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东奥女单决赛德媒新闻翻译

楼主: severus0130 (乌塔)   2021-08-05 19:31:42
哈囉,这边是奥运才开始看运动比赛的菜球迷(羽球&台球),出于兴趣翻译了德媒对金
牌战的报导,在这边分享给大家~
其实翻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人翻完了,而且大概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XD不过头都洗一
半了,最后还是翻完,当作一个纪念,感谢小戴为我们带来这么精采的比赛,也希望她无
论退役与否都能够过得开开心心!
https://i.imgur.com/dlexqqi.jpg
https://i.imgur.com/PpsBx0a.jpg
《魔杖射出的闪电》
后改标题为《就连对手都赞赏地微笑》
作者:Thomas Hahn
摄影:Lintao Zhang/Getty
东京奥运羽球女子单打决赛就像是稳定性与才华之间的对决,同时也是一场纪律与热情之
间的比拼。这场大战由中国选手陈雨菲胜出,表现精采的台湾选手戴资颖则落败。
结束这场对决是一颗打得太近、未能过网的短球。一切画下句点,来自台湾高雄的戴资颖
在这场奥运羽球决赛败北,来自北京的陈雨菲则跪地庆祝自己的胜利。二十一比十八、十
九比二十一、二十一比十八,这场举行于武藏野之森综合体育广场的比赛是一场大战。中
国队才在前一天的男子双打决赛中吞下历史性的失败,现在终于得以雪耻。
戴资颖很难过。她在赛中已经用上浑身解数,步步进逼,从不放弃。她的巧妙攻击有几次
得以奏效,就连陈雨菲都不得不对此露出赞赏的微笑。不过,这位中国选手太常只需要静
待对手的球出界或是挂网,感觉有点像是戴资颖不只在为自己得分,也因为失误而帮陈雨
菲得分。
值得讨论的是,顶尖选手们是否真的需要拿下金牌,才能证明他们真的是最杰出的那一群
?戴资颖的比赛其实就像是一种独特且生机蓬勃的艺术,她在赛场上灵活地变换招数、积
极进攻,动作快得让人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就结束了。戴选手会从任何角度、任何高度进
攻,令人猝不及防,就好像她不是握著球拍在打球,而是抓着一支魔杖向球网的另一端发
射闪电。
球场上好像没有什么能够难倒她,她在比赛时甚至有时候看起来像是在笑。戴资颖可以说
是羽球界最引人注目的女性选手:她是一位神童,十五岁就开始在赛场上痛宰成年的职业
选手;在后续几年拿下世界巡回赛的重要赛事,长期稳坐世界球后的宝座,至今依然无人
能超越她的纪录。此外,她也在三年前成为第一位生涯奖金破百万的女羽选手。
闪耀光辉中的小瑕疵——戴资颖生涯中的课题:
不过,在东京奥运之前,这位选手在世锦赛和奥运中都一直受挫。这对她而言有些像是一
个污点:对自己最大缺点的最大妥协——她是一个天才,但她无法改变自己的粗心大意。
遇上运气不好的时候,这位选手冒险的击球就会不如她的预想。“我很容易失误,所以我
必须努力不犯错。”这是她职业生涯中的课题。“通常来说,你要先确保稳定性,接着才
会磨练技术,”戴资颖说,“但我的顺序正好相反。”
有时候,顺序也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除此之外,有趣的故事不也总是有一个非同寻常的
开头吗?当然了,中国选手陈雨菲的失误要少得多;她在十五岁时也已经登上国际舞台,
不过,她的羽球生涯从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为祖国服务,囊括许多青少年锦标赛的冠军。戴
资颖则不同,她在十六岁生日时正在打新加坡公开赛的决赛,那是她第一次闯进超级赛的
决赛。整体而言,这两位选手——稳定的陈雨菲与多变的戴资颖——在职涯上的差异,也
正好反映出他们所出身的社会之间的差异。
中国与台湾,一党专制的庞大帝国与民主的小岛。这两国之间的问题太复杂了,不应该加
诸于这两位年轻女选手的肩上。然而,陈雨菲和戴资颖都无法否认自己的出身,我们只需
要看看她们在世界羽球联盟官网的档案就知道了。
在她们的页面上有几题问答:当被问到她们是怎么开始打球的,戴资颖表示:“我从国小
开始打球。小时候就会陪我爸妈一起去球场,自然而然就爱上这项运动。”陈雨菲则回答
:“杭州,二〇〇四年,因为我小时候太调皮了。”接着又有一题问:“哪一项成就令您
最印象最深刻?”戴资颖回答:“我在超级赛的第一场决赛刚好是我的生日,所有观众都
祝我生日快乐。”陈雨菲则表示:“二〇一七年,世锦赛。”她当时在格拉斯哥拿下季军

由此可见,对这位中国选手而言,羽球是一种处罚,她用赛场上的胜利来偿还小时候的调
皮捣蛋;对她的台湾对手而言,羽球则是带来美好回忆的爱好。我们细思陈雨菲的答案,
不禁会想,中国体育界除了一座毫无灵魂的庞大奖牌工厂,好像很难再发现其他还有什么
东西;相较之下,台湾选手似乎比较懂得享受生活。无论如何,戴资颖还是在东奥闯进了
决赛,这让她明白,同时具备稳定性和才华虽然是一件好事,但她单凭才华就已经能走得
很远了。
不过,她还会不会为了金牌再战一回,目前还是未定数。她已经有一些计画了。羽球太累
人了,好多好多的比赛,还要到处飞来飞去,此外,要是想赢球,在场上就得不停来回跑
动。戴资颖感到疲倦,她希望能发现一些新事物。因此,今年有可能就是她作为职业选手
的最后一年。
“羽球占用我太多时间了,”她在赛前表示,“趁我还年轻,我想要有时间做一些别的事
。”举例来说,她想要骑脚踏车环台湾一圈,想在球场外的生活也活力四射。“我想做的
事需要很多精力。”她这么说。但这些事不一定要拿到奥运金牌才能做。
原图文出处:《南德意志报》
https://www.sueddeutsche.de/sport/olympia-badminton-1.5370230.
如果喜欢我的翻译,欢迎来帮我按个赞:
https://www.facebook.com/105509198500237/posts/111065524611271/?d=n
小破站目前才刚开张,目前只有这篇和小林同学vs奥恰的新闻,非常空荡www
作者: noneed2argue (ha)   2021-08-05 20:11:00
作者: borntolove73 (气质大美女)   2021-08-05 20:41:00
翻译的好棒 谢谢分享
作者: starlighting (starlighting...)   2021-08-05 21:19:00
感谢翻译
作者: greata790321 (暮雪晨香)   2021-08-05 22:32:00
其实不是德国人觉得这是“惩罚”,从心理学的定义:惩罚是为了减少某些行为而给予的刺激,从陈雨菲的说法来看,爸妈为了不让他“调皮”送他去学羽球,定义为惩罚没有问题如果觉得说是惩罚很过头,那也是被台湾人本教育学者滥用让大众觉得惩罚=虐待可不可怜要看陈怎么定义这件事吧,如果他觉得这是不应该的对待,被剥夺了调皮的权利,那就是父母管教的议题了其实适当的惩罚有助于心理健康,是很正当的行为改变方式,大家觉得无法接受,可能就像S大说的“小孩子调皮很正常”,一个正常的行为不应该被剥夺甚至惩罚吧!但我们也不知道当年陈到底是调皮到什么程度XDDDD
作者: joe2006hooww (hooww)   2021-08-06 01:40:00
好棒的报导
作者: blackcoffeee (黑咖啡)   2021-08-06 12:45:00
推 谢谢翻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