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专属社区棒球场 刻不容缓

楼主: shawna (面具与您融为一体)   2011-07-29 16:28:00
觉得这篇写的真好。
以回复致意。
文内提到女棒发展的一个小地方我提出我的想法。
lialia小姐以立案一词来区分女子棒球队的分类。
我第一次看到,也觉得很有趣。我想她"立案"的意思是指有例行性的组织运作。
若是,则盈旗空运不属于这个分类,他实质是南崁高中女垒队,
由盈祺空运赞助参与各式棒垒赛事。
各校女垒队接受企业赞助冠名参赛的例子很多,
所以女棒比赛可以看到各式的企业队(远雄、宏星化妆品、晨玮环保....等)。
但本质不脱几间主要女垒发展学校。
在许多社会球队的棒球杯赛或联盟赛中,常见不能有“甲组球员”参赛的规定。
以"男棒"的角度来说,也就是不能有现役三级棒球员及退役球员,
为的或许就是不伤害纯社会人的自尊XD
但这种规定,反过来说,其实也等于扼杀了曾经是接受过正统棒球训练,
但已经离开棒球职涯同为死老百姓的朋友们想要继续对棒球有爱的机会。
女棒发展时间还不足以分级。各"立案"队中,
也的确都有几位年少时曾接受过棒垒球正式训练的球员。
(现在当然也都是老百姓了,女垒运动员的社会出路跟男棒运动员一样辛苦)。
所提的棒垒瑜亮情结,或许可以视为这发展过程的过渡期。
女棒尚未分级的状况下,我们总会戏称女棒都是甲组。
但球队竞赛实力本质上的差异,仍是存在的。
女棒在不成文的分组中,
大致就还是以球队是否以现役体育本科学生为球员主体当作分界点。
但我想,等到时间够了,风气足了。
如所提开始有中小学的女子棒球队。女棒正式的分级就会产生了。
至少各少棒队中有女生已经不再是稀奇的新闻了。
可惜少棒女选手升国中后,目前还是只有垒球的选项。
以台湾女垒运动在国际间的实力,若同样有从小养成的女棒运动员,
中华女棒队不再只是大球换小球拼练个几个月,相信跟美日一定是有得拼的。
所以依上述,国内目前女子棒球队或许以下列分类,比较能让外人了解女棒的发展:
社会人固定运作:
炽云、台北先锋、向日葵、Titans(前木棉花)、飞鹰(北县新组队,但似乎还未成型)
社会人不固定运作:
Together(去年为达音创研赞助,历届女垒国手、女垒教练及朋友们的专案组队)
其他:
国体女子棒球队(大学女子棒球爱好社团)
各级院校体育系女垒校队于女棒赛期间转练:
北体、台体、辅大、师大、南崁、埔里.....等校女垒队都打过官办女棒赛。
(但学生毕业以后,就又是社会人了呀~~)
至于棒球到底该不该称国球我实在没意见。
我只知道能在周末开心地打棒球,已经是队上所有苦命上班族重要的生活养分了。
我也很怀念国中时,跟班上男生在河堤草地放个纸板,
照电视上演的位置站好,就可以开始自以为在比赛的时光。
即使我总是场上少数的女生,也没有想过要当个棒球运动员。
但也从来没有觉得我不能打棒球啊~
前面一些前辈的因棒球本质限制的而生的忧虑,
让我想起了我老爹去上社区大学的瑜珈班。
他第一次上课回来就唉唉叫说只有他一个男生。
上到第二期,他就变成班长了XD
又有谁说,男生一定要打棒球打篮球。
运动嘛...动得好动得不好又如何。肯动就对了。
当然,男女老少看球加油一定还是要的。明天小王加油呀。
※ 引述《lialia (聊逍遥兮容与)》之铭言:
: 职业运动比赛人人爱说爱看
: 但在这个讨论串没出来以前
: 还真不知道有人对台湾棒球的想像
: 竟然只有职业比赛而已~"~
: 棒球本身是很阳刚的运动
: 但“阳刚”也是被塑造出来的形象
: 性别或其他身体上的差异,的确会造成运动表现的差异
: 但如不单纯为竞技,而是享受运动的乐趣
: 又有哪一项运动是天生适合某个性别或某一种人呢
: 台湾职棒只有男子+台湾对棒球的认知总是赢球至上+
: 女生被编派成只能站在场边加油...
: 如果根据这些既有现象,就认定棒球是阳刚的运动
: 自然不会有“健康男人”以外的人参与或关心棒球运动
: 健康男人虽然很多,但毕竟还是人口的一部分而已
: 棒球要重拾国球风光,职棒要更多人看,品质更好
: 只把关心参与棒球的任务交给健康男人
: 显然排除性太强,责任也太重了...
: 原PO说的不是应然而是他所看到的实际现象
: 这也蛮可以体谅的
: 毕竟棒球的亮点都在职业比赛跟三级比赛
: 如果不是特别注意,对此以外的棒球类型可能都缺乏资讯
: 我只想介绍一下我所认识的台湾女子棒球
: 看棒球板长知识,何乐而不为?
: 如果哪里说得不对,请指教与补充:)
: 台湾现在有五支立案的女子成棒队
: 分别是木棉花、向日葵、炽云、先锋、盈祺空运
: 以下没有青少女棒,的确很可惜
: 2010年女棒也可以拿国光奖章以后
: 听说有学校要成立青女棒球队,但后来没看到任何消息
: 但因为青少棒是可以男女混合的
: 可能因此就没有青少女棒球队了
: 以上是有立案的棒球队,连其他没立案的
: 大概有十支左右,几乎全部都是棒垒混合,练习跟经营都很辛苦
: 一旦棒垒赛撞期,选手们几乎都身心疲惫
: 女棒跟女垒之间一直有排挤效应
: 棒垒之间的瑜亮情结也一直是争议点
: 但台湾的女垒成绩不殊,而且在这种缺乏三级棒球体系的支持下
: 还能够有这么多支女子球队
: 爱棒球的女生也非常多,需要被看见与支持
: 如果只把她们编派在场边加油,不管对女球员或是女球迷
: 都是非常不公平的
: 更何况,台湾的女棒,在人数这么少的情况下
: 在04,06跟08年都拿到世界杯女子棒球赛的第五名
: 可能有人想说女棒就算世界杯也不过尔尔
: 但她们的竞争对手是加拿大,美国,日本,澳洲等女棒蓬勃的国家
: 任何一个国家几乎都有五十队以上的女棒,从中遴选出选手
: 台湾从不到十队,棒垒混合的人才中组队
: 这成绩水准也是国际级的
: 在日本有非常完整的三级女子棒球制度
: 三级加起来大概有两百多个队伍
: 很多学校跟社区都有女棒,真的令人相当羡慕
: 要说日本是个不崇尚阳刚气概的国家,应该没有人会相信吧
: 但显然棒球并没有被认为本来就是一个阳刚的运动
: 而且有了三级女棒的支持,去年日本也成立了女子日职联盟
: 另外跟台湾距离很近的香港,弹丸之地
: 也成立了好几支女子棒球队,成立的时间几乎都比台湾女棒队来得早
: 因为两地相近,也经常有机会跟台湾女棒切磋
: 写太多了LoL
: 关于残障棒球的事情,晚点有空再继续写
: 有时候听到要让棒球回复“国球”
: 都令人内心情绪很复杂
: 固然“国球”称号可能使更多资源或目光累积在棒球运动上(真的有吗XD)
: 但棒球负载了太多国家名誉、民族意识在身上,实在是太沉重了
: 棒球作为国球,要为国争光,赢变成唯一衡量的价值
: 这也形成台湾棒迷普遍的赢球意识
: 热潮过去,大家只记得输赢,其他都忘记
: 难得在棒球板发文
作者: hoya520 (人自虚)   2011-07-29 16:43:00
作者: AhUtopian (It's my Life)   2011-07-29 17:02:00
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