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yahoo:http://bit.ly/1kjxSFd
在陈伟殷赢得第12胜的这个晚上,照例被所有媒体包围采访,在他讲完对这场灾难的感想后,一个我不想听到、却一定会听到的标准问题,在身边反复地出现。
“捐款计画是什么?”“请问你捐多少钱?”“到底要捐多少钱?”
这让我想到数年前,我应好友之邀来到台北一间非常知名的教会做礼拜,那天他们请一个来自新加坡,拥有上亿财产的牧师讲道,仪式最后是奉献,牧师大喊:“你们 捐多少钱,就表示你们多爱上帝。”我是基督徒,但那天我很难掏出一毛钱,离开那间教会以后,我发誓我终身不会再踏进去,因为如果信仰能用钱来计价,那么林益世可能也比我虔诚百倍。
同样的,在一场灾难里面,我们最关心的,竟然是明星、政客们捐了多少钱,我们评判他们爱不爱国、小不小气,也就是那个捐款条上的数字。
我很爱五月天,说真的,远在美国,我对他们出了什么新歌不是很了解,但我敬佩他们永远对各种议题与社会运动那么关心,我爱他们跟人民站在一起的感觉,他们捐了一千五百万跟一千五百元,对我来说是一样的。
我也不会因为连胜文捐十万或十亿,就改变我对他的看法,但包括我自己都犯了一个错,一早起床,我边看着新闻边跟老婆抱怨,“搞什么啊,他这么有钱捐十万。”嘿,那如果他今天捐十亿,我们又会骂,“你看吧,他们家不知道污了多少钱。”
我问自己,如果他今天真的捐了个天文数字,他是不是就变成最爱高雄的人了?柯文哲是不是就完败了?他是不是可以选总统了?
媒体疯狂的报导、大家疯狂的转载谁捐了多少钱,谁好有爱心,一瞬间,钱成了衡量爱心的温度计,灾难仿佛变成一场喜宴,“我该包多少才不丢脸”的想法,在每个知名人士的心中不断揣测著,最后演变成一场数字大战,一场让我们痛心的灾难,变成隔壁阿好婶嫁女儿的乡土剧戏码。
这些钱捐了之后,有没做正确的用途?真正需要援助的人有没有得到钱?在灾害之后,多的钱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有人关心吗。
陈伟殷在所有采访开始之前,把拿到胜投的喜悦全部抛开,他示意现场十几名外籍媒体先不要发问,然后一字一句,发自内心地陈述了高雄的受灾状况,然后告诉大家他是高雄子弟,他的心跟高雄在一起,果然让高雄获得了关注,所有老外记者都立刻回去上网搜寻高雄的情况,然后包括ESPN这种全球媒体,都罕见地在体育新闻里,讲述高雄的气爆事件,美国球迷也纷纷留言为高雄加油。
这一天,他追平菜鸟年的胜投纪录,12胜冲上美联第二,他在金莺球场四万人起立鼓掌致敬下,光荣至极的退场,但采访时,从头到尾他只强调两件事情,谢谢队友,这一胜献给高雄,对我来说,这比他捐出一年薪水更令人动容。
我们感谢真心为高雄捐款的每个人,但却有更多人奉献了不一样的东西。
赴险保护市民,自己却殉难的警消弟兄,到人生最后一刻都还在服务里民的陈里长,用宝贵的生命换来更多更多的生命,赢了自己心中这场“一定得赢”比赛的陈伟殷,用球场上的斗志鼓励著台湾,除了钱之外,他们传达一个重要百倍的价值。
叫做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