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嘿!你怎么 #hashtag 妳自己?

楼主: iamis (包子脸)   2020-04-06 23:08:32
前几个礼拜上了一堂课,
里面有个活动是讲师请我们
为自己设计一个形象标签。
过程中让我对全职妈妈这个角色有新的看法,
某部分而言,也是一种自我认同吧!
特别记录下这个活动,
希望同在育儿路上奋斗的家长们,
也能对自己的身分有不一样的看法:)
脸书原文:https://reurl.cc/pd1R6b
下文复制贴上:
《嘿!你怎么 #hashtag 妳自己?》
Instagram有个有趣的功能叫做“hashtag”,
只要在文字前打上“ #”,
就像个超连结,
能把相同标签的贴文给归类在一起,
这也有点像搜寻功能,
只要我打上“#妈der笔记”,
就可以看见相同标签的贴文,
同样的,我的贴文也会被看见。
所以hashtag翻成中文叫做“主题标签”,
功能上就像个关键字,
把相同内容给收拢在一起。
有意思的是,“标签”这个词,
以往用在人身上经常是负面的,
比如“别贴我标签”、“撕掉身上的标签”。
但在IG的世界里,hashtag成了正向行为,
不仅能彰显个人,也能被更多人看见,
尤其,#拥有一个专属自己的标签是很酷的一件事。
那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又怎么标签自己呢?
换个方式问:
“在初次见面的场合,
你都怎么介绍你自己呢?”
我的话,很简单,
我最常用职业来自我介绍,
了不起再加上工作单位,
通常对方就顺着这个职业开启相关话题,
然后话题都差不多,
几乎都绕着这个职业转。
很无聊,对吧?
是蛮无趣的其实,
谁想在下班后还聊工作的事呢?
而现在,当我说我是个“全职妈妈”时,
很多人都投以佩服的眼光,然后说:
“全职妈妈很辛苦欸!妳好伟大!”
然后会接着问我先生是做什么的,
得到一个职业名称后,
话题通常就绕到那个职业上,
即使那跟我本身没多大的关系。
这是真的!
没有人会接着问我怎么打理生活,
怎么设计安排每天的活动,怎么跟小孩相处。
好像......这没什么好聊的!?
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全职妈妈这个身分这么没意义吗?
那坊间盛传将全职妈妈这项工作换算成
“保母、厨师、采购人员”加总起来的薪资,
发现全职妈妈薪水其实是天价,
这件事难道是骗人的吗?
周末,我去上了一堂课,
才明白不是全职妈妈这个身分没意义,
只是因为大家对这个角色的认识太过扁平。
而我回答“全职妈妈”这四个字,
也无形中加深了这个扁平的刻板印象。
所以,
老师要我们撕下身上原本平凡的职业标签,
为自己设计一个新的,
希望别人能记住你的那一个。
举例来说:
“天使守护人”VS.“婴儿室护理师”
“城市里的宝藏猎人”VS.“房屋仲介”
“文学与读者的摆渡者”VS.“国文老师”
两相对照,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所以,课堂中其中一个练习是这样的:
“我叫____,我是一个____(标签),
如果你想知道_______(专长),
我很乐意跟你分享。”
练习的过程中,
我发现妈妈这个角色
随着孩子的成长也不断在变化:
“比如在孩子六个月以前,
我觉得自己是个 #生物观察家。
每天观察照料一个初生的哺乳类婴儿:
每餐奶量多少、睡眠时间多长、
尿布的重量正确吗?大便是什么颜色?
我当时下载了纪录的宝宝作息app,
企图从中找寻一套规律。”
“六个月到一岁半以前,
则像动物园里的 #饲育员。
配合孩子成长阶段,准备合适的副食品,
无油无盐无调味是基本款,
还要讲求食材营养搭配,好看也要不难吃。”
“一岁半过后,
则觉得自己像个 #驯兽师。
面对一个拥有个人意志且主见明确的孩子,
必须想办法在不打击孩子自信的前提下,
运用各种手段,建立起孩子的行为规范。”
最后,我的课堂作业是这样写的:
“嘿!我叫 雀可,
我是一个 #提炼爱的驭儿师,
如果你想知道 #育儿生活的美好
我很乐意跟你分享。”
回过头来看,是不是不论哪一种hashtag ,
都比全职妈妈这个标签来得立体多了呢?
所以现在,
我想邀请你一起来进行这个课堂练习,
不管你是不是全职妈妈,都可以一起来玩。
活动开始囉!
请复制下面这一段话,
并在空格处填上你的名字、标签,
我相信每个人写出来的内容都会不一样,
而这正是有趣的地方。
“嘿!我叫_____,我是一位_______(标签),如果你想知道_______(专长),
我很乐意跟你分享。”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邀请他们一起撕下原本扁平的刻板印象,
贴上专属的个人形象标签。
也欢迎在底下留言,
期待各种专属的形象标签:)
——————————————
嗨,我是Check,
这里记录我的育儿日常,还有偶尔的自我对话
https://www.facebook.com/checkchecknot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