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的文章,大多是下班时反思,一些在婴儿室里头发生的事,我自己也还没有生
孩子,所以能提供的经验不多,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看看,希望提供给需要的父母们。
———————————
在婴儿室里头,除了小辣椒、班长以外,偶尔也会出现其他可爱的名字。
某天喂奶时间,我一边检查护理记录,一边看着眼前的宝宝,狐疑地问同事。
我:‘蛤骂(蛤蜊)刚刚真的有吃了吗?’
同事A:‘有!’
我:‘她看起来好像还是很饿,要补点心吗?’
同事B:‘我补过了!’
————————————
蛤骂,是她爸爸帮她取的绰号。
原因是她看起来总是很饿,不管有没有喝过了,蛤骂的舌头常常会吐出来寻乳,看起来很
像蛤蜊在吐沙。
蛤骂属于骗吃骗喝的那一类宝宝,每个路过她的人,都会忍不住想要补她吃点心。
后来的好几餐,只要喂完蛤骂,我就会捧着她正在吐沙的脸告诉她
‘妳刚刚已经喝完囉,妳刚刚已经喝完囉,妳刚刚...’
企图用催眠的方式,让她相信她刚刚已经有喝过了,大概讲个二十次,蛤骂才会收回舌头
。
名词解释
补点心-餐与餐中间,如果任何方式都无法安抚宝宝,且宝宝口欲强到无法用安抚奶嘴安
抚,且足月儿、且奶量已经调到上限、且不能补太多、且要在记录上呈现补了多少。
为什么补奶要有这么多严格的限制呢?宝宝如果想吃就应该照需求给予不是吗?
这是我一开始进婴儿室觉得最难适应的地方,每个人本来就有肚子比较饿,跟肚子比较不
饿的时候,食量也有不同,消化速度也不一样,怎么可以像机器人一样对待呢?
从刚开始对宝宝肚子饿不忍心所以补点心,到后来渐渐发现,原先我认为的补奶,在婴儿
室的环境下,并不是对待宝宝最好的方式。
有可能,我所补的点心,仅是为了填补我心里的不安。
————————————
不论是在远古的部落,早期的农村,或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都是由妈妈直接背在身上
,需要时直接供应营养,有点像...行动电源。
这时候依宝宝需求给予,是照顾者与宝宝之间很亲密的默契,两个人可以从这个默契中找
到喂奶的时机、宝宝的需求不太会被误解,也不需要有定时定量的限制。
这样的喂奶模式,让照顾者必须把大部分心力投注在宝宝身上,这也是宝宝为了存活下来
,所形成的最美好的设计。(如果宝宝一出生,就能一次吸到,足以利用8小时的热量,
那他就不需要依附母亲,同时也失去时时刻刻被关注、被保护的理由了)
之后随着医疗与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方式,例如:奶瓶、婴儿室、月子中心、托婴中
心等集体照顾的模式,好让更多的宝宝顺利活下来,也让照顾者可以分出心力轮流照顾。
喂食从一个人,慢慢变成两个人、一群人、到一个医疗团队的责任,在这样多人共同照顾
宝宝的情况下,正确的判断、依照宝宝的需要给予变得相当困难。
————————————
因为,有种饿,叫‘...’觉得妳很饿。
‘…’有可能是阿嬷、阿公、婆婆、公公、妈妈、爸爸、保母、隔壁邻居...
当喂食宝宝的人数超过一个人时,宝宝的哭泣就会依照‘...’的主观经验被处理掉,而
忽略了宝宝的真实需求,通常,最好处理的两个方法,一是抱起来,二是喂奶。
为了避免太多的‘...’一直出来乱,也确保照顾者可以好好照顾其他的家庭成员,(大
宝、二宝、妈宝),原本宝宝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慢慢地开始有一个大方向,在不伤害
宝宝肠胃的情况下,制定了公式,让宝宝在一餐内(瓶喂)可以摄取撑过3-4小时的热量
,这样精准的计算以后,也就不太能够再补太多奶了,但宝宝口欲并不会因为热量达标而
满足,这时候安抚宝宝,与判断是否需要再增加奶量,就非常考验爸爸妈妈的技巧了。
————————————
‘多吃会怎样?’
偶尔补个点心身体会自动代谢掉,但是如果每一餐中间都补,总量加起来超过原本需要量
太多的话,就会造成以下问题:
1.肠胃负担、肾脏负担增加
消化食物对宝宝来说是一件非常耗能量的事情,且宝宝肠胃里能抓住营养的小触手没有那
么多,小触手一下子抓不住大量的营养,大量的多出很多废物要排出去,肠胃就会容易发
炎。
2.小时候胖就是胖
过度喂食会造成宝宝脂肪细胞数量增加,长大后比较容易肥胖,也会破坏饱食中枢的敏感
度,让宝宝越来越慢感觉到饱,或是一直处在吃不够的感觉下。
3.胃食道逆流、拒奶
过早的拒奶(三个月之前),有可能是因为喂食不当,奶量调上去后发现宝宝有些时候吃
不完,然后勉勉强强的喂完,宝宝产生压力,对于进食的经验不好。
4.无法判断是否有其他不舒服
宝宝如果有其他不舒服,喂奶后就会继续哭呀!喂完奶如果还是哭,就可以判断是不是其
他不舒服了吧?
有些时候宝宝只是很热,喂奶时通常会把包巾打开,打开以后她的不舒服被‘暂时’缓解
了,因为被热到醒过来,刚好有东西在嘴巴那我就吸一下好了,然后被放回到没被改善的
过热环境,但是血糖刚好上升了好想睡,那我就继续睡好了。
有些时候宝宝是斜颈,因为她睡其中一边睡久了会很不舒服,妳刚好抱起来补点心,放回
去的时候,刚好躺到她比较习惯的那一边,睡起来不会卡卡的,就不哭了。
诸如此类的其他不舒服还有好多好多,宝宝口中有东西,就会产生吸吮反射,吸了以后奶
流出来,就会引发吞咽行为,连续动作之下会让妳以为她还需要。
————————————
如果一天计算出来的总量是600ml,有的宝宝一天喝6餐(100ml),有的宝宝一天喝8餐
(75ml),亲喂的宝宝假设一天喝12餐(50ml),总量都是一样的。
‘不要拿瓶喂的标准,去判断亲喂的奶量’
如果是亲喂,就要以亲喂的角度去看,有太多的新手妈妈们,觉得亲喂后宝宝才过1-2小
时就饿了,是不是奶不够?
亲喂本来就应该是少量多餐的型态,一直到妈妈奶顺了,或是宝宝口腔变的更厉害了,才
能够慢慢区近瓶喂的效果。
但如果妳的一天只(能)亲喂两餐,或是宝宝都处于无效吸吮的状态,就需要暂时在亲喂
后补足奶量了。
无效吸吮:
倘若亲喂时宝宝挂奶一小时,且原本胀硬的奶,在亲喂完并没有消减,在喂奶过程中宝宝
快速的吸奶,没有慢而深的吸跟吞咽,且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就有可能需要评估,是不
是宝宝都在无效的吸吮,没有摄取到奶,虽然会一直睡,看起来很乖好像是喝饱了,实际
上是血糖低,或是没有力气起来找奶喝。
亲喂在短短几句话内太难解释清楚,之后会另外开一篇说明亲喂时有效吸吮的判别。
————————————
‘如果暂时无法分辨吃得够不够,那就看出来的够不够’
1.看小便
出生4-5天后,一天要要有6-8包重重的小便,如果小便越来越少,就很明确的知道必须要
调整奶量,或增加亲喂次数,或增加亲喂效率了。
2.看体重
如果有体重计的话,宝宝除了出生后三天的体重减轻,一般出院后如果直接带回家照顾,
宝宝一天会长20-30公克左右,满月回诊时最少最少最少要长500公克。
————————————
‘是解决了我的焦虑,还是解决了宝宝的需求?’
我时常问自己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好像很难分辨
但是我们可以想像
如果今天妳非常要好的朋友
她处在忧郁症里头,正面临低落时期
妳一方面希望她可以快乐起来
一方面又觉得除了陪伴好像也没有其他办法
想要她立即快乐起来的妳(想要宝宝马上不哭),
其实是希望她的快乐能解除妳的焦虑。
而接受自己的没办法,在旁边陪伴的妳,
或许才能更靠近她的真实需求。
在妳暂时还不了解宝宝到底要什么之前
请先放下焦虑的心情
当妳越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越能够接受很多的没办法,
反而越能真诚回应与察觉宝宝的真实需求。
————————————
参考资料
我的宝宝有吃到足够的奶水吗?
https://mfeed.pixnet.net/blog/post/67060011
这系列都是代PO文章,因为原PO上班的关系,更新文章的速度会比较不稳定,如果要
回应心情,可以直接回在下方,如果要分享或是有小疑问,可以直接到FB分享跟发问,
会比较方便。
Ps.新生儿是指满月以内的宝宝唷!每个阶段的宝宝需求跟照顾方式不太一样,希望帮助
新手爸妈们先顺利渡过第一关。
新生儿安抚懒人包
‘为什么你需要控制宝宝不哭?’
https://reurl.cc/V9NlR
‘宝宝到底在哭什么?’
https://reurl.cc/9l7aV
‘宝宝安抚-很杂唸的实战篇’
https://reurl.cc/nKrAD
‘宝宝安抚-该让宝宝哭多久?’
https://reurl.cc/AQ9RZ
‘宝宝安抚-没耐心怎么办?’
https://reurl.cc/0LDjk
‘宝宝安抚-不会吸的宝宝?’
https://reurl.cc/NzE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