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14年选秀介绍 外野手-2

楼主: Kouzuki (フェリさまのしもべ)   2014-06-23 16:47:23
※ [本文转录自 Elephants 看板 #1Jfq4r9h ]
作者: Kouzuki (人一生都活在中二病里) 看板: Elephants
标题: [心得] 14年选秀介绍 外野手-2
时间: Mon Jun 23 04:48:49 2014
6.纪品宏
http://mag.udn.com/magimages/16/PROJ_ARTICLE/116_578/f_201819_1.jpg
(▲洪圣钦《左》、纪品宏《右》都在本次测试中报名,欲挑战职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86UUGdugqU
(▲纪品宏出国前的受访影片)
出生日期:1991年07月1日(23岁)
身高体重:170公分/65公斤
投打习惯:右投左打
守备位置:三垒手、游击手、中外野手
学经历:台中市力行国小-台中市西苑中学(国、高中部)-匹兹堡海盗(Rk.)-
    吴凤科大-新北市
国手资历:05年小马联盟小马级、07年IBA世界青少棒
选秀次数:1
个人不负责评价:B
摊开西苑青少棒06年的毕业生名册,纪柏丞、林羿豪、张耀文、纪品宏、洪圣钦,
几乎可以说是台湾棒球史上,在单届国中毕业生之中,诞生旅外球员最多的一届;
其中唯一一位以野手身份获得机会的纪品宏,更以相对迷你的身材获得众人瞩目,
到底有多矮呢?他是台湾身高最矮的旅美球员,第二名的林子伟整整高了他五公分,
这也打破旅美球员惯有的180限制,也就是想旅美几乎都得有180公分以上身高的潜规则。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际遇,主要是屈就于较差的条件,拿的签约金比起其他人相对少很多,
(报派为八万,实际上则未曾公布,此价码在历年旅美球员是倒数第六的),
以及签约前后适逢黑象事件爆发,多多少少让业余球员对于台湾职棒环境产生疑虑;
此外就是跑垒的速度、球棒控制能力这两项特长受到青睐,加上球探观察他三年,
认为他有能够克服身高障碍的潜质,诸多推拉力综合之下才能被送上往美国的飞机。
不过与他同时加入海盗的徐志维、洪圣钦及同时赴美的纪柏丞相似的是,
在人才济济的新人联盟之中,这几位年轻小将都无法把握太多的上场机会,
就算难得有表现自己的舞台,所缴出的成绩单也都不尽理想,难以让教练留下他们,
因此前两位海盗队友都在一年球季结束之后就直接被释出,只留下纪品宏孤单一人,
海盗的实际考量,我不得而知,但纪品宏在三人中似乎是签约金最高的,
球队也有计画地对他过瘦的体型进行雕塑,要求他增胖之余也投入较多的资源给他,
或许这多少可以解释,为何球队没有一次将三位台湾小将都给遣送回国。
休季回国期间遭逢父丧对他来讲打击不小,加上形单影只平添他在球队内的压力,
导致纪品宏在多拼出来的这一年之中,无伤无痛却几乎完全没有比赛的机会,
在新人联盟开打过后的11年7月,他最终还是收到了走船坏人的解约通知,
也只能说再这样虚耗光阴不是办法,被迫在此结束“美梦”倒也不失为一件坏事。
可能是签约金低而没有学费补助的关系,纪品宏不像于多数旅美球员把学籍寄在台体,
最后是在吴凤完成他的大学学业,也因为吴凤实力在甲组球队较为贫弱的关系,
也使他无法靠着校队或代表城市队出赛的模式,替自己争取到参加替代役考试的资格,
因此最终他是以一般兵的身分登入国军online,这也让他的消息比其他人更少了。
退伍之后,空白一年的纪品宏离开就学十多年的中部地区,加入了新北市队,
在今年的春季联赛中主要担任代跑、代守的工作,目前他还在努力找回过去的球感。
纪品宏在西苑时,除了中外野之外也能够担任内野手,棒次大多是第一棒,
左打的他有超过同龄球员的contact跟脚程,与广大的中外野守备范围,
而虽然他在前年曾代表吴凤打过春季联赛,但受限于春季联赛分组的关系,
我也无法亲眼目睹他在旅美回归之后,有多出什么过去所没有的特点,
要给现在的他一个合理的评价,其实有点难度(虽然评价本来就是不负责喀唬烂 @@)
真的要说的话,以他的球风与特色,或许有成为张正伟那种gap power的可能。
7.黄裕翔
http://ppt.cc/fplS
(▲图片很不好找的黄裕翔,内衣上怎么有很眼熟的字样 X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H2xWzcd1E
(▲黄裕翔属于典型的gap power打者)
姓名变更:原名黄嘉伟(09年更名)
出生日期:1989年03月30日(25岁)
身高体重:180公分/80公斤
所属族裔:阿美族
投打习惯:右投右打
守备位置:中外野手
学经历:高雄市复兴国小-高雄市兴仁国中-宜兰县中道中学-嘉义大学-国训中心-
    新北市
选秀次数:3(10年为国训所选、13年季末落选)
个人不负责评价:C
今年选择第二次报名选秀,加上替代役选秀已是第三次挑战职棒的黄裕翔,
个人觉得他是少数在城市队中抓住先发机会,并打出自己身价的球员,
不过或许是球探对于城市队球员的情蒐,本来就比较不受关爱一点点,
黄裕翔的潜力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落选之中,不断地受到忽视,其实是有点可惜的。
摊开黄裕翔的三级棒球资历来看,他待过的球队基本上都可说是有一定实力的强豪,
其中在兴仁就读时期,就曾与他同龄且同族的林晨桦、陈家驹,以及志龙BOSS当队友,
中职彭于晏也和黄裕翔同样,在随后离乡背井到台湾的另一端就读中道;
只是这些与职棒现役的强者相比,虽然守备位置不重叠,黄裕翔并没能站稳先发,
因此也只能蹲在板凳席上,眼睁睁看着邓志伟、林晨桦、郑皓达等人在场上活跃。
大学回到南部打球之后,黄裕翔还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定位,
历经转型为投手但不见成效与改名,黄裕翔的表现始终没有太大的起色,
直到大三才有突破困境的迹象,开始跟当时已野手为主的黄俊钦瓜分左外野先发,
这一年的下学期毕业后,黄裕翔选择休学离开球队,也较其他同学早一年服替代役,
在10年底的替代役选秀上则是为国训收编,并没有得到先一步加入职棒的机会。
在替代役选秀由国训收编之后,黄裕翔的打击终于有飞跃性的成长,
不但于国训期间博得先发地位,并缴出3/4/5,以往难以想像他可以贡献的好成绩,
退役后也尽情展现他的长打火力,12年的业余春夏秋冬四大赛中,全都有红不让演出,
如果一发是偶然,四发就绝对不是凑巧,而是这位阿美族的好手真的破茧而出了。
目前黄裕翔已经是新北市的不动开路先锋,打击的状况也一直都很稳定,
主攻第一棒的他自然有不错的脚程,而长打火力优秀使他有机会成为职棒腿炮一枚,
速度给他的优势还有广阔的外野守备范围,可以适时cover左右翼的不足之处;
当然就打击型态来讲,个人觉得他是更适合打第三棒的人选,
因为黄裕翔在关键时刻有蛮不错的心理素质,这点也适合让他以代打身分在职棒出赛。
技术面来讲,他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是空有raw power却只会挥空气的盲枪,
他的球棒控制能力相当好,这点跟他关键时刻的打击能力相辅相成,
而配合上有一定水平的爆发力与中规中矩的选球,足以让他在业余吃得开。
如果不是年纪略为偏大,我觉得黄裕翔或许还可以有更好的评价,
历经了去年落选却又再度有机会获得职棒的垂青,就希望这次他能够一圆职棒梦,
将其三拍子的攻守能力在职棒场上,尽其所能来发挥得淋漓尽致。
8.赖柏铨
http://s.nownews.com/75/d5/75d51ef9597a9407d475920241d5f515.jpg
(▲赖柏铨在业余的各个时期都是球队的中心打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dclotHWWek
(▲赖柏铨打击,蛮深远的界外飞球)
出生日期:1989年12月15日(25岁)
身高体重:181公分/82公斤
投打习惯:右投左打
守备位置:右外野手、三垒手
学经历:台中市忠孝国小-台中市西苑中学(国、高中部)-辅仁大学-威达超舜-
    国训中心-崇越科技-台北市
国手资历:04年小马联盟小马级青少棒
选秀次数:2(13年季末落选)
个人不负责评价:C
赖柏铨旧名赖弘皓,投打俱佳的他很早就在编制庞大的西苑阵中展现才华,
国中被选入以西苑为主体的国家队去打pony,毕业后也拿到保送资格升上高中部。
与杨胜智同为球队中心打线兼主战投手,在打线上主要担任游击手的赖弘皓,
同时也担任过球队的队长,我想用“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去形容赖弘皓高中时期在球队的重要程度,应该不会太过分。
自西苑毕业后,赖弘皓转投辅大的怀抱,并且开始正式往打者发展,
在苦于打击火力不足的情况下,大一时赖弘皓很快就获得保护主砲林政亿的重任,
而他也不孚众望,与王威晨、陈俞翔等人共同替辅大的打线带来活水,
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完全放弃在投手丘上的发展,偶尔也可以看到他出来投球,
甚至有时在人力短缺的情形之下,还会被球队拉出来先发,且有惊奇的表现。
大二到大三有段时间在他的棒球生涯中则算是相对低潮,甚至失去先发机会,
挥棒的流畅度不再,无论杯赛长短,打击率往往只能维持在Mendoza Line,
这对于一个即将要进入役期,随后迎来职业生涯的球员来讲是相当要命的,
幸好在即将毕业的那阵子,他过去的打击企图心再度回笼,
并带着这股好感觉进入国训,好手感一直维持到退伍为止都温存得不错。
在效力台北市出赛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他成棒以来手感最好的一段时间,
就算他的火力表现还是不够稳定,但比起辅大期间的低潮已经好上太多了。
赖柏铨的打击爆发力在集合国家菁英的国训来讲仍旧是屈指可数的出色,
只是挥棒的轨迹感觉还是有点柴柴的,不太干净俐落,
他在启动挥棒时,有一个顿右脚再向前跨的动作,也是一个小小的特色,
攻击策略上是一位很积极的打击手,很少等到投手球数走深之后才出手,
cold zone在内角高的位置,尤其是面对纵向变化球可以说毫无招架之力。
他的两个守备位置都有赖出色的臂力去完成守备的任务,这方面他毫无问题,
就是有时稳定度不够,以至于强肩之后的下一球会出现把球砸在地上的窘样。
偶一为之的投球则是以控球为主,球速不会超过130KM,变化球种主要为曲球,
之所以能够压制对手,在于投球的胆识不差,内角保护得很不错。
整体来讲,赖柏铨目前仍算是低完成度,高天花板的球员,
在去年一度遭逢落选挫败之后,本次选秀选土重来,由于守位上有不错的优势,
加上各队仍有三垒需求,或许不会再像去年一样,成为榜单上让人错愕的遗珠。
9.林文杰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mages/e/ee/DSC09014.JPG
(▲选球能力是林文杰的一大卖点)
出生日期:1989年05月12日(25岁)
身高体重:170公分/80公斤
投打习惯:左投左打
守备位置:左外野手
学经历:新北市兴谷国小-新北市二重国中-新北市谷保家商-嘉义大学-辅仁大学-
    绮丽珊瑚-国训中心市-台北市
国手资历:05年IBA世界青少棒、07年小马联盟帕马级
选秀次数:1
个人不负责评价:D
看过林文杰的在场上的实际身高,内心不免有些想法要吐槽:
虽然秩序册上的身高是170,不过个人一直觉得这是“号称170”的那种报法……,
嗯不重要,总之林文杰一开始也不在我看好被圈选进入选秀的名单之中,
是曾冠儒之后,另一个让我比较意外的名字,不过相对来说算是比较熟悉一点
绰号“小巨人”(by 强者我前同事兼谷保前成员)的林文杰,虽然身高不高,
但往往能够在先发名单之中登场,这点要归功于他的选球相当相当的有耐心,
而由于爆发力可以列入“很差”的那一类里面,contact也不算好,
他在打线上的功能就有点像是老化期的陈连宏那样,靠着大量的保送堆砌垒包,
机会做给后面的开赴先锋或者中心棒次,可以说是称职的第二棒或第九棒等助攻角色,
至于跑守方面就比较一般般,绝大多数上场机会都担任左外野这点也可证明此点。
无论谷保、辅大,乃至于后面的国训与城市队,林文杰私底下都是球队的mood maker,
就算星味不比高中时的陈家驹、罗国龙;大学时的赖柏铨、陈俞翔等球队的中心棒次,
但身为一个称职的绿叶角色,还是让人对他的积极态度印象颇为深刻。
个人觉得他的球员类型有点像前国体-米糕,后来任意引退的王湘岚,
两人都是左打、外野手、身材都不出色、在球队有特殊的地位(王在国体当过队长)。
而在竞争激烈的职棒圈,且守位又在好手众多的外野,未来仍然不容乐观,
尤其在没有太多攻守特色的情形之下,最终如同王湘岚铩羽而归的可能亦是不小;
当然,报载推荐林文杰的是大威,那比之王湘岚,情况或许会有一些不同。
10.聂文访
http://ext.pimg.tw/sports/1386670908-3919474278_n.jpg
(▲聂文访在南英时常扮演恐怖第九棒的角色)
http://ppt.cc/koQn
(▲聂文访面对国手级的林子崴)
出生日期:1995年10月17日(19岁)
身高体重:175公分/65公斤
投打习惯:右投左打
守备位置:中外野手、右外野手
学经历:台南市崇学国小-台南市建兴国中-台南市南英商工
国手资历:08年小马联盟野马级
选秀次数:1
个人不负责评价:E
“身高要多报,体重要少报”似乎已经是球员登录身高体重时的共识,
聂文访又是本次选秀中的佼佼者,在王贞治杯也不过55公斤的体重,
到了选秀会报名上竟然整整多了10公斤,这差距大概是所有球员之冠,
至于就实际在场上看到的身材来讲,我想棒协的资料会比中职准确得多,
不过基于介绍内的所有球员资料都是以中职为主,就不多做修正了。
体型细细长长有点像“拉牙”的聂文访,自国小至高中都在台南就学,
国小曾经在pony击出全垒打,不过国中过后就逐渐朝向守备组发展,
高二开始成为南英的正选球员之后,也多半都被安排在球队的后段棒次,
也因为南英这几年战力有些下滑,在聂文访这届能有足够战力的高三生不多,
身为少数能够被报名上场的学长,聂文访在学弟与同学间也有不错的人缘,
加上在守备上主要担任中外野手,无论场上场下都是球队的核心人物。
聂文访并不是一位拥有很好打击机制的球员,先天瘦长的体型使他即球力道较差,
在读取对方投手节奏时,有一个微幅抖动球棒的动作,有时会比较容易被投扰乱;
其次在打击时,他有一个刻意身体向后拉的动作,这一点不但没有替他带来效果,
反而使他的身体重心过于偏后,也无法在跨步时做出有效的重心转移,
这一点无异是加深了他原本就趋于劣势的爆发力,加上对变化球无抵抗力的选球,
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教练要把他放在第九棒,并时时叫他做点球配合战术了。
当然聂文访也是有他攻守上的优点,首先他的contact还算有一定的程度,
就算没有把握到击球甜蜜点的场合,也能够靠着脚程冲上一垒;
脚程带给他的还有中外野的守备范围,飞球判断上也有不错的实力在身。
以现在的个人技术来讲,我反倒会建议聂文访去念大学比较好,
毕竟职棒的外野手人才实在太多,很怕教练没耐心会轻易把这种球员免洗掉。
11.沈士荣
http://ppt.cc/GwJU
(▲效力于台北市成棒队时期的沈士荣。)
姓名变更:原名沈岳泽(12年改为沈刚宇)、沈刚宇(更名时间未知)
出生日期:1986年06月05日(28岁)
身高体重:177公分/87公斤
投打习惯:右投右打
守备位置:左外野手、右外野手
学经历:台北市福林国小-台北市华兴中学(国中部)-台北市开南商工-开南大学-
    合作金库-台北市-崇越科技-阳明高中教练
国手资历:04年IBA世界青棒
奖项:04年IBA世界青棒全垒打奖
选秀次数:3(11年兄弟第八轮选入,后自请离队;12年落选)
个人不负责评价:E
沈士荣是已解散的开南商工最后一批的毕业球员之一,虽然在当时知名度较低的球队,
幸好沈士荣没有因此受到埋没,更曾以其在木棒的良好适应力获选为世青的国手,
对德国一战拉出一支三分砲,也成为扣倒德国的大功臣;
在青棒时期的各阶赛事中,沈士荣也时常开轰,可以说是开南倚重的超级大砲。
原本有意在毕业后另谋他路的沈士荣,最后仍旧选择直升上开南大学,
在球队成为一个十分称职的第一棒,同时也是具备长打与脚程的新世代开路先锋,
在大学的前三年,沈士荣与谢炫任、蔡森夫、张正伟三棒组成开南非常可怕的前头打线,
让投手出身的球员担纲总教练的开南,反而是靠长短火力齐发的攻击优势击溃对手。
不过在大四时,沈士荣一度碰到很大的低潮(跟谢炫任高中时期遇到的状况类似),
原本从高中走来一路顺遂的沈士荣差一点想放弃打球,还好最后依旧被劝了回来。
只是造化弄人,沈士荣在07年底的替代役考试上落选,让他不得不收起球棒改端65K2;
也由于该届替代役名单太过诡异,在当时业余球迷之间引发了不小的话题,
(有人戏称该届榜单落选的球员与当选者比赛,落选组不但会赢,而且是狂胜)
幸好在当完兵过后,沈士荣正好遇到棒球振兴计画协助成立的台北市成棒队招兵买马,
沈士荣最终也顺利雀屏中选,穿起台北市的白色制服骈驰在外野。
曾有报导提到过沈士荣的偶像是陈致远,沈士荣也曾因此蓄起小胡子,
而无论外型或球风,沈士荣也确实可说是穷人版陈致远,
爆发力出色使得看他挥击成为一件很享受的事,出色的脚程也让他在外野屡屡有美技;
不过他的选球真的不太好,比起陈致远懂得用Open stance保护内角,
沈士荣对于变化球,尤其纵向变化球的抵抗力就显得很差;
加上大学时的手伤似乎没有完全根治(待查证),让沈士荣在退伍后出赛的机会也不多;
今年甚至连春联都没被报上,到协会杯及冬巡赛才再度看到他的身影,
此时他已经换上崇越的制服,开始担任崇越的四号外野手工作。
原本沈士荣在11年底的选秀中已经被兄弟看上,也已完成签约并在队史中有所记载,
但开训没多久就选择自请离队,原因不明;之后的兴农二军测试及选秀也未能选上,
目前担任青棒教练的他,以28岁高龄再度挑战职棒,个人觉得大概还是很难圆梦,
要知道上面提到的同学(张正伟、谢炫任),都已在职棒受磨练并成长,
想要成为石志伟那样28岁才打职棒的奇葩,只怕会十分困难。
作者: soulisten ( ′_>`)   2014-06-23 12:00:00
今年选秀文内容特别丰富啊
作者: daniel1344 (人生百態)   2014-06-23 13:45:00
原来沈岳泽又来了@@"
楼主: Kouzuki (フェリさまのしもべ)   2014-06-23 13:49:00
大学毕业那时没来选就太晚了 不过一方面也是他代训没上
作者: jame30123 (后知后爵)   2014-06-23 17:56:00
谢谢k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