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之前,
想先跟原po爸爸说声辛苦了!
不管是身为儿子、丈夫、父亲的角色。
我仅以一位也曾脚受伤开刀的妈妈角色,
来和您分享太太可能有的心情和想法。
以下文长,主要以妈妈和孩子的心情描述。
我的婆家与住所只隔两条巷子,
婆家的人都有在工作,
加上他们本来个人活动和饭局就很多,
因此一个月见面一至两次。
而娘家开车只需20分钟可到,
父母皆退休,
娘家妈妈年轻时曾为保母,
因此在我无法一打一时,
便经常与爸爸一同来家里协助我照顾孩子。
然而我在去年初孩子五个月大时,
因为走路不慎踩空,导致左脚脱臼及骨折。
当时我背着孩子出门,孩子吓得哇哇大哭,
我一边哄著孩子一边打119叫救护车,
根本顾不得脚有多痛,
脑中只想着接下来的几天孩子要托给谁。
即使孩子和外公外婆经常相处,
我住院的那几天,只要到了睡觉时刻,
孩子还是会哭着要找妈妈。
而出院后回到家里,想抱抱孩子,
每每抱进怀里,孩子便会立刻放声大哭,
其他人抱就不会,
声嘶力竭的哭声仿佛在告诉我:
“妈妈,妳为什么突然离开我?
妳怎么现在才回来?
妳是不是不要我了?”
那个情景直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
因此今年决定拆钢钉时,
我每天不断的和孩子说明:
妈妈接下来会有几天不在,
请他和外公外婆在一起,
结束后就会立刻回到孩子身边,
并且告诉他我很爱他,要他别担心害怕。
对孩子来说,
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主要照顾者能在身边。
您文章中提到除了太太,
岳父母也是较常与孩子有互动的,
行前不断的和孩子说明,
至少在妈妈不在身边的那几天,
孩子也比较不会产生被遗弃的感觉。
对您的太太来说,
要能作出离开孩子身边去做手术的决定,
是需要十足的勇气和相当困难的。
术后休养及使用拐杖的时间虽然较短,
但对于一个妈妈而言,
后援能不能帮上忙是第一考量,
后援能不能照自己育儿想法进行是第二考量。
至于术后能否有较好的休养,
会不会落下病根,自己身体复原的怎样,
根本就是很后面才会去思考的事情。
最后我想回复您在第二篇的P.S.:
老妈跟孙子视讯时会开玩笑:“如果拔拔麻麻又生了男孩,送过来台北阿嬷养!”
欧!这非常不好笑!这根本真心话好吗!
拜托不要用开玩笑和没这个意思,
来包装这种可怕的心思好吗!
我也曾和先生因为婆婆说话的内容起过争执,
而起初先生也总说婆婆没那个意思,
或是她没有想那么多,她开玩笑的。
我绝对相信他们说的时候都没有想那么多,
因为他们心里根本就是那样想的!
只是先生和婆婆本来是一家人,
早就习惯那样的说话方式和内容,
但是我听了很不舒服很害怕啊!
如果您希望在儿子和丈夫之间取得平衡,
真心建议您不要在开刀后援上跟太太意见相左,
因为不舒服的是她,担心烦恼的是也她。
若您母亲想表示对媳妇的关心,
待太太康复后,
假日您也在的时候邀请她下来南部住所,
这样妈妈能看到儿子媳妇孙子,
儿子能看到妈妈和孩子有所互动,
太太能从旁协助婆婆和孩子相处,
融洽后再慢慢增加见面的机会,
我想这样应该能比较减缓您内心:
“妈妈已渐渐不需要存在在我的世界”的情绪。
祝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