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网Google了一下,有找到原本的日文,但看了一下之后,
发现有些意思与这篇的中文翻译有点落差,所以帮忙补充翻译如下,
同时为了避免原文与我修改后的文章并列会造成大家阅读的困难,
故本篇只会保留我翻译的部份,翻译文中的“我”是指原作者广濑健一先生。
文章连结: http://kenchannel.tw/msg-from-japan-friend-about-lo-hwa-wei/
※ 引述《miyamu (Decade好看)》之铭言:
: 这篇文章是我的日本友人广濑桑所写的 透过我其他比我更懂日文
: 的朋友翻译完成 有人需要这篇文章原文的朋友请在推文上告知一下
: 文章蛮长的请大家细细看完唷。有些出现???的地方是日文无法显示
---翻译文---
标题:罗华韦选手日本火腿测试不合格的详细解说 作者:广濑健一
关于罗华韦选手此次的测试,与日本火腿球团的现况:
.“洋将名额已经额满”= 若是不占洋将名额,且有上一军的实力,会想要签。
.日职各球团的所属选手上限都是70人,俗称“70人名额” = 不想乱签选手。
.日本火腿队的政策是“不用育成约签选手” = 想避免用育成约签选手后,
又发现养不起来,反而会毁了选手。
有以上这三点是要先了解的,当中“洋将名额”与“70人名额”对罗选手而言,
是非常大的阻碍。虽然在几年前,读卖巨人队曾经用育成选手约,
签下了多名台湾年轻投手,之后又全部解雇这些选手,
但是日本火腿队是做出“不想这么不负责任的乱签选手”之冷静判断。
我个人认为如果罗选手不占洋将缺(像阳岱钢那样),应该是百分之百会被录取的。
日本火腿队找罗选手来测试的用意:
因为罗华韦投手是左投手,故日本火腿队是以用来补强目前左投较少的中继、牛棚为目标。
测试内容:
(以中继上场为前提)假设目前是垒包上有跑者,而罗选手被派上来,
希望借此测试罗选手会不会快速投球(在大联盟称为slide step),
译注:快速投球(slide step)是指垒上有人,投手以较小、较快的投球动作来投球。
但不确定是翻译没有把日本火腿队的要求告知罗选手?(看影片时有这种感觉)
阳岱钢虽然是台湾人,但因为已经在日本待了很久,所以不需要翻译,
或者是罗投手不会slide step。
以罗投手的投球内容来说,有球威,且变化球与直球也很有魅力,
虽然会想要期待他的未来发展性。
结果:
虽然是日语的微妙含意之评语,
但是借用栗山监督所说的话‘这次就先放弃签约’ = 不签约,
很重要的是,这代表“并不是不合格”,且没有否定近期内会再找罗选手来测试的可能性,
虽然是我个人的意见,我觉得比较倾向“无法判定罗选手是否符合战力”,
日本火腿队虽然提出“请以快速投球(slide step)的模式去投”之要求,
但不知道是翻译搞不懂?(因为这句是和式英文)
还是罗选手不会快速投球?(也可能是会,但因为翻译没翻好,所以没做)
以客观的角度来看,不论是球的威力与控球能力,都是可通过测试的,
栗山监督也对罗选手的潜能有高度评价。
因为有很多投手在垒上有跑者的情况下会自乱阵脚,
所以我希望还年轻的罗投手,未来能够多好好体验一些细节的部份,
并且好好学习快速投球与牵制。
原订要进行两天的测试,在第一天结束之后,栗山监督就决定不签约是因为他的体贴,
为了不占用罗投手还能去其他球团测试的时间,所以立刻决定不签约,
因为有通过其他球团的测试的可能性,所以我想应该有球团会基于他的未来性而签约,
而这部份就是各球团对于新签选手与育成的想法有关。
期待与严厉批评:
我希望罗投手在下次日本火腿的测试,或是去其他球团的测试时,
能够以“接近实战的自由打击、或是实际的练习比赛”进行测试,
这次的测试会只到牛棚阶段就结束,
是因为罗投手被认为不会快速投球(日本火腿的判断),
所以判断不需要进入练习比赛阶段的测试。
虽然这部份能说是台湾=中华职棒(CPBL)所有的选手都这样,
很多评语都是“虽然打棒球的资质很好,但实际表现很随便、粗糙”,
投手虽然投的球很棒,但是守备很糟(完全不会牵制或快速投球),
打者则是打击能力能在日职生存下来,但守备能力只有日本的高中生等级,
而这样要与在NPB中“助拳人=外国人”的美国、多明尼加、中南美的选手们,
竞争“洋将”名额是不可能的。
最后有一点要特别说明一下,虽然有部份意见认为,
罗投手出席测试时的服装影响其测试的结果,但我能说绝对没这种事,真是无聊的意见,
如果罗投手的茶褐色头发违反规定的话,只要在通过测试之后,
染回黑色就好了(说起来,阳岱钢也是茶褐色头发,
所以我想对于日本火腿球团而言并不是问题)
另外关于罗投手的球衣穿着之意见,其下半身穿的是日本火腿队的球裤,
且因为没有“无背号”之球衣,所以就没有穿球衣了,
但这部份,我反而认为是日本火腿球团的疏失,
居然都正式发表罗投手来测试的相关新闻,却没有准备给测试者穿的球衣,
身为日本人,对此觉得有点失望。
---翻译文完---
to 原始文章的作者,若您想改用我这篇的翻译内容,可直接取用,不必私信问,
以上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