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本来想回留言,但发现好长一串,干脆回复一篇全文,文章的部分没耐心看完,
请直接拉到最下面看我分享的图~
我是护理人员也是一位妈妈,我拥有这些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但遇到我的孩子有状
况时,我还是会很紧张很焦虑,疾病最可怕的就是,上一秒你觉得还好、下一秒突然病程
就有不一样的变化,如果我可以拥有一个“早知道”的技能,那我面对这些疾病时,我应
该就可以用某些回文者那么淡然的态度去面对...
不可否认有很多人只要孩子一发烧就会很紧张,我老公就是...他从小孩出生,每一次不
舒服比我还快拿出耳温枪XD,小孩那次的生病症状有发烧,就30分钟量一次,即使我再怎
么一直跟他说,他还是觉得这样才能放心,像我老公这样对小孩发烧就这么紧张的家长,
我相信一定很多!我曾经给他看过各种医生文章、文献,他脑子那个发烧就会烧到脑子坏
掉的想法还是一直在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次的疫情爆发,我很庆幸自己刚好育婴假,让我孩子染疫的机率大幅降低(不好意思,
我没有什么伟大的情操,在我的孩子面前我只是一个母亲,只有她们好,我才会好),那
张就医紧讯及紧急就医条件,写的很清楚,但我不知道多数家长有办法自行判断吗? 尤
其在语言还没发展的婴幼儿身上,照顾者的敏感度是非常重要的!呼吸急促一分钟多少次
才是急促、什么程度才叫喘、胸凹呼吸费力怎么观察?不会说话的孩子你怎么评估他胸闷
胸痛头痛腹痛?他到底是退烧后出汗还是冒冷汗能区别吗?皮肤出的大理石斑是生理性还
是败血症的征象?有很多征兆,不是简单几个文字就能判断出来的,我在临床1年跟我在
临床10年观察到的东西就完全不同级别,我不想批判政府什么,医疗量能紧缩是事实,但
配套措施没有想周全就喊着要共存,谁不会紧张!!我拿我女儿的命跟你赌吗?想到我就
害怕到不行!
最后重点来了,我们现在能做的有什么?
很多人说要把备药备齐,像是退烧药水、塞剂、止咳化痰、抗组织胺、喉咙喷剂等等,但
其实药物还是建议在医生处方下使用。
https://i.imgur.com/hPmaMOJ.jpg
如果真的要自己去药局购买,务必询问小孩可使用的剂量(小孩是用年龄跟体重去计算的
),然后药物开封后需不需要冰存也要问清楚,药水通常都是开封后保存一个月,大人的
退烧药、感冒药也可以备着。体温计建议有两只(我家有耳温枪跟肛温计)、血氧机(小
儿的就算了,那一台都是万元起跳)、脸盆&防水床单(居家必备,小孩呕吐真的太好用
~)
以下是李敏生医生提供的居家照护纪录日志
我觉得更详尽清楚
https://i.imgur.com/B483Yvw.jpg
https://i.imgur.com/rwQJ7lW.jpg
https://i.imgur.com/8ytX8Jw.jpg
https://i.imgur.com/AzBZOMR.jpg
https://i.imgur.com/L5FzJNI.jpg
https://i.imgur.com/zvhDj74.jpg
https://i.imgur.com/r9fltvG.jpg
照顾者们一定要持续记录,那么一旦有警讯征兆出现,才能及时发现~
当然最希望的还是以上都是备而无用:(
————————————————————————
看了大家的留言和讯息,补充一些资讯和回复~
关于药物,现在很多医院都有视讯门诊与居隔药师送药到家的一些管道
https://i.imgur.com/L1pN84K.jpg
取自药师公会
https://i.imgur.com/iCPrWQx.jpg
可google搜寻关键字“民众就医权益 (视讯诊疗看这里)”,无法提供网址被挡T_T
记得先把虚拟健保卡给办好(需要三天工作天),视讯门诊从去年就开始提供服务,应该
流程是很顺畅的。还有提醒大家,小孩发烧也不要直接带去门诊,一样会先被叫去走急诊
的流程喔!
医生分享的备药资讯(有建议药物和剂量)
https://i.imgur.com/w68Tub8.jpg
https://i.imgur.com/dmu06ko.jpg
https://i.imgur.com/jugaS4Z.jpg
取自许书华医师脸书
医生有特别提醒并不鼓励大家平时都自己拿药不看医生喔!只是非常时期,所以整理症状
辅助的药大家能参考。请记得要在有药师咨询的药局购买!
我自己是大人小孩的药物都已经备好,有版友建议可以就诊请医生开,但分享一下我遇到
的状况是我们儿科医生说Ibuprofen的药水缺货无法开(因为来就诊发烧的民众太多了)
,所以我后来还是去药局把药备齐,电解水可以一起买,
,补充另一个必备的就是蒸气喷雾器!尤其婴幼儿自咳能力差,一般的0.9%生理食盐水即
可(有0.45%更好)~
另外如果对发烧还有不清楚,可参考黄纵宁医师的文章(google关键字“黄𪻐宁:发烧卫
教”),我个人是38.5度以上才会给药,一般用退烧药后30分会确认一次直到退到38度以
下后的我老公是已经退烧了,他还是30分钟量一次XD
居家照护日志,其实只要孩子生病在家,都可以这样纪录,当您带孩子去就诊时,医护人
员是需要透过这些家属提供的资料,去判断应该给予怎样的应对措施,你给的资讯越多,
对孩子帮助就越大!补充一下,大小便的颜色性质次数最好也记录一下,若有异常都是重
要的判断依据喔~
这篇的最原PO的状况是符合送急诊的标准,我相信急诊的医护人员也不会觉得他多此一举
,无论文献、研究、数据统计跟跟我说这个机率有多低,几十万几百万分之一,我的孩子
都有可能是这个之一啊啊啊啊啊!
或许就医时会遇到不耐烦的人员,但大多数时候真的都是他们分身乏术了,语气态度才会
不好,如果真的送急诊了,别忘了跟他们说声谢谢辛苦了,那都是临床工作者在最疲累最
忙碌的时候,还能感到值得的一瞬间~至于去急诊要面临的风险...唉,现在带孩子去哪都
是
风险啊T_T 有很多确诊分享文,大家也可以多爬文看看,心中才有个底,也可以知道一下
现在的急诊状况
写了那么多,只要这篇有帮到一位孩子都是值得的!希望一起挺过这段煎熬的时光
推一下 医护其实没办法能够第一时间反应到 家长敏感点
作者:
ilovebebe (OHAYOSHIKI!!!!)
2022-05-10 13:33:00谢谢分享 很实用
小孩发烧我大概是3.4小时检查一次...都想买持续监测了
作者:
crazyL 2022-05-10 13:34:00谢谢分享
作者:
zyxcba5 (疑惑)
2022-05-10 13:36:00太感谢了!真的不懂什么叫喘或急促
作者:
njrmp (面对心魔)
2022-05-10 13:38:00推 谢谢你的分享
作者:
poplisa (普普丽莎)
2022-05-10 13:40:00请问这样腋温的话是超过37.2度就算发烧?
作者: milk250 (牛奶好喝) 2022-05-10 13:44:00
推
作者: Juice (戒) 2022-05-10 13:46:00
谢谢分享
作者:
barnetta (要沉心修潜)
2022-05-10 13:46:00谢谢您的分享
作者: DKVOAE (vulxual) 2022-05-10 13:49:00
谢谢分享
作者: ssweetpotato 2022-05-10 13:50:00
推 谢谢分享
回p大,腋温37或37.2都可以算发烧,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数字略不同。
作者:
sCReT (啾啾啾)
2022-05-10 13:52:00谢谢你
推,我自己碰到医生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如果你不会判断就是赶快送医院,要送门诊或急诊都可,相信大部分父母都不是医护,所以交给专业的判断。
作者:
zhihou (沐)
2022-05-10 13:53:00推,谢谢分享,卫教单都看的懂但真的会怕自己哪里有没注意到的地方而耽误了孩子的病情
老实说我一直觉得一件事情很奇怪,明明版上都在宣导不要自己当医生,但是小孩有状况送医又被抨击成这样。送医就是浪费医疗能源,不送医又说爸妈敏感度太差延误小孩就医自己当医生,上来发问又要被骂不会去看医生吗?建议去看医生又要被骂浪费医疗资源,分享心得文又说人家父母大惊小怪,到底要怎么做才不会一直被骂?
作者:
karenlo (对~~我就是难搞!)
2022-05-10 13:57:00不要理那些人,觉得有以上需要送医症状就送医
作者:
lifelong (Ragamuffin )
2022-05-10 13:57:00谢谢分享
作者:
karenlo (对~~我就是难搞!)
2022-05-10 13:58:00不是自己遇到讲风凉话都很简单。感谢分享实用推
作者:
leonian (......)
2022-05-10 13:59:00谢谢分享
作者:
Rittle (青春小鸟一去...)
2022-05-10 14:02:00谢谢分享!
作者:
beyuki (我老了)
2022-05-10 14:04:00谢谢你的分享,比起某些冷冰冰的马后炮,实用且温暖多了
作者: safe (safe) 2022-05-10 14:06:00
:)
作者: weiling93 (一脸清秀) 2022-05-10 14:07:00
谢谢原PO分享,非常受用
作者:
arley (啊勒)
2022-05-10 14:16:00推 谢谢你的分享 有建设性多了
作者: xaxa0101 (无名氏) 2022-05-10 14:16:00
推
作者:
nanaling (˙娜娜˙吵翻天啦!吵翻A)
2022-05-10 14:19:00谢谢分享。 如果环境许可,常备药也可以去诊所请儿科医生开,医生会依照小孩年龄体重告知用法剂量等等,会比药局更适合宝宝的状况。
作者:
cba1214 (cba1214)
2022-05-10 14:20:00谢谢分享 希望大家都不要用到!
作者: kkkyyy (风) 2022-05-10 14:26:00
推
小儿退烧药水还是很必备啊 因为除非像原原po的孩子是已经确诊 又嘴发紫 否则一发烧就抱去 目前的急诊只会给药水 让你自己观察而已 根本不会做什么检查... 不如在家先自行用药并观察 能退烧 并变成有活力就最好 还是不行 再去急诊 起码对医师有个说法也不用再重复一直观察了 谁都不想在危险的急诊花时间观察小孩吧而且发烧未必是确诊 但没事的小孩去一趟急诊后 也是有机会 没事变有事....不是其他爸妈太冷静 太理智 而是目前的急诊实在太可怕 以前我宝宝摔下沙发我就失去理智冲急诊 可是现在...
作者: kellyow 2022-05-10 14:33:00
谢谢分享
上次儿科急诊医师明明有说有疑虑的建议还是送急诊交由专业诊断,但某些人的重点只会画到咳嗽鼻塞流鼻水冲急诊干嘛?这不是废话吗?只有咳嗽鼻塞流鼻水谁会冲急诊?
作者:
elyssa (elly)
2022-05-10 14:40:00推推
作者: lolovero (凉) 2022-05-10 14:47:00
谢谢分享,如果现在执政的是其他政党,不知某些人还会不会这么淡定
我说的是要准备退烧药水 最好还要在家先快筛过 省得冒风险去急诊 然后在高危险环境中慢慢等我两个月前曾带发烧40度的小宝宝去过急诊 医师二话不说先快筛 然后就走了 筛检结果出来前完全没人理我我抱着孩子就夹在居检人潮中等著 直到半小时后 快筛阴性确定 我才被准许进入诊间 医师这时才好好给我的孩子看诊 做检查 现在急诊的状况恐怕并不会比较好
作者:
lordwill (熊的爆发力!!)
2022-05-10 14:57:00感谢分享
当时去急诊筛检的人们 阳性率远远没有现在高 人也没有现在多 所以现在去急诊 就是必须要在更危险的地方等更久更久.... 所以我才建议 去急诊前 先喂药水观察过 最好还先自行快筛过 看能不能因此发现不用去或起码缩短危险时间 这都是切身经验 不要以为因为孩子小又烧 医师就会不顾一切先帮他详细检查确认 恐怕没有这么顺利圆满
作者: kilumira567 2022-05-10 15:05:00
谢谢分享
d大,我清明节后去也是这样,抱着烧烧退退的小孩在冷风中等待结果,现在想必是更难熬
就是需要还是该冲急诊,也要做好到那边还是要等很久的心理准备,只希望医疗量能还够...
有些人一直表达 现在的状况 小孩发烧真得很惊恐 即使不符医师说的重症情状 也想去急诊找医师看看我懂 问题是 没用 只是发烧的话 烧再高 没先快筛人家不看 好不容易等到看 也只是先开药水观察 根本白担染疫风险我孩子后来确诊玫瑰疹 去急诊前也是高烧 烧退烧退两天 我当然觉得紧张 但急诊室里可没人觉得
作者: c8864c 2022-05-10 15:18:00
推推
作者:
ohmore (噢更多)
2022-05-10 15:27:00谢谢分享!!
作者: hbdkt (君君) 2022-05-10 15:28:00
同感!在疫情还未到高峰期,快筛也还不足够的情况下,不断放宽,其实牺牲的是医护人员、基层人员还有人民健康而已。
非常有用的一篇文章,比检讨父母那些自以为优越的人好
作者:
iill0909 (iill0909)
2022-05-10 15:44:00推起来
作者:
ru899 (爆米花)
2022-05-10 16:01:00感谢您 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作者: rain91502 (jane wu) 2022-05-10 16:08:00
已经做好准备 谢谢分享
作者:
Kagome (Ti Amo)
2022-05-10 16:14:00感谢分享
作者: immonsee (婴儿蓝) 2022-05-10 16:26:00
谢谢分享
作者:
coco2018 (微笑的金鱼)
2022-05-10 16:32:00谢谢分享
收藏+推这篇!无法理解部分网友的心态,只能说自己没碰到讲别人都很容易,有些甚至很会脑补做一堆评论,看了都觉得好笑XD
推温暖又专业的分享其实doggy大说的也没错,急诊等待也有危险性,爸妈也要小心孩子的安全。这道理大家都懂,只是有些推文说的像是爸妈为了自己安心,拖孩子去急诊活受罪,这种用词才让大家反感。只能说,有时候就算是个道理,也要说出来的话有同理心,否则只是引战又无法达到推广效果
作者:
Ai (寂寞小狗)
2022-05-10 16:59:00其实大家心情都很矛盾,之前才有爸妈因为小孩被要求去急诊采检发怒,但去采检的未满2岁婴儿可是近距离接触过确诊者的危险者!但若小孩有发烧不适,有人又觉得发高烧了,当然要去急诊,要体谅父母的焦急,但发烧的原因很多,例如前面提到的玫瑰疹,看似烧得可怕,其实没什么危险性,反而是带他去急诊一趟更恐怖!所以在疫情之下,并未确诊的宝宝到底何时该去急诊、何时可以再看看,怎么样才是对宝宝最安全的做法,真得很难拿捏。所谓玫瑰疹不危险,也是马后炮,在高烧而未确诊时,谁知道是如何,但带这样的宝宝去[现在的]急诊,又确确实实是给他添风险,疫情下父母难为啊!原原PO可以得到支持,一来是因为他的小孩已经确诊,二来嘴唇发紫符合重症风险,去急诊很适切,没有争议。
作者:
synx 2022-05-10 17:16:00大推
其实儿科医学会给的就医指引跟平时小儿的感冒发烧卫教差不多
作者: hanre (imagineu) 2022-05-10 17:20:00
谢谢分享
作者: p86941130 2022-05-10 17:34:00
推
作者:
dabaduck (芭啦芭啦芭啦碰)
2022-05-10 17:56:00感谢分享!
作者:
fly1214 (许愿星)
2022-05-10 18:01:00受益良多,谢谢分享
昨天才看某位名人分享自己吃发烧药退烧,结果从尿道炎变成肾盂肾炎。还是建议大家不要乱给药比较实在
作者:
pobby920 (ann_pig)
2022-05-10 18:53:00谢谢分享
可以先试着自己退烧试试啦,但就是要好好注意退烧后的状况,退烧无效就要马上送医
作者: mia1116 2022-05-10 19:18:00
谢谢分享
作者:
t12385 (菇菇国国王)
2022-05-10 19:50:00谢谢分享!
作者:
xheath (heath)
2022-05-10 19:51:00原原原po的小孩就是确诊 才更需要谨慎 而不是用一般感冒发烧的常识来对待然后发烧魔人就在那边 什么流感更可怕 什么感冒也没药医我完全不知道无法理解 新冠确诊的幼儿为什么要当做一般感冒发烧处置
作者: chiuxox 2022-05-10 20:02:00
谢谢分享~
作者:
adapt (  N)
2022-05-10 20:18:00感谢分享
作者:
mrmnc (小虾米)
2022-05-10 20:22:00推!感觉分享
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并不只新冠,卫教的资讯同时也是医师判断的根据,你自己觉得急,跟医师觉得的急不一样的时候,也是不能得到什么急切的处置,还是复述一遍卫教然后回家观察。
作者:
luvbxw (HELLO)
2022-05-10 20:42:00谢谢分享!
作者:
pobby920 (ann_pig)
2022-05-10 20:49:00推谢谢分享,看不懂楼上想表达什么...
作者:
dnkofe (赤空)
2022-05-10 20:50:00感谢分享
作者:
YAMABUTA (年纪大了就忘记暱称这事)
2022-05-10 21:09:00谢谢分享
作者:
sharkimage (生日那天的甜蜜 ~知道效m)
2022-05-10 21:16:00推 很讨厌动不动就用居高临下的态度指责别人那些推文
作者:
ilovebebe (OHAYOSHIKI!!!!)
2022-05-10 21:29:00有人很爱在别人文章下面牛头不对马嘴又自以为是的卫教别人 拜托自己发一篇卫教文畅所欲言好吗?
作者:
venev (遄飞吟游,岂惴休咎)
2022-05-10 21:31:00谢谢妈妈专业分享,非常受用。其实要父母不恐慌,需要是更多这方面的指引,相信这类资讯若能放在卫福部或疫情入口网站上,做父母的绝对愿意在疫情升温时先去研究。可惜这次多半都是一些民间医师、医学会、或相关背景的爸妈出来分享,自主应变的资讯门槛被拉得很高。
作者:
nanaling (˙娜娜˙吵翻天啦!吵翻A)
2022-05-10 21:37:00往上看看是谁又来这篇提的吧
作者:
ilovebebe (OHAYOSHIKI!!!!)
2022-05-10 21:38:00楼上+1 这代父母真的很累假讯息满天飞 还有在带风向的都要靠自己不断的求证 卫福部的资讯也不能尽信楼上是指v 大
作者: weiling93 (一脸清秀) 2022-05-10 21:43:00
只许自己跑题不准网友批评~哈哈
作者:
pobby920 (ann_pig)
2022-05-10 22:36:00N大其实你真的可以自己发一篇文
作者:
Dasiqwai (DasDas)
2022-05-10 22:54:00大家都知道小孩发烧有很多原因啦原po第一段就已经说【阿公先确诊了】,在家庭成员已经确诊的前提下,一岁小孩接着发烧+已先退烧又再烧上40度,合理推测就是新冠
作者:
vita335 (平安,安居乐业)
2022-05-10 23:02:00送急诊是有异状怕病情急转直下,诬指只为了退烧太荒谬
作者: bulumeow (我好肥喔~~) 2022-05-10 23:17:00
推,谢谢分享
曾经因为孩子狂咳,三天烧烧退退,又食欲不振到大医院看诊,其实并没有烧到40度这么夸张,在家也有用退烧药水,然后就被转到急诊说是哮吼,医生说再晚一些可能就要插管,有警觉的父母是好事,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别人的意见就是当参考这样
作者:
xheath (heath)
2022-05-10 23:54:00可怜呐 卫教仔 被水桶惹
作者: xbbx (for fun) 2022-05-11 00:13:00
谢谢分享
作者: cty520 2022-05-11 00:16:00
谢谢分享
作者:
mobbed (shan)
2022-05-11 00:47:00谢谢分享!不管是否疫情,小孩只要生病,当妈妈的就是24小时不睡,小孩又不会叙述,妈妈本身也不是很会辨别医生讲的状况,只好一直盯着孩子,孩子醒著怕他没活动力、没休息,睡着了怕他睡太熟睡一睡就没了,完全能体会孩子好我才好的心情
作者: dluog (gleen) 2022-05-11 01:45:00
感谢分享 这篇真的贴近父母的真实心情
作者:
in176 (Ann)
2022-05-11 03:17:00推!谢谢分享
作者:
ascot (爱睡觉的猫)
2022-05-11 05:13:00谢谢您所分享的资讯
作者:
swi1919 (crystal)
2022-05-11 06:00:00谢谢您的分享
作者:
yshih (忘忧)
2022-05-11 06:49:00谢谢分享!
作者:
z8439 (捡一个加拉哈德 >///<)
2022-05-11 08:21:00谢谢妳温暖又实用的分享
作者: diiky (老蝌蚪) 2022-05-11 08:32:00
推
作者: kiwiwi025 2022-05-11 09:35:00
谢谢分享
作者:
MontoyaX (脑残游记发售中)
2022-05-11 10:56:00太感谢你的实用资讯,比一堆风凉话好太太多了
血氧机3000元左右就有,肛门塞剂是处方药无法直接购买
作者:
hannima (汉妮妈)
2022-05-11 12:28:00谢谢分享
作者:
Donnael (心情点播)
2022-05-11 13:02:00谢谢分享 很实用的文
作者: ducklingj (游水的鱼) 2022-05-11 13:20:00
谢谢分享
作者:
Ewhen (Ewhen)
2022-05-11 13:57:00谢谢分享,我老公跟原PO老公差不多,但他曾说因为小时候同学发烧,结果后来确诊是小儿麻痺,所以可能有阴影
作者:
aletis (天真浪漫我很灿烂)
2022-05-11 14:56:00谢谢分享
作者: felise (洋芋片) 2022-05-11 15:43:00
感谢分享!!谢谢
作者:
underlaw (underlaw)
2022-05-11 16:55:00非常实用 在现在只能自己的小孩自己救阶段 感谢分享
作者:
JackJou (Jack)
2022-05-11 17:50:00谢谢分享
作者: spielt (素描) 2022-05-11 18:50:00
谢谢分享
作者:
c750927 (肥欧娜)
2022-05-12 06:45:00这篇很实用,谢谢分享
作者:
yi6527 (小巷)
2022-05-12 07:18:00谢谢分享
作者: ttiinngg (ting) 2022-05-12 07:20:00
推!很实用,感谢~
作者:
messfang (水冗的黑狗)
2022-05-12 16:35:00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