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排版请见谅。
身为潜水乡民,看到推文觉得有点惊讶,忍不住浮出水面想要回个文。
首先想要对原PO说,不论小孩是否单纯的事语言发展迟缓,或是在自闭症光谱上,妳已经做
了正确的事情,那就是开始早疗课程并且着手进行自闭症评估。
但我想要提醒的是这个年纪的早疗(我座标也在北美,不确定台湾的状况),与其说是对孩
子的早疗,更多的是教导家长对于早疗的认知,让家长学会如何引导孩子。这个年纪的小孩
所有的行为认知学习都来自于家长,上课的过程中,务必记下老师如何引导小孩,做了什么
活动,回到家到下一次上课前必须“每天”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融入早疗课程中的活动,如此
一来才有上早疗课的意义。这些不只是针对说话方面,也包含对于指物方面。
另外如果家里全中文,而早疗全英文,虽然有帮助,但还是会花稍长的时间才看到成效。所
以还是建议把早疗中的活动安排在日常跟孩子的互动中。另外建议多共读,多参加社区图书
馆的story time,community center 的playgroup, parent and tot等,不只增加孩子与外
界接触的机会,妈妈也可以跟其他妈妈交流带孩子的心得。
就我了解美国托婴确实也是不便宜但应该也是有补助,经济能力有压力或许可以试试半天托
婴或一周三天托婴。加上之后二宝出生,托婴对你对大宝都会能减轻不少负担。但无论是否
托婴,孩子的发展不会神奇的因为托婴就进步,还是需要多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并且每天想些
活动引导孩子。
研究显示高品质的陪伴,比送托婴,对孩子的发展更好。而研究也指出如果能够提供高品质
的陪伴,那么理想上学的年纪的确是2.5岁。但前提是“能够提供高品质的陪伴”。如果二
宝出生后无法全心全意的照顾孩子,那么送托婴的确是个好选项,但务必慎选托婴。
至于上两个月托婴会改善吗?答案是没人知道。因为每个小孩的发展不一样,没人知道你的
孩子什么时候会语言爆发,没人知道上完两个月后家长在家是否可以持续给孩子大量的语言
输入。就跟上早疗一样,除了上课,如果家长没有持续陪伴练习,成效也会有限。
对于有些版友的推文,我觉得蛮意外的。我相信没有妈妈会希望自己孩子迟缓,大家也不清
楚妈妈平常不是怎么带孩子的,也不知道对方家庭的经济能力如何,ㄧ味的批评只会让妈妈
更焦虑。
“带了一年半带到要去送早疗”
“都一岁半才发现不对劲”
“我小孩这个年纪可以xxxx”
我相信妈妈不可能就是这样把孩子摆在那边一天也不顾,妈妈一定也还是有花时间陪伴。当
孩子疑似迟缓的时候,对妈妈最残忍的批评就是“都是你把孩子带成这样的”或是“那个谁
谁谁的孩子早就会了你怎么还不会”。
没有妈妈希望孩子迟缓,目前医生也只是“转介评估”并没有确诊。每个小孩的发展都非常
不一样,有些孩子9个月就会走了,有的孩子一岁半才刚迈出几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有
些孩子七个月就叫爸爸妈妈了,有些15个月才开始喊爸爸妈妈,这也是正常的。孩子发展的
早不代表聪明,发展的稍晚不代表一定有问题。当超过发展量表的预估时间时,我们只说他
是“疑似迟缓”,需要专业进一步评估,而不能一口咬定孩子就是迟缓。
老实说在美国CDC发展指标中,的确是要到18个月才会去看是否会指物。18个月不会,有些
医生也会说“再等一两个月看看”,因为18个月的标准是指“有75%的孩子在18个月前会指
物”。那剩下的25%呢?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迟缓,所以才需要评估。对于语言发展说
话也是,18个月最少只要会说五个字就算发展正常。的确原文中不会喊爸爸妈妈的确是有点
晚了,但我相信在原po宝宝12个月,15个月,18个月体检时,医生也问过同样问题,可能同
样也是说“再等等看”,等到18个月还不说,才会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早疗或评估。
我单纯觉得每位母亲都应该要得到更多的鼓励,害怕孩子生病也身为妈妈自然会有的担心。
最后还想跟原app 说的是,网络上很多资讯可以查,有很多app有提供日常活动可以陪着孩
子玩,持续尝试,早疗只是因为孩子在这个时候需要多一点的帮助,持续早疗持续陪玩。妈
妈妳已经做得很好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