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删
很多人分享下班后的时间规划,原po都可以参考学习和调整。
但我觉得很重要的调整是思维~
2岁的孩子其实可以参与很多事情了,有品质的陪玩陪读固然重要,但我认为从生活经验当中学习和体验更是亲子之间无可替代的回忆。
晒衣服、晾衣服、采买、甚至做饭,孩子都可以尝试体验做做看,这些家事里头隐藏非常多小肌肉的练习,或孩子也可以拿着他的扮家家玩具在旁边一起做,观察和模仿学习也是很棒的一件事。
过程当中可能会有很多爸妈的崩溃情节,例如小孩打翻东西、小孩今天情绪不好或妈妈情绪不好两人一起爆炸。这些情节想起来很痛苦,但我认为这就是育儿人生当中很深刻的一幕,孩子也必须体认人生不是永远都美好的不是吗?
我们不可能永远set好完美情境给孩子,否则我们要如何教育孩子面对挫败/孤独/不适时该如何处理?
我是无后援两个男宝,每天都觉得下班就是战场,抢玩具、崩溃哭,最近大宝开始有功课要陪着完成,二宝就在旁边哭哭讨抱或捡橡皮擦屑尝味道……
有时可以早点接大宝,他很享受独处陪伴的时光,会希望弟弟慢点回来;我就会告诉他“我们和保母讲好了的时间,我们就要说到做到”。有些时候妈妈自己心情也很差,赶时间又塞车整个就要爆炸,我就会跟孩子分享这种心情,久了大宝也很会主动分享心情,也会关心我“妈妈妳还好吗?”甚至告诉弟弟“你不要哭,妈妈在开车,要安静”。
这些事情不是绘本可以深刻带孩子体会的经验,都是生活点点滴滴的累积呀!
原po是用心的母亲,才会想有所调整。但任何的调整要走得长久,其实要变的是思维。
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