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PjDOU5W.jpg
【不论迁徙居留,爱是唯一的理由。】
因为今年重新看《团圆》
联想到大雁家庭的生活型态后,
想起这本相似主题的绘本可以分享。
https://i.imgur.com/nJTqDkC.jpg
和《团圆》一样,
这本书以孩子的第一人称为视角,
带出他们一家三口的家庭动态。
故事一开始,孩子说:
七岁以前,他经常只看到父亲出门的背影,
因为父亲的工作极为忙碌,
不仅平常很少碰面,
全家也因此频繁地在不同城市间搬迁。
没有归属的漂泊,
大概是所有迁徙家庭成员的宿命。
只是,迁徙关乎大人的职涯,
而孩子却没得选择,
可能好不容易才熟悉环境,
不久又得跟着父母搬往另一座城市。
对孩子来说,每次的环境转换,
就是人际关系的砍掉重练,
就像薛西弗斯,
眼睁睁地看着推到山顶的大石,
又直直落地滚下山脚,一切重头来过,
这种永无止境的无力感,
要孩子承担也实在太难为了。
可是,同样因为职涯转换,
选择举家迁徙或分居两岸的我,
却也明白故事里父母的选择,
或许就是彼此通盘考量后,最好的安排。
https://i.imgur.com/F7m9D3e.jpg
故事中的母亲,也察觉到孩子的失落,
后来,她送了《迁徙鸟》给孩子,
这是母亲的第一本书,扉页写着:
“给我最亲爱的儿子,做迁徙鸟的这些日子,
谢谢你做我最甜蜜的陪伴。”
同时也扮演父子之间的沟通桥梁,
解释之所以经常举家迁移,
其实是为了周末时,一家三口的相聚时光,
这样的说明,也让孩子的困惑豁然而解。
在此之后孩子看待“转学”这件事,
不再像过去那么被动无奈,
而是将它视为一种与家人团聚的主动选择。
后来,主人翁的外婆生病了,
家庭型态又出现了变动:
父亲依旧为了工作在外奔波打拼,
母亲选择回到老家照顾外婆,
主人翁则被留下来准备升学考试。
这个时期的主人翁,
已经到了能够独自打理生活的年纪,
也明白妈妈此时的考量,
虽然理性上不会认为自己被弃守,
但心理上的孤单感还是难免。
直到主人翁,趁著假期探访外婆,
发现外婆已经不太认得人,需要专人的照顾,
才明白母亲为什么把自己留下,
因为理解,才真心甘愿的接受这些安排。
https://i.imgur.com/aYUBKFd.jpg
尼采说过:“知道为何,就可以忍受任何。”
不论是前面的举家迁徙,
或是这里的独自留守,
对孩子来说,知其所以然,
才能坦然接受当下的每一种安排。
我想,不论大人小孩,
都渴望拥有掌控感来形塑自我认同,
回到亲子教养何尝不是如此?
Trust(信任)是
《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这本书里,
强调的教养态度,
也是我认为父母与孩子互动时该把握的核心。
信任,说起来容易,
但要真正做到却不简单。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还小,
不忍他受到伤害,
往往不自觉地盖起一座温室,
过滤成人世界的复杂纷扰,
确保孩子处在光亮温暖的环境里面。
但,从《迁徙鸟,居留鸟》的故事里,
我们可以知道,
对每个选择背后的原因避而不谈,
并没有避免孩子心里的失落,
而是成为一个难以名状的伏地魔,
张牙舞爪地吞噬孩子的自我;
反倒是说开了之后,
原本预期的伤害并没有出现,
而是更凝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向心力,
把家庭氛围带往正向的循环。
当然,保护孩子不受伤害
是每个父母最大的自我期许,
但细想这或许也意味着
我们不够相信孩子其实可以理解跟承担。
https://i.imgur.com/hjetiQe.jpg
最后,我非常喜欢
作者将故事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状态,
以三种候鸟类型来比拟。
而绘者也同样根据人物性格,
绘制不同的鸟类形象呼应:
“为了工作南征北讨
却哪儿也不真正停留的父亲是‘旅鸟’;
为了照顾年迈母亲,
在娘家与家庭来回奔波的母亲是‘候鸟’;
而独自留在家里,
等待父母返家的孩子是‘留鸟’。”
这样的安排,让画面独立于文字之外,
成为一帧帧的影像诗,
如果说《团圆》是每个大雁爸爸归来的缩影,
那么这本《迁徙鸟,居留鸟》
就是每个候鸟家庭里的孩子的成长见证,
明白不论迁徙还是居留,爱是唯一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