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 谈精子与卵子结合的绘本-妈妈我从哪里来

楼主: q82465 (小咪妈咪)   2018-11-13 11:57:03
图文分享版: http://q82465.pixnet.net/blog/post/222389538
这篇介绍文本来是放在学龄前版,不过最近有妈妈问到这本“妈妈,我从哪里来?”
适合几岁开始给孩子看? 因为她翻开来发现里面讲到精子与卵子,就马上把它阖上了。
她的孩子四岁了,但是怕教这些太早,所以感到犹豫。
另一位妈咪说她一岁半就念给孩子听了,但是把卵子代换成妈妈的蛋,
精子代换成爸爸的小蝌蚪,两个结合后就变成了受精卵。
听到这里不禁莞尔,既然最后都变成了受精卵,何不直接教孩子正确的词汇呢?
小小孩的世界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听到什么知识就接收,并不会延伸成什么奇怪想法。
为这两个词汇戴上有色眼镜的人,通常是大人自己。
我念给女儿听是三岁半时,第一次念虽然有点觉得害羞,但小孩的态度却非常地坦荡。
相反的,她觉得那些精子的对话与模样很可爱。
对孩子而言就像是认识动物的名字. 物体的名字那样自然。
因此我觉得单纯以知识绘本的角度来说,不用害怕太早教孩子正确的知识,
尤其是即将上幼儿园离开父母保护罩前的孩子,早点教他们性别的差异,
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唷。
除了这本"妈妈,我从哪里来"外,这套幼福童书出版的宝贝成长绘本还有三本: 我带米粒
去旅行/我的牙齿在摇晃/我的头脑最强大,
https://i.imgur.com/deD8vLx.jpg
当初为了凑运费买来看后发现内容意外地优质,它除了教导许多身体知识外,并透过食物
或生物的可爱对话让小读者对他们产生兴趣,读著读著就很好奇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剧情发
展~
比较像在看有趣的故事而非单纯的教学书,让三岁的小孩也能很容易理解生命从哪里来、
食物在肚子里如何消化转换成粪便、乳牙与恒齿的功能与保健相关知识、人类与动物的能
力差异等,内容浅显易懂,资讯也还蛮丰富。
外壳是大尺寸精装本,内页35页,非硬页书但是偏厚的纸质,一套四本虾皮卖33x元,cp
值很不错。
< 妈妈,我从哪里来 >
生命起源的绘本有很多,但这本内容算是比较详细的,也有带到性别教育,教孩子保护隐
私。
导读的部分可以引导询问宝贝猜猜看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吗?还是从石头
里蹦出来的?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是妈妈生的,但是不知道具体内容,看完这本就会有正确的认识了。
故事一开始从爸爸妈妈结婚后想要生宝宝,所以就盖被被(冒爱心)...
爸爸的身体里有很多长得像小蝌蚪的精子,他们每个人都想要跑第一名去跟卵子交朋友~
https://i.imgur.com/Y5tTIcu.jpg
经过白色的线条路径,这些精子就会跑到妈妈的肚子里去找卵子。
女生正常情况下多个滤泡中只会有一个发展成完整的卵子,偶尔会产生两颗卵子。
她们很期待谁会跑得最快呢?
经过激烈的竞争,最后有两个精子脱颖而出与卵子结合,原来这本书画的是异卵双胞胎呀
两个小小的胚胎在妈妈的子宫里长大,发育出身体四肢与听觉。
这页不小心放反了,没注意到婴儿快出生时应该是头下脚上的XD
生出来后,因为小baby不会说话,只能用哭哭来传达他不舒服或肚子饿.想抱抱,让新手
爸妈手忙脚乱的。
好不容易在爸爸妈妈的悉心照顾下,宝宝会爬会站了,也开始会说话与思考。
接著书本带到如何分辨男孩女孩? 留长头发就是女生、男生都一定很勇敢吗?
绘本提出了反例,接着教导孩子正确的分辨男女性征,以及哪些部位不可以露出来给别人
看。
这些保护隐私的性别教育最好在上幼儿园前要先教小孩,毕竟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多一分
谨慎总是好的。
< 我带米粒去旅行 >
这本书以一颗米粒的视角讲述他到人体去旅行发生的故事,让小朋友知道他们吃的饭菜都
去哪儿了,最后如何变成大便的过程。
一颗种子被埋在很深的土里,周遭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
于是它往上钻呀钻呀,终于破土而出,长出了嫩芽。
小种子长大变成了一株稻穗,上面结满了累累的稻米,压得他们头都垂下来了。
被精炼成白米的米粒们在市场被人挑选买走,然而他们还不晓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还
以为会被种在花盆里(为它默哀...)
结果当然是被煮成香喷喷的米饭,被人类吞下肚了QQ。
米粒与食物首先会从食道滑下来,好像在坐溜滑梯一样~
掉到胃里的时候,食物虽然被牙齿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但大家都还能互相打招呼说自
己是什么。
经过胃酸的消化,渐渐得这些食物都被分解软化,食物们一直认错对方种类,小孩看到这
儿觉得很好笑。
接着食物通过很长的小肠,到达大肠的时候已经很多都没什么营养了,最后水分也被吸收
,就成了大便。
https://i.imgur.com/amxwLnB.jpg
这本书一直讲到米粒被大到马桶后,经由下水道被排出,当成堆肥供给新的植物营养。
最后小鸟啣著种子飞往远方,继续展开小米粒(虽然已化为植物的营养了)的旅程,故事有
承先启后感,安排得不错。
< 我的牙齿在摇晃 >
本来看到这个主题想说跟三岁多的女儿讲换牙会不会太早了,还好绘本念起来还蛮好懂的
,让小朋友提前知道他们以后乳牙会掉下来换成恒齿这件事。
绘本也有提到各种牙齿的功能,与不好好刷牙会蛀牙的剧情,顺便帮孩子上一堂牙齿保健
课。
一个六岁小男孩有一天在吃苹果时,一颗牙齿就这样被卡在苹果里掉出来了。
男孩不想要牙齿离开,把它放在枕头下,隔天拿去请爸爸帮他黏回去(好可爱的思考逻辑
XDDDD)
男孩的爸爸跟他说掉了就黏不回去了,乳牙会掉是因为以后要长恒齿的关系。
这页是20颗乳牙,大约两岁半就会全部长齐。
https://i.imgur.com/KWoeaZT.jpg
乳牙脱落后最后会换成32颗恒齿。
另外世界上最多牙齿的动物竟然是蜗牛,有两万多颗牙,真是看书长知识。
各种牙齿有什么功能呢? 门牙.犬齿.小臼齿.大臼齿各有不同的功能唷!
但他们都一样由珐瑯质.象牙质...等构成。
小男孩想说牙齿这么好用,那他要好好使用,于是睡前吃一大堆零食又不刷牙,结果就是
可怕的蛀牙细菌大军来吃他的牙齿了!
牙齿们都受伤了,赶快通知大脑散布疼痛讯号,提醒人类要保护它们。
后来经过牙医的修补,终于把破洞补好。
牙医也教小朋友用牙刷牙膏来对抗蛀牙菌,并且教了一些牙齿保健的常识。
< 我的头脑最强大 >
把头脑这本放在最后面,我觉得这本的风格跟其他三本比较不像,不过也是可以学到一些
知识。
人类会做的事情不少,但是跟各种专精的动物比起来又会是如何呢?
接着就开始一连串的比赛,小朋友跟花豹比赛跑,跟袋鼠比跳远,跟蚯蚓比挖洞,跟兔子
比听力,跟小狗比嗅觉,跟变色龙比变色,跟海豚比潜水,跟猫头鹰比夜视能力,跟小鸟
比飞行...当然都输了。
虽然只是比赛的画面,也有带到一些动物小常识。
例如猫头鹰的眼睛内都是杆状细胞,虽然能接收微量的光线,却无法分辨颜色,所以他们
看到的东西其实都是黑白的。
人类有司分辨颜色的锥状细胞与少量杆状细胞,所以夜视能力虽然不强,但能分辨各种颜
色的差异。
即使人类各方面都比不赢动物的专精,但我们的大脑是最强的,发明了各式各样的东西,
用这些来辅助的话,没有动物打的赢...(有开外挂感)
这套宝贝成长绘本我觉得很适合与3-6岁学龄前小孩共读,虽然他们还小,但已经可以开
始进入科学的领域了。
搭配浅显易懂的绘本故事,与生动的拟人化对话,在轻松的阅读时光中增进知识,比起以
后才从教科书学到相比,是相对有趣的学习方法。
作者: dolly1028710 (多多)   2018-11-13 14:31:00
也有买感谢分享
作者: mandyjasmine (妹娘)   2018-11-13 21:59:00
谢谢分享。在脸书上有看到一句话,是说:不早点教小孩,以后就是坏人来教他/她了。
作者: leaveschiang (Leaves)   2018-11-14 13:08:00
我女儿超爱这系列的!四本都有,每本都重复看好多遍还是很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