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 育儿津贴/托育补助/扣除额排富门槛解析

楼主: q82465 (小咪妈咪)   2021-05-06 13:51:44
https://i.imgur.com/3woh3Dd.jpg
报税季又到了,之前整理了:
【0-6岁生育补助津贴懒人包】
【排富政策对育儿就学的影响】
文章后,许多人对于所得税率达到20%就不能领取托育补助与育儿津贴(排富政策)不太明
白,到底大约怎样的家庭年收入会不能领到这些补助呢?
按照以下公式来简单估计看看,你家是否有机会免缴税、不会被排富吧!
图文好读版: https://q82465.pixnet.net/blog/post/224263077
■ 双薪家庭
若夫妻所得低于【121万 + 免税额(夫/妻/抚养小孩/抚养未满70岁长辈每人8.8万;抚养
超过70岁长辈每人13.2万)+ 一般扣除额(标准24万,也可采列举)+ 特别扣除额(薪资扣除
额40万,学前扣除额: 未满5岁每人12万...)】可确保不会被排富。
化简如下: 所得低于【202.6万+未满5岁小孩数x20.8万+5岁以上小孩数x8.8万+未满70岁
老人数x8.8万+超过70岁老人数x13.2万】不会被排富。
■ 单薪家庭
与双薪家庭差别在薪资扣除额只有一半,因此所得低于【182.6万+未满5岁小孩数x20.8万
+5岁以上小孩数x8.8万+未满70岁老人数x8.8万+超过70岁老人数x13.2万】不会被排富。
PS. 超过的话还要看其他列举或特殊扣除额是否能抵销所得,才知道会不会被排富。
PS2:如果前年申报税率达到20%但去年没有却被排富,或去年家庭所得税核定税率未达
20%,仅因单方收入超过20%而被排富,以上情形可以去国税局申请“当年综合所得税核定
通知书”重新申覆后就通过了。(来源)
■ 所得税率级距计算详情
综合所得税率是按照所得净额的多寡来分类的,年收入 - 免税额 - 扣除额 - 特别扣除
额后才是所得净额。
综合所得净额 (元) 税率
0~540000 5%
540001~1210000 12%
1210001~2420000 20%
2420001~4530000 30%
>4530000 40%
年收入: 包含了薪资、利息、租金、奖金、交易等十项所得总和
免税额: 每个人88000(<70岁) 或 132000(>70岁)
扣除额: 标准家庭是24万(单身计算则12万),列举有可能更高
列举扣除额: 检附单据、列举出各个项目来扣除。 包括:保险费、医药及生育费、房贷
利息、房租支出、捐赠、政治献金等10项。 若纳税人可申报的列举扣除额超过每人标准
扣除额的12万元,选择列举扣除额就会比较划算。
特别扣除额:
主要是薪资扣除额(夫妻各最高扣20万,但若年收入10万则只能扣10万)
每名未满5岁的幼儿有学前扣除额12万,长期照顾扣除额每位12万(但此两项若扣除后还达
到20%税率或收入达670万则会取消扣除额...)
另外还包含了教育学费-抚养大专学生每人2.5万/身心障碍/储蓄投资等特别扣除额。
■ 数学练习题
到底大约多少收入会达到20%所得税率? 来做几道数学练习题就会比较熟悉了。
(以下是以最简单的标准扣除额值来算,实际上因为可能还有别的收入或特殊的扣除额,
例如房贷或身心障碍扣除额等等而多少会有差异。)
EX1. 双薪家庭 1名未满5岁小孩
夫妻年收 - 免税额8.8万x3 - 标准扣除额12万x2 - 薪资扣除额40万 - 幼儿学前扣除
额12万 > 121万
→ 家庭年收入 > 223.4万元 可能被排富
用公式算更快,【202.6万+1x20.8万】= 223.4万
EX2. 双薪家庭 2名未满5岁小孩 + 2名未满70岁长辈
夫妻年收 - 免税额8.8万x6 - 标准扣除额12万x2 - 薪资扣除额20万x2 - 幼儿学前扣除
额12万x2 > 121万
→ 家庭年收入 > 261.8万元 可能被排富
用公式算更快,【202.6万+2x20.8万+2x8.8万】= 261.8万
■ 如何降低级距
如果刚好在20%边缘又超过一点点的话可以想办法"降级",毕竟被排富的家庭无法请领托
育补助与育儿津贴,也没有幼儿学前特别扣除额和长期照顾扣除额,两相对比之下还差距
蛮大的。
假设0-2岁送托婴中心,就领不到托育补助: 6000x12 = 7.2万/年。
或是0-5岁的育儿津贴: 2500x12 = 3万/年。(今年和明年8月起加码后又差更多了~~)
幼儿学前扣除额的部分则约需多缴12万*12% = 1.4万/年。
假设生双胞胎都送托婴中心,超过20%就比低于20%差了(7.2+1.4)*2 = 17.2万元/年,这
种情况下捐赠数万元让自己降低级距说不定还比较划算~XD
以下是几种合法的做法提供大家参考:
1. 自提劳退6%来降低所得。
2. 跟兄弟姊妹商量将长辈放在自己名下抚养,再补贴他们一些。
3. 善用储蓄投资、保险、捐款扣除额。
4. 精打细算看列举支出是否能比标准扣除额划算。
5. 其他欢迎提出来讨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