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展元:趁今天人多,发篇[向卡好大致敬]中集

楼主: lupinlin (龙猫小侠)   2013-11-16 21:14:54
: 展元最早20多年前开始看中华职棒转播时,
: 就觉得为什么电视上,都没显示"打者的"得点圈打击率"
: 那时看日本职棒电视转播,字幕都有打"得点圈打击率"啊!
: 直到17年前我开始播球(中职7年下半季),
: 才知道”根本没有人”在统计”得点圈打击率”这个东西!!
: 当时中职联盟与电视台也没有用电脑去计算这项纪录!!
: 隔年我播台湾大联盟元年,
: 我就想,台湾的观众应该要享有这"基本"服务了吧!
: 当时我问TML联盟,以及任职的TVIS体育台
: 能否添购电脑等设备来统计呢?
: 得到的答案,都说短时间内"不可能"!!
: 所以我就赛后自己拿着官方记录员手记的"记录表"纸本,
: 先逐一查询全联盟每一个球员(有100多个吧!)的每一个打席,
: 是不是得点圈有跑者的打击机会,
: 如果是的话,再看有没有敲出安打?以及其打击结果,
: 再自己按计算机,算出每一个球员累计的"得点圈打击率"
: 然后还要分队伍誊写清楚后,再带着饮料去拜托字幕小姐,
: 请她在赛前额外花时间,硬打成"定死"的图卡,
: (直到现在,我还是非常感谢那时的字幕小姐呢!)
: 转播时若该球员遇到"得点圈有跑着"时上场打击,
: 字幕小姐就得赶快再叫出档案,这样才能显示在电视萤幕上!!
: 展元应该算是台湾电视棒球转播史上,
: 第一个提供"得点圈打击率"的人吧!
: 那时虽然自己用人工统计这个数据,真的很花时间,
: 但是心里很愉快,很有成就感呢!
那个年代的统计数字一大堆都是没有的. 职棒七年之前,
台湾也没有whip的观念, 更不要说什么DICE和FIP这些数字.
很多都是后来棒球统计越来越发达之后转播才渐渐加上去.
但得点圈打击率这种东西有很大的争议, 那就是样本数不够大,
统计出来的数字到底可不可以当成"选手的一项能力?"
在统计里面, 如果样本数很少, 误差就会很大.
一个选手的得点圈打击率很差或很好并不是真实的状况,
一般统计上会推论:
当打者的得点圈打击次数够多到某种程度,
那么这个打者的得点圈打击状况其实会渐渐往平时的打击状况修正.
也就是如果该打者的得点圈打击率目前远超过他的平均打击率,
正常而言, 接下来的得点圈打击就会向下修正.
反之, 就会向上修正.
统计上既然支持这样的说法, 显然这个数字的意义实际上没有那样大.
那么为什么这种统计数字还是渐渐普遍在电视转播上出现?
除了証实科技进步, 什么样的统计数字都可以查得到...
另外, 转播球赛也算是种娱乐事业,
这种统计数字, 不管是得点圈打击率, 季后赛打击率,
(甚至国际赛打击率, 不过因为不是面对同一个联盟的投手, 这变量较大)...等等.
可以留给大家一些讨论(或者说..."酸"...)选手价值(??)的空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