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 “自律与负责”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楼主: emily770301 (Emily)   2020-03-23 14:11:53
写在文章前:因为我是国中教师,所以先以教学现场所见为例,进而谈到亲子教养,若不
符版规,会再自行删文,谢谢^_^
—————
在教学现场中会看到一种老师,时常帮学生打扫的老师。
大致上可分成两类。一,是他很有爱,舍不得学生在课业重担下还要负责打扫工作,宁愿
让他们多休息一点,或是宁愿让他们多读一点书。二,是他太勤劳,认为学生动作慢、没
效率、打扫不确实,于是干脆自己来,立刻清洁溜溜。
我从来不帮学生打扫,因为我爱他们的方式不一样,而且自知不是勤劳的人。
更重要的是,因为我相信他们能自己做到。
在扫区分配上,我力求公平、适性,且每学期重新分配。学期刚开始,我会带着每个学生
认识他的负责范围,并且亲自示范打扫方式与标准。
初期,我几乎每天看打扫,了解每个学生的打扫状况,时常给予鼓励或提点,并且慢慢培
养干部的领导能力。稳定之后,我会减少看打扫的频率,即使到班,也只需随机检查,大
多透过干部了解状况,或是适时处理突发事件。后期,看打扫变成一种形式,反而是利用
那段时间和他们哈啦、关心近况。
我从来不帮学生打扫,但上届学生可以在国中三年中,几乎每个学期都得到整洁竞赛的最
高分,包含我安胎及产假期间。
当然,除了上述之外,配套的安排还很多,比如引导学生自我检讨、提供非物质性的奖励
、其他班经技巧等,但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从中学会了“自律与负责”。
如果我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那么,我的教学目标就不会是要培养出一个个“做得好”的
学生,而是“愿意做”的学生。
因为无论任何事,只有自律与负责地“愿意做”,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做得好”。
于是,举凡读书计划、班级秩序、校庆园游会,我都提醒自己尽量从旁引导,而非全权主
导。
的确,我们都知道“自律与负责”很重要,也知道最好从小做起,但到底是哪一个时机呢

我认为,就是在某个情况下,大人会觉得自己做比较快,而让小孩自己来很麻烦的时候。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收玩具”。
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当他们的玩具开始越来越多了,我就开始教他们收玩具。
起初,我会牵着他们的手,拿起玩具放到盒子里,一边说著“OO回家囉!”。之后,我
会开始鼓励他们自己拿,收得少、收得慢,都没关系,重点是他愿意做。丢太大力,我会
示范如何轻轻的放;收得太慢,我会亲自带动收拾气氛。
久而久之,他们就有了收玩具的习惯。每次进房睡觉前,游戏区一定收拾干净,甚至,如
果想要玩的太多,也会在提醒之下,先收好一部分再拿新的。
如果我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那么,我就会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培养他们如何“
自律与负责”,而不是期待他们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好像吃了什么神丹妙药,突然变得成
熟懂事,那叫天赋异禀,或是天方夜谭。
毕竟,“自律与负责”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
—————
我们不只是老师
欢迎在终生学习的道路上与我们同行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144575067084776/?d=n
作者: phoneyeahpan (斑斑枫小华)   2020-03-23 17:41:00
真的!我觉得首先是要相信再来是放手还有等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