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影音版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5823
美国时间 2012/5/27,红人队和洛矶队打了一场令人吃惊的比赛,两队合计打出九发全垒
打,打破红人主场单场最多全垒打纪录,更让人惊讶的是,红人队的 Todd Frazier 面对
老投手 Jamie Moyer 居然打出一支 “手滑” 的全垒打,透过 FOX Sport 的高速摄影机
,可以清楚看到,球在被打出去的瞬间,Frazier 的双手根本没有在棒子上,此画面让电
视机前的球迷啧啧称奇,原来手没握著棒子都能敲全垒打?
Todd Frazier 的手滑全垒打
国外的运动科学相当发达,早在 80 年代末期就开始有学者在研究球棒和球之间的碰撞,
以及球棒在不同支点下与球体碰撞对于球体的影响,虽然其中不免假设错误或者是实验方
式不对,但基本立意都不变,致力于找出球棒和棒球球体接触瞬间的奥妙。他们对于球棒
状态的实验方式相当多样化,有的用定位 pin 去固定球棒的其中一端,有的是固定两端
,也有些是直接将球棒用细线悬挂悬空,到后面硬件设备越来越进步,为了追求实验的真
实性,直接请科班出身的棒球员去试打 tee 座上面的棒球,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找出球
棒在撞击球体后,本身的震动、频率和反馈回球体的能量,抓出数据并加以分析。
Alan Nathan 教授在他的网站上做出总结:手怎么握棒子,甚至是不握棒子,对于打出去
的球一点影响都没有。
除非你跟我一样病态,否则我相信这里有 99.999% 的人看到学术 paper 就想骂三字经,
不过 Alan Nathan 教授为了证明他的理论正确而且实验过程相当严谨,所以还是把
paper 放上网络供大家点阅,有兴趣的人可以下载来看。
极度简单的说法是这样:
当球棒打到球的瞬间,一个横波就产生了,它会传递到球棒的尾端,也就是双手握棒
的地方,然后再反弹回球棒和球的撞击点,当然,握棒位置、握棒松紧和握棒方法都会影
响到回传回来的波,不同形式的波对于被打出去的球就会有不一样的影响。
但是,关键在于,球停留在棒子的时间非常短,正常状况下不会超过 0.001 秒!当
反射回来的波回到撞击点时,球早就离开棒子飞出去了。
觉得很难理解?ESPN 的运动科学团队制作了一个非常棒的影片,来看看吧!
Alan Nathan 教授在 Todd Frazier 于实例中终于验证他们多年来的理论显得相当兴奋
XD
当然,回传回来的波还是有机会影响球的飞行,那就是击球点距离握棒处非常近,在球还
没飞出去之前回传的波就先传递到击球点处。不过应该没有傻蛋想尝试。
科学家们最后要强调,握棒还是很重要,正确的握棒可以帮助你加快挥棒速度、缩短挥棒
轨迹和正确地击中来球,快速、简短而有力的挥棒是打击手成功的不二法门,不过当球棒
打中来球后,你的握棒方式就一点影响都没有了,你甚至可以像 Todd Frazier 一样直接
把棒子丢出去碰球,只要你确定那个击球点正确且挥棒速度相当足够的话,就能打出又快
又远的强劲飞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