所有比旁人动人万倍,背后日本文化中的球魂,乃至武士道般不惜以生命换取的
态度,如樱花般的美学,绝对是核心的缘故。
某些论著,总想如果一朗一入职棒就是进入美国职棒,现在的纪录一定就如何如何。(这
种题问方式,本质上就带着大美国主义,以为美国棒球就等于世界的棒球。)这固然是不
可能有绝对答案,而根本上,我偏颇地想正因为一朗是先在日本成为一位成熟的选手,才
赴美,精神层面极为深刻,才一支安打接着一支安打地打破世界纪录。如果一入职棒,一
朗就过著米国长期搭长途巴士四处游走的小联盟生涯,虽然不知会如何,但比较起进入日
本职棒,因为坚持不愿改打击姿势,被降二军,反而遇上令一朗无论如何“必须回报信任
”的仰木杉监督。比起美国人自我中心的假设,我依旧私心偏好后者这真实的历史。
仰木杉在一朗初萌生前往大联盟的心念时,突然在某天晚餐时间对着一朗如机关枪般地说
:“只要我当总教练的一天,就不让你去。”还说:“绝对不准!”并说“留下来和我一
起打拼!”、“你是我绝对需要的球员”之类的话。一朗不辜负仰木监督,留下来,有了
第一次打第四棒的经验,并开始以挑战从没人到过的四成打击率为目标。后来打击在三成
八七时受伤了,仰木监督突然把一朗和弓子夫人叫去说:“去挑战(大联盟)也没有什么
不好。”一朗回想起这个转折,深感幸运,因为那挑战四成打击率的球季,是他自己认定
确立“打击技术”的关键球季。而没达到四成就受伤,更让他从此更理解自己的身体,不
再轻忽任何不适。(根据小松成美《铃木一朗访谈全记录》记载)
想起曾经开车载小说家骆以军,经过士林河堤边的棒球场,他对我说:“写作,其实就是
干职业运动员,一直重复操练一项技能,比的终究是持续力和耐力。而最重要的是,写不
动的时候,知道该休息,知道怎么配速,又再怎么调整回好的状态。”我想一朗受伤的经
验,绝对给了他极深的生命体会。数十年累积的安打数是实实在在对球队的贡献,某季达
四成打击率或许荣耀加身,但只是个人光荣的昙花一现?太多作家年轻时写出极惊人令人
期待的作品,但后继无力。一朗从一九九二年打职棒至今,二十多年间,年年表现稳定。
我有没有可能二十几年,每年都写出一本剧本呢?有点不敢想,但既然有一朗在,不敢想
,就是一种怠惰。真是何其有幸能和一朗生在同一个时代,能得其启示。
十年前有幸曾在世界棒球经典赛(WBC)现场见证一朗的风采。特别买了外野的票,极近
距离地看着他在绿茵上悠游,眼中有一朗,几乎能令人忘记整场比赛,不忍将目光看向内
野。那种气度、专注、自在浑然天成,恕我词穷,绝对超过“帅”字所能表达,老实说,
我觉得没有任何语言中有一个字能代表一朗那剧烈而强大的存在感。每一次他站上打击区
,一准备挥棒,整个巨蛋就突然现入闪亮星海,球迷的镁光灯同时灿烂。比赛真的不重要
了,只要有一朗就够了。
如果你信赖一棵樱树,永远会在四月初春开落;那么你便能永远信赖,在最关键的时刻,
只要铃木一朗站上打击区,比赛的局面马上要不同了。
那一次旅程,除了看球,我还去看了坂东玉三郎。看坂东,四个多小时,人绝对无法贴在
椅背上,他实在太美了,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往前倾,只为能和他再进一点。一朗和玉三郎
,是在我所有现场看过的棒球员和演员中,心中的绝对第一名。如果他们是一百分,其他
所有球员和演员都在六十分以下。这一句话一次得罪天下人,但他俩的绝代风华,真让我
打心底如此认为。
日本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国度,能调养出玉三郎和一朗呢?好奇如果两位见面,会说些什么
呢?这台词和场景好难编,他俩所处的境界与追求,实远非凡俗辈能臆测的了。只盼望此
生,还有缘份能看到他俩。见证他俩就是见证历史……
作者: SlamKai (Calm Violence)   2015-06-17 01:28:00
伊西罗
作者: O10lOl01O ( ′▽`)   2016-06-17 01:29:00
他死囉(台语
作者: purpleboy01 (紫喵)   2016-06-17 01:29:00
一朗、少时与盆栽的故事
作者: avexgroup (土城吴彦祖)   2016-06-17 01:34:00
Gogoro?
作者: luckysmallsu (B.J.T)   2016-06-17 01:34:00
不管你要说什么先把名字打对好吗
作者: codyDL (小啾啾号)   2016-06-17 01:34:00
修推文喔 水桶见
楼主: hsingpen (丹心何惧鬼森森)   2016-06-17 01:36:00
不好意思,谢谢大家指正,已修正。不小心修到推文抱歉
作者: Aaronko (阿伦)   2016-06-17 01:37:00
还只修到嘘你拼错的欸 真是不小心
作者: heavensun   2016-06-17 01:39:00
盆栽指日职 植物指一朗 一朗到美国是想持续成长
作者: yLi (BLUE 19)   2016-06-17 03:48:00
这文笔很刻意 免了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