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自我修复的行动/做出改变

楼主: iamis (包子脸)   2019-12-13 00:25:16
这是上一篇自我对话之后,
我跟先生认真的提出固定下班时间的要求,
其实他对我一直没有太多意见,
基本上我想干嘛就干嘛。
-
但为什么我还是这么疲惫?
现在想想,其实是自己没有设下界线,
总觉得自己好像还是要处理孩子的一切,
等孩子睡了才可以休息,
但问题来了,等孩子睡了之后我可以干嘛?
九点多哄睡,洗个澡收拾一下都十点多了,
这时间除了吃宵夜追剧还能干嘛?
(但这些又不能让我真正充电)
-
后来我找了一件事让自己有事做,
也因为这件事,让自己有走出去的动力,
终于放下骂骂号的孩子转身离开。
下面是我的过来人纪录,
也纪录下先生逐渐长出来的育儿技能。
#妈der笔记55 疲惫妈妈的自我修复练习/做出改变
去年八月,
我参加了一个全职妈妈的情绪支持团体,
那时,咨商师曾设计了一个活动,
请我们在纸上写下自己平常纾压的方式,
当时我写的是“书写、旅行、放风、当妈宝”。
-
时隔一年,
当我提笔写下自己希望“下班”后
可以从事的活动时,
脑海只出现一个选项,那就是“去运动”,
没错,这个已经跟我的日常完全平行的选项。
-
虽说生孩子之前也没有固定的运动习惯,
只有偶尔为了减重跑跑步踩踩健身车而已。
但以前再怎么胖,肚子上的肥肉还是紧实的,
现在肥肉不减反增,
加上因为怀孕撑松的肚皮,
不论从正面、侧面、背面哪个角度来看,
我都想叫自己一声“大妈”(哭跑~
-
不只如此,年过三十加上生过孩子,
长期没有运动的结果就是身体素质不断下滑,
现在已经不是瘦不瘦,好不好看的问题,
而是身体没有足够的肌肉支撑,
长期姿势不良导致腰酸背痛也影响我的生活。
-
现在看来,
以前那个为了体重数字而运动的自己,
挺像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
因为现在运动对我来说,
已是关乎健康安危,是迫在眉睫不得不为的。
-
所以,我加入了健身房会员,
这个我以前觉得有点奢侈又怕浪费钱的选择。
因为我太清楚自己懒惰、无法自律的性格,
加入会员就是让自己没有理由偷懒,
而去越多次越划算也符合我精打细算的心态(笑~
-
于是,从七月开始,
我便展开了健身房的运动之路,
基本上都是晚餐后收拾休息一下,
九点到九点半左右抵达健身会馆,
如果团课有兴趣就上团课,
不然就踩滑步机40钟/5公里,
再拉筋收操一下,洗完澡后神清气爽的回家,
到家后小孩早就睡了,世界多么美好!
-
我去运动的时间,
差不多也是小孩要上床睡觉的时间,
所以哄睡的任务就改由先生出马。
在此之前,孩子多数时间是我哄睡的,
所以第一个礼拜的阵痛期非常可怕,
就算先生在旁边,
小孩还是哭得像个被遗弃的孩子,
哭声之凄厉的连我在家门外穿鞋子都听得见,
不过,第二个礼拜之后,
小孩就开始接受陪睡者换成先生的事实,
虽然还是会哭一下,
但之后还是会主动躺在先生怀里安静睡着。
-
截至目前为止,
我的运动生活进行了快两个月,
虽然生理方面的数值差异不大,
但对我个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当下可以很专注在运动这件事情上以外,
运动也带给我一些成就感,
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做点什么的。
最重要的是,在这一个多小时里,
我抽离了带孩子的状态,
这一刻纯粹只属于我自己,
而这样的纯粹,
正是我内心一直渴求而不得的。
-
运动,
是自我修复练习当中最重要的一项,
而最大的关键是:
我真正放手将孩子交给先生,终于放过自己。
(当然也要先生是个靠得住的队友才行
(其实先生一直很给力
#所以不是他变可靠了 #是我放下了
-
当然,我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药,
因此重点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进行自我修复,
而在于顺应自己的内心,倾听它的需求。
-
祝每一位在育儿路上身心俱疲的妈妈们
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疗愈方式:)
(待续....
——————————————
嗨,我是Check,
这里记录我的育儿日常,还有偶尔的自我对话
https://www.facebook.com/checkchecknote/
作者: raincloudsun (单身魂)   2019-12-13 01:14:00
我也参加健身房一年 觉得很值得 目前儿子2y5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