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边提到了人口总数的差异, 但是我想说真正的关键是运动人口总数的差异.
先撇开棒球这样运动来说, 美国的运动风气和对于运动看待的态度, 就和台湾甚
至日韩大不相同.
从我自己经历的例子来说, 我从事的是需要常常加班熬夜赶图的建筑师工作(
是的,美国也是要加班熬夜) 上个公司的老板, 55岁老外建筑师, 年轻时是个自
行车赛车选手, 到了55岁每周还是会固定两次骑车半天运动, 有时候周末还出
海玩风帆.现在公司老板, 近70岁老外建筑师, 年轻时是个冲浪教练, 现在还是
会冲浪和滑雪(他甚至还有玩乐团).
我身边的美国同事有过半仍旧有很好的运动习惯.
先不说保持运动习惯会对职业运动发展有何帮助, 就单论对工作上好处就多多.
50-70岁还是体力充沛的比我早进公司晚下班不见疲态, 就已经让我钦佩不已.
而他们维持这样的习惯的关键在于他们把运动当作生活和增进生活品质的一部
份, 良好的体力和健康的身体能让你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美国家长很习惯从小就
让小朋友追赶跑跳, 小学可能大多以足球为主培养基础耐力, 中学后视兴趣和能
力选择其他运动, 然后有天赋的就朝向更专业的道路发展.
大部分美国家长并不认为运动会阻碍课业, 不会为了成绩就得牺牲运动(体育课).
也就当然在城市发展时就会多了很多运动场所, 从棒球场乃至于极限运动公园都
能在很多大大小小的城镇中轻易看到.这样的观念和风气让美国建立了庞大的基
础运动人口, 除了自身运动也能对运动保持正确的价值观. 也就是这样为什么美
国总是能在奥运会囊获大量的奖牌, 并且是广泛的涵盖大多数的运动项目而非特
定专项.
再来简单说到棒球对美国人的生活. 如果你有机会到美国看几场比赛, 可能印象
很深的是很容易看到白发老爷爷带着孙子一起看球. 在美国棒球是家庭生活的一
部份, 是一种周末或有空的时候能跟家人朋友去聚聚看一场轻松的show的地方,
季赛的成绩往往不是重点, 重点是享受那样的氛围聊聊天喝个啤酒吃个热狗. 也
因为对于运动的了解贯彻了老中青各世代, 所以往往不管碰到谁即使是陌生人都
能聊上几句在地球队这几天怎样, 有怎样的历史和喜欢哪些球员等等等.
我甚至常常建议很多刚来美国发展的朋友, 多去看些比赛(啥都好), 然后玩玩看,
这些会帮助你更快融入这个环境和更容易有话题融入周遭朋友圈.
所以你说台湾哪时候能够赶上??? 问问自己在小时候有机会真的玩上几场完整比
赛, 我想答案就很明显了. 如果这样的风气和观念不能改变, 那我想再怎样改善职
棒环境, 都不可能会有显著功效的, 因为我们的基础运动人口还是只有那么"一点
点"
※ 引述《luckysmallsu (B.J.T)》之铭言:
: 台湾棒球或许能在国际短期赛中击败日美韩等强权 但想要超越基本上是不可能
: 你在进步别人也在进步啊
: 最基本的人口 韩国五千万 日本人口一亿二千万
: 美国更不用说 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不管你哪国人只要有本事都可以来打
: 韩国近十年来国际赛不断击败日本 但不会有人觉得KBO超越NBP
: 同理 日本两届WBC冠军有人会怀疑NPB超越MLB吗
: 台湾的问题真的就是市场太小 现在四队就经营的这么吃力
: 顶级球员收入了不起年薪千万 是你会希望自己小孩好好念书拼医科还是打棒球
: 我觉得大家用讲的都很简单 说要建立棒球人口是要怎么建立起
: 我们球迷能做什么 首先是要先进场吧 等进场人数平均破万我相信就会有第五第六队了
: 接着才是提高球员待遇 改善中职制度落实工会提升硬件设备一步步慢慢做起
: 喔对了最重要的是不能在有假球
: 等整个棒球大环境的改善 才会有诱因吸引人打棒球不要倒因为果了
: 你就知道台湾职棒落后日韩多少了
: 现阶段我还是希望优秀选手能先出国闯闯
: 尤其是投手 被操坏的ㄧ脱拉库中职真的不会养投手
: 现在短期国际赛想要击败日韩最佳捷径还是得靠旅外少数菁英强投+本土明星打线
: ※ 引述《YKM519 (来聊天吧)》之铭言:
: 的?
: : 我比较相信有市场就有人进场
: : 当没有足够诱因
: : 就算提高棒球人口依然无法提升整体实力
: : 台湾缺的不是打棒球的人口
: : 而是缺少以棒球为职业志向的人
: : 这就牵扯到职棒现实面的问题
: : 队数太少 薪资期望值
: : 等等都是最核心的问题
: : 其实提升队伍数
: : 应该是要由球员工会去主动争取降低加入门槛
: : 毕竟提升队伍数量
: : 球员的工作权也比较有保障
: : 只是目前的环境 工会似乎也做不到什么事就是了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