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以为,棒球比赛要能够职业化,跟观赏职业运动能不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有绝对的关系。
过去职棒风行的时候,不要说学生疯(那个时候同学只要带个民生报到班上,基本上
几乎是全班传阅),连路边摊都迷,但现在呢?
问问你生活周遭的人,有几个人在看职棒的,或说,有几个人真的有在关心棒球的
在职棒风行的时候,观看跟讨论职棒是很多人生活的一部份,甚至是很重要的一部份
但现在呢?
如果台湾是一个真的很重视,喜欢棒球运动的社会,不会国际赛事在台湾开打的时候
除了中华队有参赛的,以及重要的名次争夺赛(基本上要到冠军战才有),
有多少人到球场看比赛?
我们真的喜欢棒球比赛吗?还是只喜欢有中华队,或是自己支持球队的比赛?
上面那个“只”,是真的“只”欧,就真的只有上述两种情况才会去“看球”
但是不太会用一种纯“观赏”的角度去看比赛
这就是台湾社会对待棒球的方式吧,观赏棒球比赛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生活方式
他不会是我们生活里面一个普遍的,可能的休闲选项,职业化的运动,他不可能只靠
热情与忠诚,他必须让所有的人,都成为可能的潜在客源,也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可能
在闲暇的时候,愿意花钱进场观赏球赛,这可以是他的休闲生活,不必激情,不必忠诚,
就只是想去看场球而已。
当然,看比赛很难不激动,要不激动看久了真的也没有意思,所以慢慢会有特定的支持
对象,然后会有一种很特殊的参与感,很特别的忠诚度,
但重点是,你得先把他吸引到球场来看球才行
台湾过去棒球比赛能够得到社会上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的关注,几乎全部依靠国际赛
但基本上也得要让大家觉得会赢才行,台湾在1992年巴塞隆纳奥运会夺银之后,直到2004
年才重返奥运,在这之中,签赌案的爆发让职棒人口大幅跌落,同一时间,台湾的国际赛
打的也很差,我记得有一年不知是洲际杯还是世界杯,中华队还拿到13名的名次
那个时候,我身边的人,不要说关心职棒,连国际赛他都不太在乎
这个社会对待棒球运动的重视,到底是依靠什么当基础??
说穿了,不就是胜利感吗?一种包夹了爱国心的社会集体参与活动
看棒球比赛,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社会动员,一种集体动员,但他,不是一项休闲,
不是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
这种热情的来源,在职棒刚开始的时候,曾经很好的转化到一种休闲生活模式上
很多人都寄望,对于国际赛的热情,可以转化到对职棒的热情,他在过去曾经可以
他在2000年世界杯的时候也可以,为什么以后不可以?
很抱歉,这是不可能长久成功转化的运作模式
因为职棒毕竟是职棒,他不是攸关国家荣誉的国际比赛,他是一种商业活动
一种休闲生活的选项而已
一个职业,商业活动的组织,他自己不想尽各种办法,把这相商品推销出去
把对这种商品的消费,转化成对相当程度的客源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消费
他自己是否有去思考过,他这项商品卖的是什么?他能够怎么卖?
如果他需要开发新的产品(球星),他应该怎么去培养、发掘、包装与行销?
如果这项商品,他本身跟顾客的忠诚对是有绝对的关系,那他应该怎么样去维系
这个忠诚度?
还有,他应该怎么去分析他的客源,哪种年龄层的客源,哪种薪资水准的客源,
因为他庞大的消费能力,是他应该强力推销的对象?如果顾客源主要组成都只是学生
那这些人又如何有办法是稳定且有足够财力负担这种休闲生活的消费群?
更重要的是,社会一直在变,人们的喜好也一直在变,人们能够选择的消费项目变多的
时候,他又要如何去应付这项挑战,使人们持续的愿意把观赏职棒当成一种固定的
休闲模式?
上述的问题不是只有台湾的职棒会遇到,日本、韩国、美国都一直遇到,但他们会想办法
去面对,去克服。
如果一天到晚只想说,透过国际赛式的成功,可以把球迷从国际赛转移到职业赛
这种想法真的是太一厢情愿,因为看国际赛,跟观赏职棒,其基础点从来就不一样
我不知道我们的中职到底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我是一个过去曾经消费过的顾客
但后来我对这项商品失望,就不太愿意去花钱、花时间消费了
但是就算我曾经愿意花钱与时间去消费的时候,我也常纳闷,我身边的人,
有多少人愿意跟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