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enUp (紫色流浪猫)
2014-11-07 10:22:35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1105/c1003-25977407.html
人民日报体坛观澜:中国棒球为啥缺观众
程聚新 2014年11月05日09:02 人民日报
失去了奥运舞台,棒球在中国的发展举步维艰,而群众基础的薄弱、赛事转播的缺位
,则让中国棒球的职业化之路困难重重
11月伊始,北京轮番迎来了体育盛宴:国安队中超争冠虽功败垂成,却收获海量祝福
;首钢男篮和北汽男排开启新赛季征程,赢得大众关注。相比之下,2日结束的2014
CBL(中国棒球联赛)关注者却寥寥,主场夺冠的北京猛虎队也只是获得零星喝彩。
确实,4支球队、16天的赛程、15场比赛,这样的“职业联赛”很难吸引观众的眼球。
创立12年来,CBL还没能搭起属于自己的舞台。为何同为集体球类运动,“三大球”那
边盛世狂欢,棒球却是门可罗雀?
2005年,棒球被国际奥会移出奥运会正式比赛专案。对此,国际奥会给出的解释是,
因为赛程重叠,全球最著名的棒球联赛MLB(美国职业棒球联盟)的球员不参加奥运
会且MLB对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拒不合作”的态度令人不满。随后,MLB联合国际棒球
总会于2006年举办了世界棒球经典赛作为“回应”。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尽管参加了至今为止的全部3届世界棒球经典赛,失去了奥
运舞台的中国棒球仍难逃无妄之灾。2008年在北京完成了奥运会谢幕演出后,棒球在
中国的发展举步维艰,2012年,中国棒球联赛终于因为赞助、关注的后继乏力而宣告
停摆。
失去奥运政策支持,是每一个小众项目发展的梦魇。据报导,2013年棒球国家队的经
费曾降至奥运时期的1/4,全运会成为国内棒球专业队维持生计的“救命稻草”。而群
众基础的薄弱、赛事转播的缺位,则让中国棒球的职业化之路走入难觅出口的“魔比
斯环”。尽管在专案管理中心和协会的主导下,社会力量在项目推广、普及方面采取
了诸多尝试,但至今,除了在局部地区的部分校园,棒球运动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
仍显陌生。
或许,随着国家政策对职业体育的倾斜、业界内外对“金牌思维”的反思以及MLB对中
国市场的深入开发,这项运动终能拨开迷雾等来希望。最近的一个利好消息是,国际
奥会将在12月讨论棒垒球重回奥运会的提案。
时隔两年重启的CBL这一次推出“为家而战”的主题概念,一语双关。“家(Home)”
既指棒球场上胜负必争的“本垒(Home Base)”,也象征著棒球人的精神家园。或许
还可以这样理解,这颗逆风飞翔的“棒球”也在寻找“归宿”。
《人民日报》(2014年11月05日20版)
楼主:
ZenUp (紫色流浪猫)
2013-11-07 10:22:00当然没有冈岛...
作者:
sysstat (sys / stat)
2014-11-07 10:29:00前和元不一样
楼主:
ZenUp (紫色流浪猫)
2014-11-07 10:30:00对耶,我op了,那改放新闻好了,稍等@@
作者:
NEOdesu (娑罗双树)
2014-11-07 10:31:00前也是正式日文用法呀
作者:
kzzoz80 (妞妞)
2014-11-07 10:31:00陈冠宇
作者:
sysstat (sys / stat)
2014-11-07 10:37:00两个字意义不一样
楼主:
ZenUp (紫色流浪猫)
2014-11-07 10:41:00新闻改好了^^
当人民日报开始报,就表示有人在运作,表示官方有注意,后续发展值得观察!要上人民日报的东西都是官方认可的!
作者:
dawnny (dawn)
2014-11-07 11:16:00党意
作者: jess730612 2014-11-07 11:33:00
观察就原有的7队在恢复联赛后只4队打共十几场奈米联赛然后召台湾四家媒体联访下标"恐挖角风"内访叫台湾投资
老共棒球要兴盛 走台湾的老路最扎实就是三级棒球先拿出好成绩 自然球迷渐渐多起来
作者:
epw (Epw)
2014-11-07 12:18:00走台湾老路就办交流赛请些人来表演被打爆然后多方宣传不是?
作者:
Archi821 (Archi)
2014-11-07 12:48:00走老路那就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