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队相信大家都讨论到烂了
但迟未出现真正想加入的企业
理由不外乎广告效益是否足够
又或者企业属性是否符合
但
其实不论是当初兴农或兄弟转卖
真正有兴趣的企业远多于如今的第五队时机
当然本身球队的人气承接当然有差
我们也可能忽略了加入企业对于棒球了解度的考量
很多企业对于棒球的广告效益其实是有兴趣的
但你要全部从头,没有门路的情况下投入职棒?
我想也只会在商言商,球迷受伤了.
那为何联盟征求第五队的方式不用组合包的方式呢?
先把球员阵容搞出来,签约金谈个大概,并加入行销团队,整个教练团
还有球场的大略布置与美食街搞出来
最后再以总价报给有兴趣的球队
这样应该好很多吧?
如果还考虑人气问题
也可以使用冲人气方案
花个半季请洪瑞河先生当个领队
球队名称也可以灌个‘兄弟’名
例如兄弟中国HTC队,兄弟台湾鸡(台积电)...
这样应该好卖很多吧??
联盟真的不考虑组合包出售模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