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思齐
原文出处:http://starschou.pixnet.net/blog/post/369621958
八月我受邀参加了大叶高岛屋与联盟合办的《夏日棒球魂文化展》,
该展览展出元年相当珍贵的相关文物,例如四队锦旗、元年杂志..等,还有照片、
球员卡、球衣..等许多珍贵的物品。
有没有球迷想过,职棒已经26年了,却没有一处能完整地保留这26年的历史,
现在与过去的每一支球队,也不见真正的好好留存重要的文物。
相信不少棒球迷到访过日本东京的野球殿堂博物馆,
野球殿堂博物馆于1959年开馆,是日本最大的棒球博物馆,
里面收藏了不少珍贵棒球文物,许多已经退役球员,
也包含了还在球场上拼战的选手,而日本的棒球名人堂就在博物馆里头。
美国职业棒球的名人堂位于纽约州的古柏镇,
这里号称是棒球的发源地,小镇简单来说就是靠棒球吃饭的,
而设在这小镇上的美国国家棒球名人堂博物馆也珍藏了许多重要文物...等。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
我也许不该用“职棒已经26年了”这样的字眼来反思为什么台湾
没有好好的保存棒球珍贵文物,
因为在更早于职棒的26年之前,棒球其实对台湾来说也是历史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台湾三级棒球屡获三冠王的时代、经历过金龙少棒的辉煌,
而红叶少棒队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还拍成电影呢!)。
喔喔,对了,还有很多人以为王贞治是第一位去日本打职棒的台湾人,
总之对于职棒之前的棒球故事,多数就是绕着金龙、红叶、王贞治....等转啊转的。
一直到了去年《KANO》这部电影出现,让台湾不少人知道了嘉义农林这支队伍,
台湾棒球的历史又获得得更多的关注,而且台湾的棒球史早从日本殖民时代就开始了。
去年我看了《KANO》这部电影,也去嘉义看了相关的展览,
我开始热烈的渴望想知道,更早之前台湾的棒球到底从哪开始发展?
我查了许多资料、看了许多文献,甚至还拜访了很多相关人士,
我发现在《KANO》之前,
其实台湾还有一支更重要的棒球队-能高团(高砂棒球队前身)。
能高团是由当时台湾花莲地区原住民(阿美族)所组成的棒球队,
也曾远征日本;而第一位赴日本打职棒的台湾人不是王贞治先生,
而是能高团的选手、来自花莲马太鞍部落的罗道厚先生。
这段历史鲜为人知,当我知道自己的故乡有着这么一段历史与渊源,深感与有荣焉。
而再看看日本、美国对于自己棒球历史文物的保存、维护,
这当中也蕴含着他们对于这段历史记忆的认同与尊重。
说到美国职棒,不得不让我想到无鞋乔(Joe Jackson)。
无鞋乔早期卷入了黑袜事件,
虽然被宣判了无罪,当时的大联盟执行长仍宣布将他禁赛,就这样被逐出了球界。
无鞋乔后来隐姓埋名的继续教球、打球,并透过各种管道途径想捍卫自己的清白,
在病禢上气若游丝的他,仍用最后一口气告诉家人,他是清白的。
即使无鞋乔早被逐出棒球界,也已于1951年与世长辞,但是美国球迷仍然没有忘记他,
2008年无鞋乔的故居变成了展示他个人棒球生涯物品、纪录..等的博物馆。
过去,台湾曾经是日本的殖民地,
但也因为日本将棒球带入了台湾,台湾才开始发展了棒球运动。
而我们经历了许多辉煌的棒球时期,职棒也终于走到了第26个球季,
这中间我们也被水球洗礼过无数次,(咦,会是金氏世界纪录吗?)
有许多经历都相当惨痛、甚至让人想彻底遗忘,
但是我们能不能从这一次又一次的假球事件中省思甚至学习到什么、
或许也能预防些不该发生的事情。
“历史是进入未来的钥匙”(注),
我想在面对水球事件这个议题要请大家先看一篇文章:《吴思:德国人如何对待历史》。
我在网络上已经无法搜寻到这篇文章的原始出处,
不过文内的观点很值得我们一同思考,
文内作者提到在德国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有块占地不小的纪念碑群,
而纪念碑的地址下则是展示著纳粹在犹太人大屠杀中被害者的姓名、照片、
影片、简历..等等,
而作者讶异于德国人面对大屠杀的历史如此的坦然,
甚至将这样的过去陈列在首都的一角,
这不仅确认了德国的历史责任,更是让德国人也面对与承担了历史责任。
这样的观点,我们来看看MLB对于黑袜事件的反思,
再回来看看我们的假球事件,我们有没有透过这段惨痛的过去学习到任何经验?
是否承担了责任,进而努力改变?
由远一点的时间轴来看,拥有百年棒球史的我们,
到底有多少棒球文物可以让其他国家的球迷来欣赏?
不管是能高团、嘉义农林、红叶、金龙,我们究竟留下了多少?
由近的历史来看,
面对假球如果不能坦然、躲躲藏藏,是否有反思怎么去为这件事情负责?
一个成功的人或是企业不可能永远顺遂,总会经历许多挫折与失败,
但是总能在许多失败中自省、检讨并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且改进,进而成功,
所以说“历史是进入未来的钥匙”,如果没有在事件中好好省思与成长,
那未来怎么能走得更踏实顺利?
我知道球迷相当失望、痛心,
但是如果我们选择遗忘、逃避的莫再提,
那么下一个世代的球员与球迷能了解这段惨痛的历史所带来的教训与经验吗?
不管是好的或是不好的过去,这些都是重要的资产,
好的历史,我们要好好学习,进而创新;
令人难受的过去,我们要好好的检讨、反思自己、从中去学习正确的态度,
把这样的珍贵资产教育给下一代,绝对不是抱怨、不是逃避。
我热爱棒球,身为棒球选手,我很珍惜我所拥有的一切,
不管是我收藏来的任何物品或是任何故事,我都十分宝贝,
不管这些物品这些故事的主人最后是因为什么原因离开了棒球界,
对我来说每一件都具有其意义且弥足珍贵。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这简短的两句话分别是我与大家的好朋友宣公跟孔子说的,
短短几个字就道尽了从过去中自省的智慧,
用这16字当作结尾,真是再适当不过了!
最后,我一直有在收集老兄弟的文物,
如果有球迷有老兄弟文物愿意让贤的,欢迎写信给我唷!!!!!
注:这句话引用自天下杂志 独立评论
《李永展:一个抹杀过去的城市...未来,还会来吗?》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