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台湾棒球实力是不是一年不如一年

楼主: odanaga (PixiyON)   2015-11-16 19:54:42
以小见大
与其说是成功主义伤害我们
不如说是失败的观念伤害我们
台湾的国球不是赢球
是马上赢球
想看国球是赢球的国家?
看看韩国吧!
各个领域台湾是不是都有类似的问题?
台湾的弱小不是因为人口少
是因为观念烂
烂在东西都是速成
快速地把只能做到50分的进度硬要挤成70分
烂在做到70分后,既得利益者会跟你说有就已经很好了不要吵
反观外国都没有blahblah......
还有一堆被洗脑成功的人附和说对呀这么认真干嘛?
台湾这么小人这么少,怎么赢的了别人...@*%&%
事情往往就进步不下去
当世界在进步
相对起来台湾就是退步
只会短视近利
不愿进步
遇事每况愈下
最后抱守残缺
在洗脑你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做不好都是台湾太小,先天不良绝对不是人的问题喔>.^
假掰
被喂了一肚子大便
还想继续塞别人吃大便
然后强迫每个人都装得一副yummy yummy的样子
为了假装好吃把大便捏成不同的形状引以为乐
称之为小确幸
既得利益者看了好开心
大家怎么喂大便就吃饱了真好养
你还不能说大便很难吃
大家会说你破坏社会和谐
就跟国王的新衣一样
没有人敢说实话
鲁迅说中国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
台湾终于有点进步
变成人喂人吃大便的社会
欣慰
※ 引述《dichter (the gift of life)》之铭言:
: 尽量全世界的职业运动都是金字塔结构,一将功成万骨枯,
: 但这和台湾的基层棒球环境要怎么改善是两回事,
: 如果除了"没办法、不要怪、全世界都这样"没有其他结论,
: 人民有这种想法政府应该是最高兴的吧?
: 虽说台湾地小人稠,资源本身就有限,
: 但日韩或其他中美洲国家比起美加也是一样,
: 大家都是在自身条件的限制下找出路,
: 台湾没有理由不能针对自己的体质对症下药。
: j大所说的科班情形,可以说真的是台湾特产,
: 从红叶少棒、金龙少棒,台湾的基层棒球就一直被当成国威宣扬工具,
: 转移人民对政府外交失利、内部戒严等各种挫折与不自由有所不满的宣泄管道,
: 以及建立爱国信仰巩固政治权威的一种图腾而已。
: 我打少棒的时候还没有职棒,当年小球员的偶像除了二郭一庄,
: 就是金龙少棒的魔球投手陈智源,官方出版的课外读物还特别介绍他,
: 小时候拿少棒冠军为国争光、长大后唸书唸到博士学位,
: 把他当作会打球又会唸书的样板,却没有告诉我们,
: 那是他从少棒过度练投变化球肩膀受伤无法再投只好放弃棒球换来的。
: 大学期间我依然参加棒球系队,在铃木一朗传记里读到完全不同的棒球故事。
: 即使是从小以成为一流职棒选手为职志、一年有360天都在拼命练球的一朗,
: 棒球仍然是他的“课余活动”;他参加社区少棒队,不必以代表国家为目标,
: 不必从早到晚舍弃学业练球,更不必为了一时的胜败成绩燃烧有限的运动生命...
: 甚至他说,要成为一流的职棒选手,必须要有学问。
: 因此在就读爱工大名电时,他还特别用心在课业上,
: 但也同时打进了甲子园。
: 甲子园球队的练球,多半是每天下午三点"下课后"开始练到天黑,
: 而在此同时,不打棒球的日本高中生,也在从事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
: 漫画"东大特训班"也强调,能考上东大的学生,
: 多半也热衷于某项运动或音乐、棋艺等特定课外兴趣。
: 对照铃木一朗,这种打球也要有学问,和会读书也爱运动的观念,
: 反观台湾总是认为不会唸书才去打球、打球就没时间唸书,
: 这是日本和台湾之间对于棒球及其他国力发展基础上最大的差别。
: 事实上,现代体育已经非常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
: 有效率的练球,而不是从早到晚拼命练,反而只会更快操坏身体;
: 因此台湾整个运动环境的问题,甚至包括到运动科学的研究人才,
: 乃至于基层的球队教练和体育老师有没有办法吸收运用这些研究成果,
: 这些事情都必须有制度性的规画和长期经营,而这又牵涉到一个问题,
: 我们的政府有没有远见,以及社会能不能接受投入资源短期内却看不到好处?
: 除了社区棒球,社会人棒球制度也值得参考,
: 如何鼓励企业除了经营职业队以外,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投入业余棒球,
: 而这又建立在前面所说的,我们的棒球人才不是只受过棒球训练,
: 他在基本学力上和其他人没有太大差别,打棒球不是只有职业队的优胜劣败,
: 加入社会人队同时也可接受母企业的就职培训,成为生涯规画的一环。
: 另外还有资源分配和排挤的问题,也许台湾没有本钱到处盖合格的棒球场,
: 但是有没有思考以社区为单位规划至少可供练习的场地(而不是到处盖蚊子馆)?
: 正因台湾地少人多,如何有效率的使用土地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 像台湾篮球场那么多,可是多半是用来大家临时凑人数报队打三三或五五,
: 除了有些人能够加入校队或系队,其余多数学生或离开学校的成年人,
: 基本上没什么机会加入球队接受比较有系统的正规训练,
: 在大学之前,就连体育课也是跑完步做完操就各自拿球解散乱打,
: 鲜少好好的教基本动作和团队篮球观念,可是到大学才学就太晚了,
: 有多少潜在的人才就在缺乏启蒙的阶段被白白浪费了?
: 台湾人才的浪费,是更可惜的一件事。
: 试想,如果有一个身体素质不错的孩子,他从国小体育课,
: 就能够接触各种运动的入门练习,然后假设他对棒球产生兴趣,
: 而加入校队,或即使没有校队或选不上,他也可以参加社区球队,
: 每天下课以后才练球而不必牺牲学业,家长也比较不会反对,
: 甚至可以利用小孩对运动的兴趣,像林书豪的妈妈一样,
: 规定数学考不好三天不能练球...如此一来,从事运动不会怕找不到其他工作,
: 台湾也才有机会从更大的运动人口基数中,
: 真正培养出一个MIT的林书豪或铃木一朗。
: 综合以上,我认为像这次12强等国际赛的成绩,反映的只是冰山一角,
: 说真的对输球我没有什么感觉,就算是21U拿到冠军,
: 我也没有特别兴奋的感觉,这并不代表我不爱(台湾)棒球,
: 我会买票看职棒,也关心每场国际赛事,自己也会找机会打球,
: 但我觉得我们不必用国际赛事的成绩来证明台湾多强或多弱,
: 一个对自己有自信的国家,会更专注在让喜欢棒球的人享受棒球,
: 让喜欢打球的孩子都有球可打,能够让他的天分和努力去决定,
: 成为职棒或社会人球队的选手,或当成终生的兴趣。
: 这就牵涉到前面所说的观念、效率和资源配置,
: 但是我们都必须意识到,那是一种长期的经营和规划,
: 不是一时兴起的专案或补助,或是揠苗助长的重点培训。
: 比起国际赛成绩,当我可以看到更多人进场看职棒,
: 到处都有更多人拿起球棒打球,
: 我想,我的心中会对台湾棒球更感骄傲。
作者: cmw5566 (见.明.王 呜呜溜溜)   2015-11-16 20:05:00
就民族性 短视近利 求速成 从广设大学就知道了
作者: gadgets (小玩意儿)   2015-11-16 21:26:00
个性随便 比赛都办不好 就是个落后国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