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uyi
中华职棒才开季不到两个礼拜,已经可以确定今年仍是打优于投的一年,差距甚至更胜于
去年。其中表现最差的为义大犀牛队,总教练叶君璋也表示这样的状况难以改变。不过他
的观点是主要是谈到打者的进步,现在的打者不畏惧快速球,而投手则较难快速成长所致
。
国内打者现在确实已经不是只要遇上150公里的快速球就一筹莫展,但是从国际赛的表现
来看,快速球仍是有机会压制这些打者。然而国内却鲜少培养出足以独撑大局的投手,实
际上经过职棒的训练及调整,许多投手的成绩每况愈下,球团及教练应是难辞其咎。近期
在台湾非常出名的渥尔佛斯(Ron Wolforth),仅在一个春训就成功调整王建民及郑锜鸿
的案例,更加凸显国内教练的能力不足的问题。
首先,国内的投手调度从学生棒球到职棒都存在“好用天天用”的调度方法。但这样只考
虑战绩的调度,球员在场边要随时热身待命,用球数却难以管控,因而常忽略了投手手臂
的损耗,尤其为期半年的职棒比赛难有休息空档,容易造成严重的伤害,也让投手的投球
寿命缩短。加上中职仅四队,频繁出赛的结果也容易让对手熟悉,若没有明显进步就很容
易被掌握。最好的例子是Lamigo队,虽然几乎每年都窜起一位以上表现不错的中继投手,
却因为出赛过于频繁,几乎2年内就开始走下坡,无法累积更多的优秀投手。
年轻投手因为仍在成长,且未有长期例行赛的经验,或旅外归国的投手,因为手臂使用频
繁有伤痛,他们都需要循序渐进的球数管控、累积经验及适时休息。但在职棒场上,教练
团仍是以战绩为重的调度,却没有做到这些工作,也让球员养成效果有差。去年加入中职
的王跃霖,七月时的养成政策是“不重训让手臂休息”,孰料八月中即开始出赛,甚至担
任先发工作。虽然这些投手还能应付比赛,却不是长久之计,没办法成为长期的可用之兵
。
2014年投得虎虎生风的罗嘉仁,2015年表现却惨不忍睹,但仍出赛多达49场,丢掉的胜利
也超过纪录上的9场救援失败。但他没有因此下到二军调整,整季只有在8月下放二军7天
。对于状况不好的投手,如果是主力投手,他们也难获得喘息及调整的机会,教练团仍以
“让他们找感觉”让他们上场,却没有确实找到原因,只能恶性循环。
另外中职的教练异动频繁,每位教练都有自己的调整方法,而且许多教练习惯调整投手姿
势,又或者是要求“降球速求控球”等,但是始终没看到成效。而且每位教练都会有自己
的轮值安排,却忽略先发与牛棚的调整方式不同。国外多会在春训定位球员,包含偶尔可
以接替先发的中继投手,都会先定义出来,并协助球员调整。但国内职棒的调度虽看似灵
活,甚至以为是出奇兵,却忽略球员的调整问题,这些两头跑的投手也都很难有好成绩。
像是固定先发或后援的王镜铭,都有不错的表现,但近年却因为定位不明造成成绩明显下
滑。
其实综观上述,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考量“战绩”。我赞成球队全力以赴夺得好成绩,这
也是绝对正确的。但球团却应该正视球团阵容深度的问题,应当是给予足够的空间厚实投
手战力。但因为球团总认为可以一步登天,甚至喊出“不夺冠,领队及总教练一并请辞”
,这种只会增加压力的话语,只会让不合理的调度持续发生,也难长期维持战力。
虽然包含球员自身问题、捕手配球问题、球场等,都是造成投手的表现不佳的因素。但多
数投手进入职棒后,技术没有提升、表现不够稳定,教练是绝对责无旁贷的。球团没有厚
实球队战力,却又想一步登天,也是造成打优于投的状况。
http://udn.com/news/story/7001/159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