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爸妈不用担心我 第一集心得

楼主: iamis (包子脸)   2021-11-07 15:18:47
上礼拜跟大家分享这个节目的资讯,
因为真的太喜欢了,
想趁著限时播映结束前(11/8)
把心得分享出来,
让有兴趣的人可以观看全片。
节目一共三集,
针对不同主题设计情境任务,
从中观察多组孩子的表现,
以验证过往的实验结果。
第一集的主题是冒险,
主要安排三组年纪相似但背景不同的手足,
一起挑战穿越公园搭公共汽车到伦敦眼的任务。
光是节目前面的铺陈就让我很有感:
像是英国五岁以下的儿童,
1/3有自己的平板;
3/4的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间
比监狱的受刑人还少;
或是儿童离家自由玩耍的距离
比五十年前缩减了90%等,
这样的论述,其实放在台湾也几乎可以成立。
所以,身为父母的我们,
要用什么态度去看待孩子冒险,
这一集内容,对我来说具有高度的参考价值。

节目里安排了一段让孩子自由游戏的桥段,
侧面观察父母的反应与孩子们对风险掌握。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个部分是,
孩子们在尝试冒险的时候,
大脑里处理恐惧与兴奋的区域是同步活动的。
意思是,
面对风险的当下我们下意识的确是害怕的,
但成功完成挑战的同时,
带来的是兴奋且自信的激励,
下一次可以更有信心的面对冒险。
另一个我觉得再次获得印证的观念是,
非结构性的玩耍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我自己的解读是,这与自由游戏的概念很像,
也是很多感统活动强调的,
透过松散、非单一指向性的素材,
让孩子自由创造游戏情境,
发展出面对现实生活须具备的各种能力。
上述两点,
我认为与特公盟关注的游戏场议题,
几乎可以完美的相互演绎。
孩子们需要有一点挑战性的场域,
过分安全的设计,
他们无法体验什么叫做风险控管,
好的游戏场设计是,
比孩子的能力再难一点点,
也许会在游戏中受一点小伤
(但没有生命危险),
但孩子们能从挑战中一次次的累积经验:
探索环境、面对错误、修正行为、解决问题。
就像节目最后,
七岁的妲西完成挑战任务后说:
我们比实际年龄更成熟,
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不同的年纪了。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
我们都是自己生命故事中的主角。
所以看到妲西讲的这句话时,
我立刻联想到克里斯多夫的“英雄之旅”。
或者也可以说,
每个人都存在着渴望冒险的倾向,
因为完成挑战后带来的成就感与掌控感,
会让我们更有自信的继续过我们的人生。
所以,非常推荐大家看这个节目,
错过公视首播没关系,
只要注册加入公视+会员,
就可以上公视的影音平台免费观看,
节目限时播映到11/8(一),大推大推!
作者: carolyn77228 (就爱轻音乐)   2021-11-07 21:09:00
YouTube 上游第三集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