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恕删
小弟键盘观众以前在台北市某棒球名校任职 也就是这三间点到名的其中一间
有一些想法跟大家分享
首先
评鉴一个地方的棒球或其他运动的发展顺利与否
要利用“有多少球员流失” 或者是 “战绩”这两项指标
我个人认为也恰恰反映出我们对棒球这运动的社会观感
前文大家在讨论黑豹旗的时候
也提到推广棒球所牵涉到的场地限制以及普及的两难问题
当我们提到一个运动是否被严肃看待的时候
一日球迷和战绩球迷
会认为球赛的结果更重要 球员的表现更重要 是否得名更重要
而关心棒球发展的球迷
会更关心国内棒球体制的发展 职棒和业余制度是否健全
以及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
棒球在这块土地上
有多少人积极地参与 不论是下场打 进场看 谈论和参与这个话题
支持(至少不反对)自己的子弟打棒球
如果我们被告知
我们可能每个台北市的成年人
在税金中一年要花个一百块(金额量只是举例 没有实际量化的意思)
提供在台北市参加棒球的孩子一些资源
请教练 买球具 参加比赛的车马费等等
那么
我们能否不在乎孩子表现出来的战绩
只是关心这个学生有多少时间和机会
满足他为了参加和练习棒球衍生的各种活动
当然 预算有上限 我们并没有需要花钱在奢侈的事情上
(比如包机看大联盟当户外教学)
然后等到这个孩子国中毕业
可以选择继续使用这些比其他县市好的资源 留在台北
或是到其他地方追求不同的棒球经验
(像是高屏的战绩 嘉义的传统 东部的原住民外挂 以上完全个人印象)
我们可以接受吗
我想说的是
如果我们总是用绩效看待教育
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眼中就只会有自己是否达到绩效
当然 也许我们这一百块也可能养出不停流失的孩子和糟糕的战绩
但我宁愿检讨的
是这一百块钱花在哪些地方 台北的棒球孩子得到了什么
他们觉得自己被重视? 他们得到更多资源? 他们觉得自己在棒球上正在成长?
他们的生涯规划是读书还是技职还是不用管?
我们要用钱养出五个精英
还是五十或一百个基层球员
个人 选择后者
如果大家看过台北的孩子是在什么地方练棒球
学校给他们如何的待遇
实力成熟和尚未成熟的孩子 受到老师或教练眼光上的不同
学校和家里的成人 是如何看待这群孩子
也许 我们会明白一部分台北的孩子为什么会没有留在大理阳明或强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