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球队最大的行销思维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在地化"一个是"特色化"
除了这两个以外没有其他的捷径跟办法
就算请了大联盟球星来,那也只是算短期特效药
要长期经营只有深化两个方向才能真正的打动更多民众进场看球
目前四支球团的在地化都还没深化到地区所有民众
却为了追逐短期票房好看而将主场排到其他县市去,导致原本经营的主场民众更加减少
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不正常现象
目前也只有拉米糕在做出在地化与特色化方面已经达到及格标准
其他三支球队都还是不及格的状态
这也反映出目前四支球队在行销与统计民调方面的不足
没办法因应每个地区不同的生活作息、交通因素、看棒球想享受的部分、最想买的特色商
品、对球队经营或球场经营,这几个方面有充分的因应方式
所以在没办法符合在地民众的需求前提之下,自然没办法带动与凝聚起更多球迷观看球赛
所以也才会一直恶性循环好不容易观众进场了,看一看没啥长进又不入球场了
每隔几年就会循环一次然后球团再来抱怨球迷不进场
其实不是球迷不进场,如果要经营主客场就要真正的贴近"当地"球迷的需求
你要我掏钱出来,也总是不能离我进场想达到的目标差距太远,一旦差距太远自然就不想
进场,这是供需法则没办法去避免,各球团也不该摀著耳朵干,再来指责球迷不进场
这有失公道也有失客观,只会在球团经营上陷入恶性循环踏上跟一些解散的球团一样的路
请弯下腰来作调查,找出原因,设立改善机制与解决方法,改善的越多观众进来的越多
自然球迷的群聚效应形成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