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赟:让我们和起伏说再见

楼主: Rx770 (路摸思)   2018-11-10 11:47:30
划重点:小浪不是浪 是适应场地 XDDD
============================
让我们和起伏说再见
原创: 蔡赟 刊于〈和蔡赟聊羽毛球〉公众号 2018/11/7
法国公开赛男双决赛,小将韩呈恺和周昊东击败了世界排第一的苏卡姆约和吉迪恩,毫无
疑问给球迷带来了一个惊喜。可短短三天之后,中国小将就在萨洛卢公开赛上首轮出局,
淘汰他们的是跨国组合金沙朗和陈文宏。
不用太在意金沙朗和陈文宏这两个名字过去有多辉煌,毕竟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在顶尖赛事
中露面了,现阶段的能力和状态都无法和“小黄人”组合相比。那为什么韩呈恺和周昊东
能击败“小黄人”,却会输给并不在巅峰的跨国组合呢?
相信很多人都能说出原因:年轻队员起伏太大。
首先我们要明确,运动员出现状态起伏是必然的,所有人的状态都会有周期性的波动,但
是对于优秀运动员来说,他们之所以优秀是有能力把状态高峰期尽可能拉长,把低谷期尽
可能缩短,而且状态的高峰和低谷之间差距不会特别大。也就是说,优秀运动员状态上的
起伏,从成绩上来看并不会太明显,比如他状态高峰期是冠军,那低谷期最起码也是前八
,能达到这个高度,就可以认定这是一个优秀运动员了,因为他稳定。
状态稳定的来源无非就是两个,能力和心态。其中能力是根本,只有能力足够强大,才能
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去面对各种冲击。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看到高水准运动员打一些排名比较低的对手,场面上一般不会出现一
边倒,甚至还会稍显胶着;而中等水准的运动员打排名较低的对手时,基本都是稀里哗啦
的速胜,这就是能力上的差距造成自信心差距的一个体现。高水准运动员知道自己能力所
在,所以面对低排名的对手时心里有底,他不会着急去结束比赛,而是利用这个机会去熟
悉一下场地的情况、灯光、球速,甚至尝试一些自己新的技战术打法,他能把比赛的主动
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中等水准的运动员心里没那么有底,生怕出现什么意外,自己的能
力不足以应对,所以速战速决。场面上倒是摧枯拉朽,但是从整个比赛的进程来看,他失
去了适应场地适应比赛的机会,有点得不偿失的味道。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他能力不够啊

韩呈恺和周昊东输给了金沙朗和陈文宏,不排除因为前者刚拿了法国赛冠军,对手对他们
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充分的准备,但归根结底还是自身能力不够厚实。大家想想羽毛球各
个单项中的“大神”级的运动员,谁不是被各国对手研究了个透的,但他们还是能在自己
的单项上笑傲群雄那么多年,就是绝对实力为基础,激发出强大自信心,从而形成的战绩
上的强势。
说完能力,我们再来单说一下心理层面的因素。任何人赢球之后自信心都会有提升,不过
优秀运动员会很冷静,会很理智地分析胜利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但是对于年轻队员
来说,胜利带来的自信很多时候会让他们无暇去顾及其他的因素,很容易就形成“自信心
爆棚”的情况,导致自我认知的位置超过了自身实际具备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
会影响下一次比赛的投入程度,另一方面也会在下一次比赛失利后,由于巨大的心理落差
而造成更大的冲击。
心理上的问题不可忽视,但是根源还是在于自身实力的储备,如果你的能力已经达到无懈
可击,那状态起伏自己会很小。而对于现在的年轻队员来说,想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
要敢于直面困难,直面不足。
自己的技战术打法中存在缺陷,应该怎么去应对?我们那个年代就是苦练,什么不行练什
么,不断补强。
但是现在的年轻队员不会这样,他们面对困难时的韧性比起前辈来差一些。自己的缺陷会
让自己很不舒服、很别捏,于是他们习惯“聪明的”躲开,认为去加强自己的长项,用自
己的特长来掩盖自己的不足,或者在比赛中通过一些战术技巧让对方无法打到自己不擅长
的区域。这样的想法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上很难实现:在训练中,羽毛球本身就是一项
整体性很强的运动,你只要一方面有不足,就不得不在另一方面匀出一部分精力来“照顾
”它,最终导致缺点依然是缺点,优点被牵制也受到影响。在比赛中,同水准之间的较量
,你想隐藏自己的弱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对方一定会抓着你的弱点一阵猛打,你根本没有
办法发挥你的优势。
所以说,实力才是王道,想要让自己强大、有自信、足够稳定,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自
己缺点没那么明显甚至没有缺点,在训练中就是要有“不原谅自己任何一丝错误”的态度
,必须要对每一个细节较真儿。林丹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从小就不服输,训练输了就一定
要拉着那人再打,一直到打赢为止,在此过程中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李龙大的成绩和能力
有目共睹,但他对自己细节上的“执拗”程度可能大家都想不到,很多时候刚比赛完回到
热身场,他会针对刚刚比赛中出现的问题马上再加一段训练,这可不是轻技术“活动一下
”,是实打实的上量训练。年轻队员,缺的就是这样钻牛角尖的劲头,现在中国队里张楠
是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训练结束后会主动加练、补强,因为他经历过,他知道这样付出
能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当然,把上述能力和心理都调整好了,也不意味着你马上就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就像酿
酒一样,要耐心等待时间的力量。现在很多年轻队员很急躁,和优秀队员比赛,每次都输
3、4分左右,他们就会觉得差距并不大,就想马上追上,这是不对的。我们都是从年轻队
员阶段走过来的,很清楚地知道关键球阶段3、4分的差距,实际上的距离比比分上大得多
,可能需要你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追上,这3、4分就是我们常说的“经验”,羽毛球就
是那么玄妙,所以,必要的耐心是要有的。强如大满贯得主林丹、陶菲克,不也有在状态
火热的那些年莫名输球的经历吗?
戴资颖、郑思维和黄雅琼应该说是2018年表现最为强势也最为稳定的选手了,他们也刚刚
刷新自己单项的世界排名积分纪录。他们的实力有目共睹,但是回望他们的成长经历,也
是在时间的沉淀中逐渐形成今天的积累。戴资颖2016年之前的表现并不十分抢眼,郑思维
出道时能给张楠和赵芸蕾、阿玛德和纳西尔造成那么大的冲击,但那段时间还是亚军多过
冠军;黄雅琼的实力毋庸置疑,但她也经历了苏杯失利的洗礼。这是运动员成长的必经之
路,是获得成功的一部分。所以,在能力足够,心态成熟的情况下,别忘了提醒自己,再
多一点耐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