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O7kMyJC.jpg
以前的我,还没生养小孩,如果看见小孩打人,下意识可能就是:“没家教”。万万没想
到,我的小孩也会打人。
一岁左右,双胞胎弟弟开始出现打人的行为。
起初,他大概是想要和姊姊互动,但还不会控制力道,所以看起来就像拍打的动作。而姊
姊通常不太会立刻有反应,如果大人一个不注意,他就会越打越大力,直到姊姊大哭,他
还在旁边笑得很高兴。甚至,他也会开始打我们,误以为有趣。
当然,在这个行为刚萌芽时,我们便开始有了警觉心。事发当下,我们不会随他起舞,以
为可爱。我们告诉他,如果想要和姊姊玩,应该要怎么做,于是拉起他的手,摸摸姊姊,
并一边提醒“轻轻的、轻轻的”,不厌其烦地为他示范。
如果这样就学会了,我就会说我儿子是个天使,但......
某天去亲子馆,他看见一个男宝,想和他互动,却打了对方的手,让对方的水杯掉落在地
!我正感惊讶的同时,又瞥见对方妈妈脸色铁青,赶忙带着他向那对母子道歉。
“没家教”,回家后,从前的念头不断在我脑中盘旋,而另一边,现在的自己又忙着跳出
来反击说:“这是天大的误会啊!”
很快地,我便想通了这个自我矛盾。“家教”不是自以为有教就有用,而是“找对方法”
并且“坚持执行”,才能看见孩子的改变与成长。
于是,我们夫妻有了共识,在小孩打人的时候,有一套SOP处理流程。
如果他还没打下去,我们能及时阻止,便抓住他的手,请他“轻轻的”摸对方。
如果他已经打了,我们会很严肃地告诉他,打人是错的,对方会痛,再拉着他的手,在对
方被打的位置上轻轻的“秀秀”,最后,请他说声“对不起”(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带
着他双手合掌、点头示意)。
虽然这一连串的流程,有一点麻烦,尤其是在任何时空背景下,都要坚持执行,确实考验
我们的耐心。虽然,有一阵子弟弟似乎很享受这个过程,甚至会因此故意打人。虽然,他
后期打人不再是因为想玩、想互动,而是由于激动、生气,情绪失控。
然而,我们仍然不放弃,坚持执行,大约半年。
一岁半后,终于很少再看见他打人了。他开始知道要如何和对方互动,他会轻柔地抱抱姊
姊,也会深情又调皮地亲亲她。他开始知道要如何初步面对情绪,他可以重拾本能的哭喊
,也可以主动找我们协助处理。
偶尔,不小心打了人,他很快便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给对方“秀秀”,并在我们的
提醒下,说声“对不起”。
我常常思考,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我们能够保有多少耐性?愿意花多少心力去找方法?
愿意花多久时间去坚持?
再者,当孩子的行为影响到他人,我们能够保有多少理性?不卸责(都是they的错,我的
孩子只是......),但也不恼羞(我的孩子真差劲,一定要好好教训)?
体罚,很快见效。你敢打人,我就打你,让你知道痛、知道错。孩子或许会在疼痛与恐惧
中,渐渐知道他做错了,但他也或许永远搞不明白,到底怎样做才是对的。更或许,他以
为,长大后就可以用这种方式对待比他还要弱小的人。
温和的坚持,很慢见效。你打人,我同理你的动机与心情,但还是要告诉你,这是错误的
,该怎么做才适当。孩子在被理解与包容之中,将会慢慢修正自己的错误,勇敢、积极、
主动地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一直不是有耐心的人,更完全说不上温柔。谢谢我的孩子,在你的成长中,也看见我的
成长,因为我开始一步步学着,如何成为一个成熟的大人。
─────
我们不只是老师
欢迎在终生学习的道路上与我们同行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143700317172251/?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