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赟说| 总决赛小评:一切的基础是实力

楼主: lio293123 (HAHA)   2021-02-04 14:25:58
决赛我主要关注的是男双,比赛结果和过程,都能感受出阿山/亨德拉的一种无奈,甚至
有一些“泄气”。首先是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然后导致信心上的动摇,最后变过去“一
定要赢”成为现在的“尽力就好”。其实可以看到,首局开始阿山/亨德拉是大比分落后
,但是凭借自己细腻的技术和多变的控制,是能够把年轻的李洋/王齐麟控制住的,甚至
是可以稍稍占优的。
但是打到决胜负的时刻,看的就是谁的自信心强,李洋/王齐麟的技术细腻和全面程度还
有提升空间,但是带着上两站夺冠的气势,越到关键时刻,他们打得越自信,下手越坚决
。反观阿山/亨德拉,不否认他们曾经的辉煌,但是现阶段确实看出来随着能力的下降,
自信心有些不足,关键分的把握能力随之下降。
简单来说,阿山/亨德拉现在的王者之气下来了,尤其是在泰国这三站比赛,整体成绩要
放在其他组合身上已经不错了,但是就是达不到顶点,其实这种情况对于阿山/亨德拉这
种级别的选手造成的伤害会更大。如果早早出局,很容易找到问题和改进的点;如果一直
夺冠,很容易总结成功的经验;可就是这种“半高不低”的位置,确实尴尬,也确实无奈

随着世界羽联的比赛逐渐恢复,越来越多的男双顶尖组合会回到赛场,阿山/亨德拉面临
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如果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无奈失利,那么他们的自信很可能继续
走低。尤其是亨德拉,本身他的性格就不是很张扬,他的强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合理,
而不是“情绪带动状态”,所以一旦能力下滑,他很难通过情绪上的提升来提升状态。
在总决赛夺冠后,李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只是一个开始。我觉得这就是年轻队员和老
将心态区别的明显表现。年轻队员输得起,而且容易获得自信心;而老将总会不自觉地有
以往成绩的包袱,多多少少会有“输不起”的心理压力。直观地说,同样是赢球,年轻队
员会很亢奋,老将会觉得也就那样;同样是输球,年轻队员睡一觉就过去了,老将则会想
好几天。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如果长时间积累,会慢慢导致新老队员之间自信心的差距。
总决赛和之前两站一样,也出现了不少一边倒的比赛或者单局,哪怕是打到决赛了,最终
男单夺冠的安东森在第二局也只得到5分。从整个比赛过程来看,我更愿意相信这些一边
倒的局面是运动员处于整体战略的考虑有意为之,在竞技体育当中这事也不少见,足球比
赛小组赛最后一轮,出线无忧的球队派上替补阵容来锻炼新人、磨练队伍的情况很常见。
相比来说羽毛球没有替补可以换,所以只能有一些战略放弃。从竞技体育角度来说,这样
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只不过从项目推广、吸引观众的角度来说,很多球迷会觉得这些做
法会伤害到项目。
从理想的角度来说,运动员最完美的情况就是漂亮地赢得胜利,但是鱼和熊掌往往不可兼
得,想要打得漂亮,可能就要消耗太多的精力,导致最终无法胜利;想要胜利,有时候就
要有所舍弃,牺牲掉一部分精彩。既要实现夺得冠军的目标,又要保证比赛过程的精彩,
这个平衡点确实很难找,这一点,也希望球迷朋友们能够有多一些理解。
当然,也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可以二者兼顾,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绝对实力作为保障。实力
越强,越不需要战略放弃,我的实力明明可以允许我拿下比赛,为什么我要战略放弃?大
家想想,到目前为止,有听过马琳战略放弃的消息吗?反正我是没有,她就是比较典型的
有实力,同时也对自己实力有绝对自信的运动员,所以她的战略就是全力以赴,而不会有
战略放弃。
所以,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那就只能让马儿修炼,把自身实力提升,炼成“神
马”,才可二者兼备,否则,那老老实实的选择其中一项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