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从野球到棒球:挫折年代的梦与坚持

楼主: frank781012 (Xue)   2013-12-15 17:47:07
从野球到棒球:挫折年代的梦与坚持
周婉窈(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今年(2013)是野球(棒球)纪年很特别的一年。三月世界棒球经典赛(WBC)在东京巨
蛋举办,台湾队对上日本队,在全民期待打赢,在超级紧绷的气氛中,打得很漂亮,却落
败了。八月职业棒球教练徐生明突然过世,得年55岁。入冬职棒兄弟象传出解散危机。这
些事情牵出了台湾国球(野球/棒球)的记忆、欢笑与泪水。
棒球在日本统治后不久即引进来,称为“野球”,现在民间还维持这样的称法。1931年,
一支来自嘉义农林学校的野球队,打入甲子园资格赛,一路打到冠亚军决赛,赢得“天下
嘉农”的美称。甲子园是当时举办“日本全国中等学校优胜野球大会”的场地,这个球赛
是日本帝国圈内最重要的中等学校的棒球大赛。当时的中等学校等同现在的高中和同等级
的学校,嘉义农林学校属于后者。该校简称“嘉农”,日文读音为“kanō”,球衣绣著
大大的“KANO”。这是一支由原住民、汉人,以及日本人组成的野球队。嘉农不是第一个
打入甲子园大赛的台湾队,但她却格外传奇。首先,在1931年以前,代表台湾出征甲子园
的都是北部学校,有野球冠军旗“不过浊水溪”的讲法。但这一年,嘉农野球队在教练近
藤兵太郎的严格训练下,取得台湾代表权,挤身帝国圈内634队中胜出的22队,前进甲子
园。在大赛中,嘉农连胜三场,很漂亮地打入总决赛,虽然最后扼腕取得准优胜(亚军)
,却创下纪录。今年台湾队在经典赛的表现,让一些还知道台湾野球历史的棒球迷,想起
那同样虽败犹荣的昂扬时刻。
战后台湾社会,不论在政治、记忆、教育方面都经历很剧烈的断裂,野球历史好像被遗忘
了,幸好庶民社会靠一个个小人物一点一滴的传承,有时并不是强大的政治力量所能完全
压制的。日本时代台湾民众最爱的野球运动,在战后初期,好像就要断掉了,却在热爱野
球的人士(如校长、老师)不断努力之下,再度激起学童和民众的热情。当时社会普遍贫
穷──人民缴的税金一半以上用到国防,民间如何不穷?野球不像篮球那样受到官方重视
,但一九六、七○年代,在每个乡间国小操场,几乎都看得到少年们用简陋的球棒和手套
在投球、挥击、跑垒、传球……畅快的呼叫声好像要穿破高远的蓝天。
1969年起,那些年的暑假,从小学生到大人,半夜起床听电台或看电视(电视还很少)转
播美国宾州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锦标赛,全国为少棒队的胜利而疯狂,而这一切都起源于红
叶少年棒球队。“红叶少棒”是岛屿永远的传奇,是人们共同的记忆。
红叶国小位于台东延平乡山区,是个非常小的学校,学生不到一百人,绝大多数是布农族
。1963年新任校长发现学童喜欢户外活动和打猎,也喜欢棒球,因此想到组织棒球队。该
队创立后,从乡打到县,从县打到省(当时台湾是个省),1966年获得学童棒球锦标赛冠
军,称霸全国。1968年8月以7A:0的比数打败来台湾访问的日本少年野球队,球员来自关
西地区。套用布袋戏的台词,真可说“轰动武林、惊动万教”。当时日本已经在世界少棒
大赛中连夺两届冠军,红叶棒球队打败日本队,激起国人可到世界参加比赛的雄心。第二
年台湾组成金龙少棒队进军威廉波特,勇夺锦标,开启了台湾少棒、青少棒、青棒的三级
棒球时代。这也是国人彻夜听看美国球赛转播的开始。当时人民无法出国观光(解严后才
开放观光),乡下小孩到台北都是了不得的事情,何况是到美国,何况还获得世界冠军!
继少棒之后,台湾的青少棒、青棒相继在1972、1974年到美国盖瑞城、罗德岱堡参加锦标
赛,和金龙少棒队一样,青少棒、青棒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就夺得冠军。1974年三级棒
球队都夺得锦标,简直让全国疯狂!夺冠的球队归国后,站在车上绕街游行,民众夹道欢
迎,挤得水泄不通。现在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很多人(包括女生)都还清楚记得年少的
自己如何在鞭炮声中追逐车队、追逐自己心目中的棒球英雄。
1970年代是三级棒球的狂飙年代,但那是怎样的时代呢?让我们回顾当时的外交处境。
1971年台湾“退出”联合国,代表权被中国取代;第二年日本和台湾断交;1976年在中国
的干预下,台湾无法参加蒙特罗奥运;1978年美国宣布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第二年
中美建交,导致台美断交(当时称为中美断交)。台湾一时间变成国际孤儿,人民情绪郁
卒。因此,学童能到美国夺取世界冠军,可以说替国人大大扬眉吐气。反过来说,那么小
的年纪就要背负整个国家的荣辱,实在辛苦。
这个时候,岛内又是怎样一个情况呢?1970年发生泰源事件;1975年蒋介石过世;1977年
发生中坜事件;1978年蒋经国就任总统;1979年发生高雄桥头示威、美丽岛事件。我们也
别忘了,那是个严厉压迫在地语言和文化的年代。社会和文化的传播管道被严密管控,媒
体界不是开放竞争的地方。当时不少棒球爱好者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转播球赛的人,不
是应该比观众懂得更多?为什么老是讲错,不如身边的大小球迷?
三级棒球时代为我们留下很多珍贵的资产,也让棒球成为台湾的国球。扬名日本职棒界的
郭源治,就是第一届金龙棒球队的成员。他出身阿美族,而1931年嘉农野球队就有三位阿
美族、一位卑南族。野球/棒球,从一开始就是原汉一起打的运动!今天台湾的职棒也是
在这样一个基础和传承上,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当年的三级棒球,如同现在的国家代表队,背负了我们集体的挫败、焦虑和期盼。对球员
来说,这往往是不可承受的重,也很残忍。大家的事,大家要一起来承担、打拼才是。是
的,我们多么想打赢,多么想被看见!百年来,台湾的野球/棒球,用汗和泪见证了我们
的梦和坚持。
小知识
参加1931年甲子园大赛的嘉农野球队选手
台湾野球队从1923年开始参加甲子园大赛,每届都派代表团前往参加,直到1940年为止,
共参加18届。代表队分别为台北一中(5次)、台北商业(4次)、嘉义农林(4次)、台
北工业(3次)、嘉义中学(2次)。1941年嘉义中学取得代表权,但大赛因战争而取消。
另外台湾还参加过3届甲子园春季大会。(以上学校用简称,实际名称因时代而有变化。)
嘉农第一次参加甲子园大赛的选手共14名,日本人7名、原住民4名、汉人3名。投手吴明
捷出身苗栗,1931年嘉农野球队参加全岛中等学校野球大会,第一场对上台中一中,吴明
捷担任先发投手,缔造第一场“完全比赛”,震惊野球界。嘉农一路赢球,顺利取得代表
权。吴明捷场场当主投,没给后备投手任何机会。他的球速非常快,球路变幻莫测,获得
“麒麟子”的封号。在甲子园大赛,吴明捷是主投,搭配其他球员紧密的攻势,嘉农连赢
三场(3:0、19A:7、10:2),进入决赛。吴明捷表现亮眼,媒体争相报导,可惜他连
投三场,体力不胜负荷,手指又受伤,到了总决赛投球和控球失常,最后嘉农以0:4败给
中京商校,令人扼腕。虽然如此,吴明捷获得该届甲子园大赛最有价值球员(MVP)。吴
明捷毕业后,被早稻田大学网罗,加入该校野球队,改任一垒手,发挥强大的打击力;他
在东京六大学野球连盟赛中七支全垒打的纪录,十九年后才被长岛茂雄打破。吴明捷毕业
后,并未进入日本职业野球,但替就职的公司打球,1983年病逝日本。
原住民选手三位来自阿美族:捕手东和一(Laway-makisang,战后汉名蓝德和)、游击手
上松耕一(陈耕元)、三垒手真山卯一(拓弘山),另一位是布农族的左外野手平野保郎
(罗保农)。吴明捷之外的两名汉人选手是中外野手苏正生、候补球员刘苍麟。他们的故
事很有意思,讲都讲不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战后无论在哪里服务,都致力于推动
棒球运动,台东、嘉义、台南棒球风气很盛和他们都有关系。陈耕元、拓弘山更栽培了田
径铁人杨传广。现在桃园平镇的德和棒球队还是纪念蓝德和呢,由他的小儿子担任总教练

1931年之后嘉农野球队还出现不少优秀选手,包括那一年没机会上场的刘苍麟,他后来成
为很有名的投手,他的两个儿子都打棒球,小儿子进入日本职棒。后入球员吴波(吴昌征
)曾参加三次甲子园大赛,1937年毕业后加盟巨人队,是第一位进入日本“野球殿堂”(
棒球名人堂)的台湾人。
少年读者,你们都知道郭源治吧?他是突然冒出来的吗?可不。嘉农的滨口光也(郭光也
)和滨口牡马(郭壮马)战后回台东服务,和陈耕元、杨吉光等嘉农前辈一起致力于东部
棒球运动;郭光也调教两个儿子和一位姪子成为棒球选手,那位姪子就是郭源治。我们看
红叶传奇,必须回到历史啊!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突然出现的,历史就是让我们了解这
些脉络。若不懂历史,往往以为好事坏事都是天降下来的。个人的努力虽然微小,或许不
被看见,但若坚持去做,集合众人的力量,梦想终有实现的一天。
小观念
中华台北队?台湾队?
读者可能注意到,我们在正文提到国家代表队,称她“台湾队”,不用“中华台北队”。
这是有理由的,因为“中华台北”是被迫采用的名称,而且它的意思非常暧昧、含混,也
很不自然。让我简单回顾一下这个名称怎么来的。
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国共斗争‧内战的国际延长赛。中华民国败战撤退来台后,从1949到
1984年,总共有九次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以下是双方参加的名称简表:
1952 1956 1960 1964 1968
台湾 X ROC ROC Taiwan Taiwan
中国 PRC X X X X
1972 1976 1980 1984
台湾 ROC X X Chinese Taipei
中国 X X X China
X:表未参赛。ROC:Republic of China。PRC;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实际上参赛是用全称,上表为了简明采用简称。
也就是说,在我们台湾被迫采用“Chinese Taipei”名称之前,其实两度以“Taiwan”的
名称出赛,三度以“Republic of China”的名称出赛。1971年党国“退出”联合国之后
,局势越来越不利。1976年由于举办该届奥运的加拿大认为只有PRC才能代表中国,不准
台湾以含有“China”的ROC名称参赛,台湾于是退出比赛。1979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
式承认PRC奥运会代表中国,并决议台湾以“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的名
称参赛,以“中华民国国旗歌”为会歌,以梅花图案为会旗、会标。1984年台湾首次用这
个新名称参加奥运。台湾官方将“Chinese Taipei”译为“中华台北”。这就是所谓的“
奥会模式”,原本只是用在奥运,现在却变成我们国家在国际场合被迫(或主动!)接受
的名称。
“中华台北”是台湾官方的翻译,中国曾一度把它翻译为“中国台北”,其实这个英文词
语的意思就是“中国的台北”,无论“中华”或“中国”在英文都是“China”。最明显
的例子就是: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和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作为国名的“中华”在英文都是“China”。中文的“中国”和“中华”的
区别,约等于“脚”和“足”(foot)、“眼”和“目”(eye)的区别,对中文使用者
感觉上可能稍有不同,但意思一样。这是为何在国际上很难说清楚“Chinese Taipei”的
“Chinese”是“中华”,不是“中国”。国名是对外的,无法说清楚的国名,实在让人
困扰。再说,对内而言,台湾又不只有台北,为何只能称“台北”?另外,英文“
Chinese”若是指人群,就是“汉人”的意思,当作形容词就是“汉人的”。我们台南的
原住民和汉人小朋友到国际上表演,也被叫作“Chinese Taipei”,这有道理吗?
代表台湾的球队,我们叫她“台湾队”不是很自然吗?“Chinese Taipei”意思是“中国
/汉人的台北”,我们的台北既不是中国的,我们的球员不都来自台北,也不全是汉人,
这样称呼他们,好别扭喔。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神隐少女》中有个寓言:被剥夺名字的人
,找不到回家的路;只有找回自己的名字,才能回到原本的世界。虽是童话,却很有哲理
,值得我们好好想。
原文:http://0rz.tw/reVCo (内有当时日本新闻报导赛事的漫画)
作者: achiang40 (矮人)   2013-12-15 17:52:00
蓝德和-蓝文城
作者: Kuokenken (8合1软胶囊)   2013-12-15 17:53:00
半夜威廉波特?不是说这种说法是错的吗?
作者: Kuokenken (8合1软胶囊)   2013-12-15 17:54:00
但这篇文有引战的潜力,下面大概又要开始吵中国是不是缩写了......
作者: rickychi (摆脱)   2013-12-15 17:55:00
推周老师的台湾史!!!
作者: nakayamayyt (中山)   2013-12-15 17:58:00
没写红叶少棒的组成
作者: Posaune (横滨的杜鹃不啼)   2013-12-15 17:59:00
周老师这篇有引战的潜力XDDD红叶算是被炒出来的 而且背后...
作者: rtipaa (rtipaa)   2013-12-15 18:00:00
值得一读的文章 推荐
作者: zgoi (zgoi)   2013-12-15 18:01:00
推台湾史 但棒球史是要引战吗XD
作者: q0939 (go)   2013-12-15 18:04:00
张 铠 ijohn
作者: q0939 (go)   2013-12-15 18:05:00
王则均加油
作者: Edison1174 (Edison)   2013-12-15 18:05:00
周教授也来写棒球史?!
作者: kmwace (kmw)   2013-12-15 18:18:00
小观念大战点
作者: qe70r178rl   2013-12-15 18:34:00
享年55吧..
作者: lit111 (慧是女神)   2013-12-15 18:35:00
引战的潜力XDD
作者: kyowinner (mars)   2013-12-15 18:45:00
推啦 不过会有白痴说政治归政治 体育归体育
作者: q0939 (go)   2013-12-15 18:45:00
为什么eda三只不摆再一起?
作者: Ec73Iwai (( ̄□ ̄|||)a)   2013-12-15 18:57:00
红叶实质上是个大骗局 不过这个误会也误撞出棒球风潮
作者: shinshong ( )   2013-12-15 19:03:00
这篇写的真好
作者: cpks (123456)   2013-12-15 19:25:00
红叶和之后的金龙都一堆代打或超龄的不是
作者: SimonLi (西蟒鲤)   2013-12-15 19:43:00
红叶少棒是假的
作者: WeAntiTVBS   2013-12-15 19:51:00
红叶少棒只是传说.......
作者: akiyamatt (aki)   2013-12-15 21:00:00
红叶就假球始祖啊,一堆超龄生冒名顶替
作者: Kunimoto   2013-12-15 21:30:00
推最后一段
作者: kaishu (Kai)   2013-12-15 21:37:00
楼上不用嘘啦 毕竟"这个误会也误撞出棒球风潮"
作者: kaishu (Kai)   2013-12-15 21:38:00
教授的用意是这样 她也了解那个时代的教育(体育)是畸形的
作者: a45806722   2013-12-15 22:04:00
推!!!!!!!!!!!!!!!!!!!!!!!!!!!!!
作者: therookie   2013-12-15 23:51:00
这篇文章大量引用谢式渊的棒球百年史 甚至句子也雷同
作者: therookie   2013-12-15 23:52:00
却不注明出处
作者: stanley103 (无与伦比的美丽)   2013-12-16 00:29:00
看不出哪里引战,谢谢分享
作者: dawnny (dawn)   2013-12-16 11:28:00
掐妮丝台备会歌曲调是国旗歌无误 但歌词是不一样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