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赟说 : 对林丹

楼主: lio293123 (HAHA)   2020-07-04 17:50:37
对林丹,我更多的是期待
林丹从国家队退役的消息来的很突然,上上周我们还在厦门一起踢球,当时聊到近况,他
和我说“走一步看一步”,毕竟受疫情的影响,奥运会及相关赛事、队伍的训练安排、以
及自身的状态等都很难准确预知。当时我能感受到,他依然还想坚持,虽然参加了4届奥
运会在羽毛球运动员中已经很传奇了,但他依然还想书写新的传奇。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退役的消息也不是特别意外,林丹的努力和坚持没人可以质疑,但
是他37岁的年龄也实实在在地放在那里,运动员最大的敌人,有时候我觉得 真不是伤病
,而是时间。就像林丹在自己微博里说的:“37岁的我,体能和伤病已经不再允许自己和
队友并肩作战了。”
林丹给大家的印象大部分是霸气、自信,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孤傲,一点点自负。这是没
办法的,作为一名竞技体育的运动员,同时也是一名单打选手,如果想要在赛场创造辉煌
,他就必须具备把所有压力所有问题都独立解决的能力。遇到困难,他从来不会选择用向
别人倾诉去解决,而是一个人面对一切。这是一名优秀单打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
也是林丹超乎常人的地方,也是为什么他霸气、自信,甚至有一点点孤傲、自负。
对于林丹取得的辉煌成绩,在我看来是一种必然,因为对于羽毛球,他永远精益求精,甚
至近乎偏执。当时国家队下午正常训练时间是3点到6点,有一次训练,男单组打对抗赛,
林丹自己觉得发挥得一般,当天状态不好。这很正常,我相信所有运动员都遇到过,一般
会选择训练结束后稍稍加练一下来调节,可“稍稍加练”不是林丹的性格,我记得那天,
林丹把王睁茗还有几个陪练都“扣”下,让他们轮流来和自己打,每人一局。虽然林丹胜
多负少,但他觉得自己状态没达到自己的期待值,就让这样的车轮战一直进行下去。到最
后,王睁茗和几个陪练全抽筋了,而全程没有休息的林丹总算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状态,这
堂“加练”结束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晚上9点了。也就是说,林丹进行了6个小时不间断的
高强度训练,只为了追求自己希望的那个状态。你可以说他固执、偏执,但与此同时,你
也不得不佩服他。
2018年的时候,我转发了刘国栋的一条微博,那条微博是刘国栋在体育总局训练局偶然拍
到的林丹的背影,他正在从羽毛球馆到力量房,这两个的距离不超过30米,而就是在这段
抬脚就能到路程里,林丹拿着球拍不断地做着挥拍的动作。刘国栋在微博中这么写到:“
偶遇抓拍,连走路都在琢磨动作!他不拿奥运冠军谁拿!重要的是拿了两届奥运会冠军还
那么拼,值得尊重!”
场上的林丹霸气,而生活中的他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从小在运动队长大,始终被各种竞争
压力所包围,让林丹特别喜欢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感觉,他很对美食很感兴趣,很喜欢做
饭,经常约我们到他家去吃饭,都是亲自下厨。平时相聚的时候,我们几乎不聊羽毛球的
事,更多的聊聊汽车,聊聊足球,聊聊时尚,聊聊热点趣闻什么的,这时候你会清楚的感
受到,林丹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他待人很真诚,只要是朋友请他帮忙,他绝对全力
以赴。在场上,他是一个完美的运动员,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完美的朋友、兄弟。
现在他选择开始新的人生篇章,我觉得可能会暂时迎来一个适应期,从几十年的运动员生
活节奏中走出来,变成一个“自由人”,会有不适应。我当初刚退役的那段时间也这样,
直观感受就是少了队里的约束,自己变得不自觉了,吃东西也不克制,运动量也下来了,
多多少少就开始发胖了。但我觉得林丹不会这样,他真的很爱运动,过去当运动员的时候
,我和他一起练过力量,实话实说,他的量我是真跟不上。而且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比赛期
间力量训练的量会降低,但是林丹不会,依然是大量,或许我们眼中的大量,对他来说只
是正常吧,
文章开头提到的上个月和他在厦门踢球,当天气温30度以上,我们又是下午去的室内场,
温度就更高了,我踢了20分钟就觉得累得不行,换人休息了一会,然后再上,几乎所有人
都是这个节奏,可是林丹踢了两个半小时都没有休息,汗出的太多换了两双球鞋两双袜子
,但是他依然没有踢不动的样子,就这体能,不服不行。
对于林丹的退役,我并没有太多遗憾或者感慨,更多的是理解和祝福,然后就是好奇,因
为他是一个非常喜欢去突破自己、创造惊喜的人,在羽毛球场上,他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
惊喜和伟大,退役之后,我很期待,也很相信他能在其他的战场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和伟
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