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怎么看数字(3)─RBI, RISP & Clutch hitter (b …

楼主: bill09232002 (唷~)   2015-10-27 23:10:16
找了一段时间 终于找到这篇很久以前看过文章
顺便上色来回应一下前面板上对于RBI或RISP的一些问题
※ [本文转录自 Sabermetrics 看板 #1443Wa-O ]
作者: Debugger (Win Shares 痴汉) 看板: Sabermetrics
标题: 怎么看数字(3)─RBI, RISP & Clutch hitter (by nickyang)
时间: Thu Mar 9 22:15:29 2006
本系列文章经作者 nickyang 同意后分享于这里 ︿( ̄︶ ̄)︿
nickyang 的 blog:http://atlyankees.blogspot.com/
 在我小时候刚开始看中华职棒之初,一直被强调的观念就是打点才是一个球员最重要的
数据,什么打击率全垒打都只是美帝个人英雄思维下的幼稚产物,只有打点才能代表一个
球员对团队的贡献。
 这个说法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错,打点(Run Batted In, RBI)的确反映了一个球员对于
球队的攻击有多大的贡献,但是当你要衡量一个球员的能力的时候,打点却成了没有什么
意义的数字。
 只要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了解为什么,同样是打一支安打,你的队友是坐在板凳上
擦手套,还是站在二垒上准备跑回来得分,这样的差异就可以决定你会不会有打点。也就
是说,如果前面的队友上垒能力很强,后面的打者就有很多机会可以拿到打点,相反的,
如果前面的队友没有办法上到垒包,后面的球员再会打也很难得到大量的打点。
 传统的棒球观念会告诉你即使如此,一个选手有没有“适时安打的能力”仍然会左右打
点的多寡,也就是说有些人不管前面的队友是不是很会上垒,一旦有队友上到垒包,他们
就会像吃了大力丸一样变得很会打安打。于是得点圈打击率(Runners In Scoring Postio
n Batting Average, RISPBA) 开始出现,它的算法是只取出得点圈有队友的打数作样本
,然后来估算打击率有多高。理论上来说,即使某个选手因为队友太肉因此遇到得点圈有
人的机会比较小,只要他的确具有“适时安打的能力”,RISPBA就应该会还他一个公道。
看起来很合理,但现在看来我们大概也可以说这仍然近乎一个无用的数据。
 如果说RISPBA是一种“能力”的话,那么即使它会随着球员的逐渐成熟或老化而有消长
,它应该还是会呈现出一个趋势─逐渐衰退或者逐渐成长,一如所有其他已经被认为是“
能力”的数字如打击率、长打率等等一样。但事实上,当美帝的数据魔人用多名球员连续
多年的成绩去分析之后,他们发现RISPBA的消长整体来说没有任何趋势可言,一名球员的
RISPBA可以某一年高的夸张,隔一年却烂到想哭,然而他的OBP、SLG等等却依然维持在同
一个水平。这个结果代表的意义就是RISPBA其实是乐透之神的杰作,是的,用中文说就是
得点圈打率根本就是谁有拜妈祖谁就打得高。
 这个结论做出来之后,在棒球圈引起了很大的风暴。如果RISP是运气的产物,那等于是
说所谓的关键打者(Cluttch Hitter)并不存在,只有关键安打(Cluttch Hit) 才是有形有
体的东西。我在ptt CCF 板上讲到有关这个理论的时候,被拿出来质疑这个理论的人是Jo
e Carter,他的生涯成绩如下︰ http://www.sports-wired.com/players/profile.asp?
ID=9693 可以看看他在86年到97年这段时间的RBI 跟他的AVG ,对一个持传统观念的人
来说,他简直是神一样的人物,用这样的AVG 居然可以打出这样的RBI ,除了说他很会打
关键安打之外还能怎么解释?
 但事实上,当你检视他这几年AVG 的变化,相对于RBI 的变化的时候,会发现一点道理
都没有,譬如95年,他在558 个打数中打出141 支安打,只有76分打点,但是在90年,他
在634 个打数中打出147 支安打,却有115 分的打点,六支安打差了近四十分打点,而他
95年不论是AVG 、OBP 还是SLG 都领先90年。如果光拿这两年的Joe Carter来看,无疑95
年的那个他是比较好的打者,但是他却在只少了六支安打的情况下少了四十分的打点。谁
能解释这个情况呢?两种可能是,要不就是90年当他上来打击的时候前面总是有一堆跑者
等著让他清,要不就是95年他忘了去安太岁,偏偏这么带塞。
 有些人会把什么打点的“能力”列为球员的标准配备,打点其实很可能只是一个“现象
”而已,在发明出人间金手指可以查出人类的运气值大小之前,打点的功用仅仅可以评估
一个球员对于球队的贡献有多大,但是那并不表示作出这个贡献是他的能力,Andre 举过
一个很好的例子︰“毛利新助杀了义元就代表毛利新助超强吗 只不过他运气好前面有服
部小平太帮他牺牲触击给他打点机会而已。”
 其实以台湾职棒而言,你要说服一个人RISPBA没有意义也不必这么囉唆,很多球员一年
遇到得点圈有人的打数不过几十个,前面Grant44 讲过,以一百个打数而言,只要多打五
支安打RISPBA就是.250跟.300的差别,更何况是几十个打数呢?拿着五十个打数的成绩叫
啊跳的,其实是非常没有意义的事情。
 在这篇文章的初稿完成将近十个月后,我看到Bill James又写了一篇文章在讨论Clutch
Hitter的问题。大意是说,尽管过去的研究从未找出任何稳定的Clutch Hitter,但是也
有可能是这些研究资料的来源被污染过,或者他们使用的方法不够好,不能贴近事实。
 Bill James认为Clutch Hitter可能是存在的,不过以大联盟一年一百六十二场来讲,C
lutch Hitter能给予的帮助可能只是比起别人多了几支长打而已,换句话说,同样能力的
两个打者,具备或者不具备关键一击的能力,一年打上五六百个打数下来,打点的差距可
能只是区区几分而已。即使以Bill James这篇几近翻案的文章而言,用RBI来衡量一个球
员依然是极为不公平的指标。
作者: amani168 (台独万万岁)   2015-10-27 23:11:00
看ID 想到 好久没看到比尔陈了~~~~~~~~~~~~~~~~~~~~~~
作者: jemu (顽皮豹)   2015-10-27 23:25:00
我只是觉得应该是得点圈上有人的打数 相对样本数较少比较没有足够的可信度数量(数据)作分析
作者: zyx12320 (zyx12320)   2015-10-27 23:39:00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完
作者: TSbb (贷款三十年债开始)   2015-10-27 23:57:00
2F你这样根本还是没搞懂......... 另外早就有人做了得点圈为何重要? 这个东西跟打点一样啊........
作者: gemboy (沉默的双子小孩)   2015-10-28 00:28:00
打点本质就是运气非能力 有啥好争。。自杀棒是要给多少次机会打点才能往上升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