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重嘉 | 中华职棒 – 4小时前
在谈到中华职棒时,常常会开玩笑的说到中职有所谓“自己的玩法”,这句话多半是
用来形容不合理但确实持续在中职出现的现象,中职至今已创立超过20个年头,但仍不时
会有予人草创感觉的便宜行事作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有一本是吴趼人所著之<<二十
年目睹之怪现状>>,说实在的,这个书名若是借用来写一本中华职棒版本的著作,保证也
是精彩绝伦。
先从最近的转播权风波谈起吧:中职因为对于合约的法律效力过于轻忽而尝到了苦果
,从黄镇台请辞会长一职及相关的转播权争议中就可以看出,堂堂一个台湾历史最悠久,
规模最庞大的职业联盟,对于合约处理和谈判竟然像是个商场新手一样的充满破绽,而传
言合约失效的原因更是可能来自于保密协定的不被遵守,让MP & SILVA找到了切入的诉求
点,这同样是根源于欠缺对法规制度重视的体认。
也许过去大家习惯了搓汤圆,习惯了模糊空间的行事风格,默认了混水摸鱼吃豆腐的
取巧空间,这一套在台湾大家自己关起门来玩还可以,毕竟小小一个岛上做生意的伙伴就
是那些,人情留一线换取日后好相见的缓冲。但今天若要追求国际化,要把中职的经营规
模再进一步提升,我们就不能还是用跟过去一样的呼咙玩法,唯有切切实实地依法律及协
议处理相关事宜,才是确保万无一失的法门。
要能做到这点,联盟本身就该具备强悍的法务部门,无论是为了保护自身权益,或是
在相关谈判中争取有利空间,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及了解中职及业界环境的专家,而中职
有这样的人才储备吗?
而且会长离职后,许多任内的创新的改革都传出可能被喊停,这就是过于偏重人治的
风险。黄会长的大力兴革确实为停滞许久的中职及台湾棒坛注入源头活水,但沉疴难治,
中职盘根错结的诸多问题不可能一夕之间全部解决,主事者能以魄力行事是很好,但若能
建立可依循的章法制度,是不是就能避免像现在这样人去政息的遗憾呢?中职太过依赖人
治和因事制宜,却欠缺对建立可长可久的公平制度的热情,才让草创风格维持至今。
联盟之外,各支球团对于合约精神的认知似乎也令人担忧,不时传出签下复数年合约
的选手,在受伤或是下二军的期间被迫减薪,甚至有球员的复数年合约直接被重签或是放
弃,球队内规凌驾于白纸黑字的合约之上,简直是匪夷所思!
另一个可供讨论的中职特色,就是对于补强球员以及寻求外援,似乎没有所谓“眼见
为凭”的想法?并不是每支球队都有建制完整球探,选秀时也更多像是看国手资历或是透
过关系打探来做选择;国内的球员就如此了,更别提国外的部分,台湾不少洋将曾被挖到
日本或韩国职棒打球,要来挖角之前,日、韩的职业球团都会派出球探到台湾观看洋将实
际出赛情况,毕竟要挖角洋将的薪资不是笔小数目,唯有做好完整的准备功课,才能确保
投资的风险降至最低。
但台湾似乎不是这样,各队找洋将都还是靠纸上资料,或是透过经纪人介绍,找洋将
补强像是抽福袋碰运气:运气好,找到合用的战力;运气不好,花费数个月高昂薪资及来
回机票,另外又得再抽一次新的福袋。我有一位球探朋友就举了很好的例子,兄弟今年找
了Felipe Lopez和Armando Galarraga两名资历显赫的洋助人加盟,Galarraga据报月薪2
万5千美金,Lopez也超过2万美金,两人各付了3个月薪水,算一算差不多400万台币就不
见了,而最后换来的结果却是战力不符双双解约。如果签约前能有专业球探到现场评估,
是不是就有可能省下这些不必要的花费?
中职的环境和风格特殊,3A球员来台湾不一定能吃得开,最高只打到高阶1A的米吉亚
却能投得虎虎生风,照常理来分析,事前派人去看,确定符合球队需求和中职球风再签,
才应该是合理的作法。派组人去美国了解球队即将投资的重要资产,也许花个8万10万,
相较于签约失当的损失根本微不足道,如此省小钱花大钱的思维实在让人不能恭维,又或
者是球团根本缺乏有能力判断球员情况的球探或教练?
签倪福德的事也是一样,双方就价码隔空吵了半天,但兄弟竟然根本不用派人去看过
倪福德的近况,这样究竟是要基于什么基础来订定合理的价格?实在是令人想不透。事实
上,如果陈俊秀和罗嘉仁没有回台参加爆米花联盟而直接和中职球队谈判签约,陈俊秀也
许签不到这么高的薪水,而罗嘉仁的合约条件或许会再好一些,正是因为有实战可供观察
检验,球团才能依照评估结果来谈薪。合约金额也许月薪差个2万3万,一年下来就超过20
万,这样的预算绝对足以赴美观察很多次。中职向来在奇怪的地方节省,却又会在奇怪的
地方非常慷慨,这也算是中职的奇闻怪谈之一。
若要细数中职的独家玩法,那恐怕再写个数千字都难以尽书,只能先就此打住。如果
那天笔者获得资助得以出版中职版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届时再请各位球迷朋友多
多捧场和支持。
资料来源:http://ppt.cc/d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