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izemore24 (newborn in Tampa)
2014-07-29 23:48:59※ 引述《tw85418541 (aa)》之铭言:
: 小胖子林泓育的天花板比较像molina(老么)
: molina也可以算是补手砲,这一点和小胖子很像
: 但是molina的阻杀本垒触杀比小胖子好太多了
: 为什么洪一中不好好把他以前当捕手的经验传给林泓育呢?
: 真是太可惜了
若从生涯开始来看,老么跟林泓育应算是不同“类型”的捕手,
一个打击近年才开窍,另一个开始就是砲手,拿来做天花板类比好像哪里怪怪的,
我想找更贴近的例子,不过一下子也找不出。
MLB 近期从捕手转固定内野手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 Joe Mauer 和 Carlos Santana,
前者是伤势困扰想延长选手生涯,后者是位置被其他守备更好的捕手挤掉;
其实我猜这种例子小联盟应更多,因为守备不好的捕手会早在升级的过程被迫转型,
也可以说能在 MLB 蹲捕的,功力都还有一定水平。
至于原本推文里有提到的 Mike Piazza,虽然生涯阻杀率低于平均,
但基本上蹲捕所需的其他能力还是不错的,
所以即使是生涯末期也几乎都没被要求转型,只有最后一年专扛 DH。
看一个捕手能力并不是只看阻杀。(洪中表示:)
只是林泓育的其他蹲捕能力,包含配球、挡球、引导投手与守备站位等,
我也不清楚就是,欢迎有心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