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确诊数日益攀升
短时间要回到以往的状况应该是不太可能
疫情相对不稳定的状况下
常规疫苗施打的意愿及状况也会受此影响
不知道版上的大家是否曾经因为没定期带小孩接种疫苗而接到政府的关切电话?
卫福部社会及家庭署有一个“六岁以下主动关怀方案”
方案缘起是考量到六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如果没有就托、就学
相对于有就托、就学的孩子不易被发现有受虐或未受到适当照顾的可能
为了让社政主管机关可以针对育有六岁以下孩子的家庭进行主动关怀
于是有了这个方案
其中一个指标就是“逾期未完成预防接种”
*********补充说明,有以下指标,有这种状况都会接到电话喔***********
(一)户政机关迳为出生登记者。
(二)户政机关迳迁户籍至户政事务所者。
(三)逾期未完成预防接种者。(这类指标今年改成七岁以下)
(四)未纳入全民健保逾一年者。
(五)国小新生未依规定入学者。
(六)矫正机关收容人子女。
(七)父或母为未满20岁者。
(八)领有精神或智能类身心障碍证明之低收入户及中低收入户之子女。
******************************************************************
基本上各县市社会局处都有在执行这个方案/政策
每个县市因地制宜有不同的作法
我自己本身是社工,从事这个业务约两年
自己所在县市现行做法如下:
1. 卫生局针对逾期未完成预防接种的个案进行联系(电话 家访、投信)
如果无法联系上家长本人,且小孩迟迟没接种疫苗
1-1卫生局每月造册函转社会局关怀访视
1-2更糟糕的状况是卫生局在联系查访过程中发现有涉及儿少保护、脆弱家庭议题
就需要先即时通报社会局调查/提供服务
2. 社会局接获卫生局造册后会比对系统内的资料(育儿津贴、是否有相关通报纪录等)
然后函请区公所就近派访,访视情形会再回复社会局
如果公所没办法访视确认小孩受照顾状况,且小孩仍然未接种
或没有实居系统比对出的地址、联系不上等
社会局会请各行政区的社工人员关怀访视
社工常常在当柯南想办法联系上这些逾期未完成预防接种的家庭
联系上后厘清许多逾期未完成预防接种的家庭原因不外乎:
1. 因为这两年多来疫情的关系延后接种
2. 家长对于预防针有自身的信仰或顾忌
3. 单纯忘记
4. 小孩身体因素不适合接种预防针,或因感冒延迟接种
5. 当然也有少数的案件是真的家庭有状况需要协助
社工在第一时间无法确定到底是上述哪一种状况
所以在政策的期待及要求之下都还是会希望访视确认小孩的受照顾状况
并了解家庭是否有相关的经济福利议题需协助
但在疫情之下许多家庭会拒访
疫情之下真的能理解,谢谢部分温柔的家长主动提说可以视讯访视
但某些还是会痛骂政府扰民、侵害自由等等><
如果小孩有就托、就学我们会换个方式与托婴中心和学校确认发展及受照顾状况
这种倒也还好,最怕的就是小孩缺针无数且家长态度强硬的
当初这个方案的缘起就是希望可以及早主动关怀并阻止憾事发生
所以许多社工都还是会穷追不舍~~~
有鉴于实务上常常碰到上述的状况
因此也想来问问在疫情的时代
大家如果延后接种且卫生局“刚好”没能联系上你而转介到社会局
有什么样的说法或关怀方式会让家长比较能接受QQ
我们都还是担心有个万一且因应方案规定
不太可能一通电话就结束“关怀”
恳请大家赐教(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