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的不可预料,尤其是当你喜欢或支持的对象恶搞的时候,他可以把你对某件事
的喜悦瞬间化为乌有。
我讲的不是马窘,我讲的是义大这个新球团。
十年前我开始看中职,那时我就发现球团会利用球迷对球员的支持绑架球迷。
他们乱搞,恶搞,不专业,把职业运动搞成人事问题的权力斗争,而且还避免不了假球。
我很失望的不愿意再成为中职的消费者,连转播都不看。
这时年中职发生什么事,除了新闻大幅报导的假球案,其实谁拿总冠军我都懒得管。
今年因为兴农的转手,义大接手后迎来了曼尼,加上啦啦队、吉祥物,新人的崛起,
开始真心的喜欢这只球队。
可是好景不常,5月来自运动行销专业的张副领队离职,从此义大的行销开始一蹶不振。
曼尼离开之后,球迷人数大幅下滑,惨到在上半季夺冠的关键时候人数从没超过五千人。
这都算了,到了徐总突然骤世,到今天还不满一个月,义大高层的乱搞几乎是冷了球迷
的心。
职业运动在台湾一直没法搞起来,即便是今年有所谓的棒球热潮,其是到7月之后,
曼尼走之后,不管是进场观众还是收视率就一直往下调,而且是溜滑梯的那种。但是很奇
怪,除了米糕,我真的看不到其他球团有想办法去创造话题(复古球衣算是一个梗),
吸引球迷进场。
然后义大换总教练这件事,让我看清一件事:在台湾,50-60岁的这一代,
他们在台湾经济发展的高峰期成长,赚到了足够的资本和社会地位。
可是他们过去成长的年代,搞派系斗争是常态,这不仅在企业,学术界也是这样。
然后在职棒,义大换了谢秉谕接了领队之后,在徐总还在的时候还罩的住他,
等到徐总一过世,他为了巩固自己在球团的地位,就立刻迫不及待的想建立自己的人马
与派系,他与大目的一拍即合其实就说明这点。
这两个人都爱搞政治派系。然后重点是,六十岁的杨董事长就偏偏信这一套,
因为他不懂职棒行销,但又不肯权力下放,所以就让哪种他放心又谈得来,
就是搞同一套运作模式的人能够拥有权力,也就是最重要人适任免权。
而至于如何经营球迷,如何让这个行业长远发展,这是次要的考虑。
看穿这点之后就会感到很失望。因为这种搞法实在太老派了,
而且球迷进场不是要看你在派系斗争的阴影下的球员表现。
而这种搞法,只要球员有实力但是不听话的那种,例如张泰山,
只要你一成绩下滑,立刻砍薪,甚至释出。
这说好听是专业考量(战绩),其实只是要用这种方法去建立球团对球员的掌控罢了。
说真的,这难免让人对50-60岁的这一代很不满。
你们搞法只有这招吗?你们不可能有专业,因为你们能赚钱的时候太容易了。
你们也不可能创新,因为财经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理,
对你们来说,掌握权力位置第一,成长是附带的。
最重要的是,在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的现在,拥有权力财力地位的人其实他们退休,
或说退场机制不断延后。
50-60岁这一代,其实他们到40岁的时候就能独霸一方的人比比皆是。
但十年过去了,他们还是依然故我。
因为我并没有被替代啊,我并没有被斗倒啊,我并没有在时代的快速变迁中被淘汰啊。
什么事情到最后还不是得靠我!
他们是除了自己的小孩之外,看待其他人的孩子都是没有竞争力的一群人。
他们用这种眼光看世界,他们用何不合得来来选拔安排人事,
而且几乎只用这种标准安排人事。
所以说到底是我们40岁的这一辈不争气。
我们抢不到位置,我们赚不到足够的钱,我们不能在任何一个职场环境中呼风唤雨,
我们到现在,还是得仰人鼻息。
想到这里我就觉得我无话可说。自己的失败,怪不得别人。
但结论呢?
中职过了24年还是草创,还是老派经营至上,除了来个新会长不断想办法创新之外
如果球团没法配合,中职在市场表现上永远是昙花一现。
而球迷呢?只能一天到晚梦想自己哪天能否中超大乐透,买下一直球队,
用自己的奉想去经营,但这永远只能是梦想,等中了乐透,谁会真的去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