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其实,短期国际赛并不是撑到压不住了才换投。而是要去评估对手击到
的阿达力是否开始扎实了。还有就是你后面还剩下几局,你手中有压制力的投手
还有几个。比方说,昨天如果让傅于刚投到第八局就不是很妥。因为只剩下八九
局,而你还有邦胜和坎诺可用。而傅于刚若是投到第三局,球威很可能会下降。
加上又是一分差。所以不能说等到有人上垒才换投。一定要确保你上来的投手是
有球速球会跑控球又不错的人,以维持球质。确保对手一分都拿不下来。在加上
后面还有邦胜和坎诺。所以傅于刚投67、邦胜8、坎诺9局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调度。
老实说台湾队目前为止,其实并没有足够质量的投手,可以让我们在对付外国队
的时候投什么‘一人左’。因为如果这个左投,压制力很够的话,基本上在中继
后援的部分,代表他的等级和球威是够的。 所以一定得让他继续投下去,因为台
湾并不像日本或韩国有够多有球威的投手,所以如果随便把有压制力的投手换
下去,后面接手的可能根本连压都压不住(因为你等于是把目前看的到的状况好的
投手换下去,却去换上一个今天状况如何都不明的投手),加上台湾常常不会得太
多分,所以差距小的比赛很多。所以换投时机就变得非常重要。
只可惜,台湾早期是习惯撑到有掉分然后被追平或垒上塞得满满满或是已经二垒追
平分都出现了,才愿意换投。也导致接手的后援投手压力很大,因为几乎不能有miss,
否则一支安打马上掉分。到了大概谢长亨开始,他变成又是很死板的就是固定谁投
第六局、谁投第七局、谁投第八局、谁投第九局。
问题是明明第六局的那个人可能压制力超好,对方连球皮都摸不太到。却硬是要在
下一局换投手。或是谁上来面对一、两人。结果顺利解决,压制力也很够时,却又
坚持只愿面对一、两人,所以又立马换投手。如果今天是韩国或日本,因为他们的
投手普遍素质都非常好。有球速、球又会跑。所以即便是用一人左,解决完,马上
下去,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后面投手可能是更强的或至少一样强的。可是台
湾呢?你根本没有足够质量的选手,所以一定得不断的维持投球的品质。相对的一
人投完或一局投完明明超有压制力却立马换下来的模式,基本上根本就不适合目前
的台湾球队。傅于刚只投一局就马上被换下来,就是在这种阿草式思考的模式下,
所犯下的严重错误。
只是我更没料想到的是陈连宏竟然会是‘事前野球’的想法。还有那种再多掉一分
被追到一分差也无所谓,只为了让嘟嘟投到五局拿他个胜投资格的可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