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心诚则灵前进北京

楼主: yjill (jill)   2008-03-13 02:14:03
因为那个“从高山上一跃而下,就可以满足一个愿望”的传说,玉娇龙从云山顶上一跃
而下,为了让李慕白能起死回生。最近看中华队打奥运八抢三比赛的心情,让我想到《卧
虎藏龙》里这个“心诚则灵”的结局。
从陈金锋忍到了最后一刻,还是无奈地宣布因伤退出中华队,我的心情跟着低落了一整个
星期;虽然旅外球员征召不顺利,心理有底这次八抢三情势十分艰困,但因为“还有陈金
锋”,有那个十年来用他“球来就打”的哲学和坚持,在国际赛总是“有球必应”的陈金
锋,让中华棒球队阵容不论多么不被看好,我们总有一丝绝处逢生的希望,对于任何比赛
都能抱持着热切的期盼。
没有陈金锋的中华队,让我顿失依靠,一时间,“希望”找不到可以支撑的重心,那种失
落甚至比去年底连输日、韩还要深不著底,早早买好的八抢三中韩球票,都有点提不起劲去看。
直到看见大师兄林智胜说:“陈金锋真是辛苦了,现在是我们扛起重任的时候!”让我稍
稍振作了点精神;这两天球赛开打,看见青黄交错的“中华幼军”,打出那种连咱们“自
己人”都不敢相信的战斗力和求胜心,打得赛前毫无信心的我都有点羞惭;对德国击出致
胜安打的年轻小将罗国辉受访时又说:“我们真的很想带陈金锋贤拜到北京去!”血
液和泪液都在体内奔腾。
我突然觉得,陈金锋的退赛,就像跳下云山的玉娇龙,换给了中华队一个置死地而后生的
“心诚则灵”愿望。尤其今天对最重要的澳洲之役,看见陈金锋出现在休息室中,中华队完
全看不见前一场被加拿逆转的伤痕,像把最后一块缺角的灵魂填上了,那是我看过最紧密
、最火热的中华队。
即便如我这样国际赛事必看的“中级程度”球迷,对这支中华队真是十分陌生,许多年轻
球员都是第一次看见,先发九人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和名字对不起来;虽然每三、五
年,中华队也会遇有一次换血,但多半是一次补个三、五个新人,那么大幅度的换血,应
该是十年来首见,却是在末代奥运资格赛这样重要的比赛。
我本来以为,随着陈金锋的退出,将以二00八北京奥运资格赛为界线,要向我的二、三十
年看棒球的热血年代(咳!咳!我是从国小威廉波特时代就开始看啦!)画下句点;往后就以
看《超级星光大道》的心情,看每四天一次的王建民洋基比赛。
但台湾的棒球真是让人无法戒断。即使对于台湾国民年所得达一万六千美金,却孵不出个
巨蛋;职棒假球案一桩又一桩,球星一个一个被消灭;小球员还没发育好就争先恐后到国
外,沦为球员代工国……,即使有那么多的愤慨和阴影,但台湾棒球却一直有创造奇蹟的
能力,惊奇不断。
一九九九年,突然跑出了个蔡仲南,差点让巨投松坂大辅领军的日本队踢到铁板,输球还
输得抬头挺胸;二00一年世界杯,热身赛打得跌跌撞撞,正式比赛却打败日本、拿到了季
军,还诞生了让人眼睛一亮的张志家。今年又见出手动辄有一五0公里的郑凯文、罗嘉仁
,两人还只是文化大学的学生,会让人见到新的救世主的雏型,更不要提完封澳洲的二
十九岁阳建褔,终于可以有机会洗刷4年前雅典被意大利逆转的悲情记忆。
一棒接一棒,总有不预期的新人顶了上来,特别是这次中华队展现出的传承和团结的气氛
很振奋球迷,休息区里万众一心,打者不论安打、得分、牺牲打,或是投手换下场后,总
是互相击掌、打气,球员场内外的精神、永远比球赛的输赢更感动人。
棒球,应该是老天给这片土地最大的恩赐,教咱们台湾人怎能不支持。
金锋宝贝,我们一起去北京囉!
http://tw.myblog.yahoo.com/jill0718-jill0718/article?mid=3595&prev=-1&next=342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