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
我没想到我会回文
先说我不是假日父母 也不是假日父母的小孩
若觉得我因此没有资格评论 我很抱歉 占用版面
我想简单从我知道的理论研究和心理学实务来讨论
抛砖引玉 也希望得知更新一点的研究
这里卧虎藏龙我已经做好被鞭的准备(抖)
首先是我的结论
1. 何时接回小孩好?
在有把握确认小孩跟着你安全无虞衣食保暖等等基本需求,愈快愈好
2. 版上有另一个类似议题:增加次数是否有帮助(=增加亲密度?...暂时这样定义吧)
若增加质量应可以预期有帮助
进入论述
我以“依附关系品质”来科学化定义“亲不亲”这个议题
我主要知道的研究是1970-80年代以色列的Kibbutz infants 研究 (Wiki上面有资料)
简言之这是一种犹太生活方式
婴儿出生后集中在一个抚育的机构由专人照顾
父母回去原本工作岗位 不负责照顾婴儿
只在一天的下午与婴儿相处几个小时
晚上就离开 不会一起吃饭睡觉
大致结果是Kibbutz婴儿仍会与父母建立attachment
但确实有一些报导/自白 说长大会有心理社会议题
抱歉我找不到更像假日父母的研究samples
其他如从小被收养的研究是有一些其他的变项使得小孩不得不交给非父母照顾,例如来自贫穷/危急/吸毒的家庭
实在不能把小孩的状况单一归咎到不是给父母顾
研究attachment依附关系者如Bowlby
强调早期依附关系建立的重要 关键期是0-5岁
(以现在的观点这个期间好长啊妈妈的职涯已死)
它也提醒10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跟这个世界建立很多关系/连结了,与身心健康攸关的婴儿-主要照顾者之依附关系又怎么会少呢?
然后,研究者强调responsiveness是依附关系品质的关键。就我的理解,就是照顾者有没有即时适切温暖回应婴儿的需求。
请注意我没有讲“正确的回应”喔,没有什么对错好讲的,各种情境无法逐一评论。
即使总是物理性地陪伴在婴儿身边,但心思根本不在上面,这个品质也不会太好吧。
补充说明第1个结论,还是要确认父母的状态在可满足基本需求的状况下再接回小孩
严重的心理疾患/三餐不济/安全疑虑/虐婴风险等
在我看来都不适合当主要照顾者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个讨论串使我映照出一个自己的议题,因为以我的状况题目应该是:
育婴假博士生何时回到研究室好?
兼差心理师何时可以回去做全职?
一样是取舍问题,必定是觉得暂时牺牲学业事业可以接受才决定这么做。
所以我承认我这几年在学术和专业上完全不能打/很迟缓
指导老师若骂我是智障我也会同意的
(你看我引用的研究多么老派)
然而我知道牺牲的滋味
所以我尊重任何苦思良久的牺牲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